分享

海棠春梦

 涓子shen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骥盐: 蛰居天姥山下,教书之余偏爱文字,累年笔耕不辞其苦。

 得佳句为喜,成好篇自乐。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本平台文章原创,版权所有。

欢迎投稿,邮箱ilkate@163.com,来稿有酬。

海棠春梦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红照妆。

                                     ——苏轼

诗句的解读千人千面,且看苏诗关键词:夜深、睡、高烛、红妆。除了洞房花烛夜,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当然是我的曲解。
       东坡先生在黄州成为“东坡”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让他愤郁难遣,哪有续弦的雅致?乌台诗案余波未息,即便故作潇洒地吟诗填词,也掩盖不了孤苦无依的现实。只好发发“蓝瘦”“香菇”的感慨,慰藉自己难以企及的春梦罢了。
       海棠是不懂情由的无辜者。它只会依照时令,按部就班地崩蕾、展瓣;只会不分场合,我行我素地泛红、吐香。至于东坡先生把它比作醉酒的贵妃,还是掌舞的飞燕,甚或村野愚妇、粗俗丑女,它是绝不在意的。它心无旁骛地绽放自己的光华,不会向他人辩证什么。
       东坡先生当然知晓这些。东风袅袅,雾月蒙蒙,正是春睡的佳时;问题是他确凿睡不着。黄州幽禁的日子遥遥无期,未来的命途扑朔迷离。漫漫长夜,除了自我安慰,自解心结,他又能怎样呢?幸得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卓绝,才破除了心魔,捋平了纠结。
       在我看来,所谓通达,不过是在失无可失下的一种破罐破摔,在濒逢绝路时的自寻其乐而已。
      自欺欺人的豁达更悲凉。海棠却不知所谓,它紧紧把握着春日的东风,以全盛的姿态,展示一年一度的春风得意。未料竟撩拨起东坡先生的旖梦来。

  不怪东坡先生以海棠自拟,白日的海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美丽的。看,蜂拥而出的花朵,挨挤在横逸斜出的细枝上,疏密相间;花瓣的数量恰到好处,不似单瓣的浅薄呆板,又不似变异重瓣的密集恐惧;颜色也适中,没有大红大紫,也非朴实无华。这是典型的中庸之花!
        在高烛的柔照下,失眠的东坡先生静静地欣赏着昏昏欲睡的海棠。思绪飘飞到玄宗皇帝对杨贵妃的戏称上。宿醉的贵妃非但不因失态而获罪,反被皇帝昵称“海棠”,依然独宠;那么,只是乌台严查的几首闲诗而已,被真宗先皇帝品评为“宰相之才”的苏轼,不是也应否极泰来,如海棠般迎春再发呢?
        然而,神宗皇帝终究不是唐明皇,苏东坡也终究不是杨贵妃。
  何况,海棠要春睡,岂是区区高烛能够慰留?
        绝世高才的东坡先生或许疏忽了,海棠终归是喜阳植物。如萤之烛光截不断它的瞌睡,只有高照的艳阳才是绽放的舞台。先生不明了这样的真理:唯有在红太阳的朗照下,个人的政治生涯才能枝繁叶茂。
        海棠在浓阴下,或入冬后,往往极速地枯叶收势,积蓄能量。它从未放弃那个美好的春天之梦,期待重见天日的绚烂,在温煦暖阳中傲然怒放。未必博一声赞誉,只求尽力而为的心安。即使在花凋色消叶落的低谷,依然以不走寻常路的虬枝刷着存在感,奉献出力所能及的美感。
        宿命难逃,东坡先生喻海棠自叹自荐,一语成谶。他视政途为春花,择诗词成虬枝,可在黄州之冬的严寒里,终是难免春去无源的寂寥。
        海棠有知,不免为先生喟叹:想当日,勃勃展绿枝头叶,怯怯缀红锦上花;而如今……
        是花,总有凋谢的时候;是梦,总有苏醒的时候。
        海棠的春梦至多一载,可东坡先生的春梦呢?
        即便遥遥无期,为花为人,又怎能没有自己的春梦呢? 

不如悦己

women4women

悦人无术,不如悦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