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成

 guo1820 2022-08-04 发布于广东
袁氏心复康方  
【组成】 人参 , 黄芪 , 三七, 丹参 , 延胡索 , 红花 , 檀香 , 砂仁 , 荜拨 , 桂枝 , 石菖蒲 , 薄荷
【功用】益气化瘀,宣痹开窍,理气止痛。

【方解】本病多由感受外寒,劳逸失度,情志不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心脏阴阳失调,所致的胸阳不展,气血不畅,心血失养,心气不足,痰瘀阻滞心脉。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即心气不足,心脉失养,血瘀痰阻的病证。为此以益气活血,宣痹开窍,理气止痛为治法,选药组方,拟定了袁氏心复康方。方中人参、黄芪益气养阴,大补元气,调营活血,使气血运行畅顺,濡润心脉,2味共为君药。三七活血于脉中,止血于脉外,为理血良药;延胡索既理血中之气,又理气中之血,化瘀止痛;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养血活血;红花活血消瘀,除滞通脉,4味共为臣药;檀香、砂仁与丹参为丹参饮,檀香理气血消瘀滞,砂仁和胃气止疼痛;荜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宽胸快膈芳香化浊;肉桂辛热入血分,温经通脉,四味共为佐药。石菖蒲,气味芳香温开心窍疗心痛,祛湿化浊而醒脑;薄荷辛凉,升清开窍,解郁舒肝,已达宣痹开窍,化湿豁痰,有利气血运行,心脉通畅,直达病所2味共为使药。上12味药相伍相须,共凑益气化瘀,宣痹开窍,祛湿消痰,理气止痛功效,共达心气得复,心血得养,痰瘀能消,气血通畅之目的。

【主治】气虚血瘀,痰湿阻滞引起之胸痹心痛、心水、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心功不全、心律失常)等病,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慌心悸,纳差腹胀,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促、结、代,及慢性冠心病,心肌梗塞恢复期等证候的治疗。

【临床应用】本方主要用于胸痹心痛、心水、心悸之气虚血瘀,痰湿阻滞证候者。由于感受外寒,劳逸失度,情志不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心脏阴阳失调,所致的胸阳不展,气血不畅,心血失养,心气不足,痰瘀阻滞心脉证侯,则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慌心悸,纳差腹胀,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促、结、代,慢性冠心病,心肌梗塞恢复期等症状。临床常见之胸痹心痛、心水、心悸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加减化裁】①若合并心水(心功能不全)浮肿明显者,选加炒葶苈子、赤小豆、生麦芽、车前子、制香附、白茅根、白术、猪苓、云苓、炒二丑、椒目、制附子,以理肺健脾,温阳化气,利水消肿。②若心悸心慌、脉结代者,选加当归、焦生地、阿胶珠、郁金、桂圆肉、枸杞子、磁石、紫石英、地锦草、白芍、珍珠母、百合、炙甘草等,以补血养心,镇心安神,活血复脉。③若阴血不足,失眠烦躁者,可选以当归、白芍、阿胶珠、生地、炒枣仁、合欢皮、黄连、生栀子、莲子心、云苓、川芎、知母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④脾胃虚弱,纳差腹胀者,可选焦山楂、炒麦芽、神曲、太子参、白术、茯苓、鸡内金、广木香、砂仁、大腹皮、萝卜种等,益气健脾,和胃消食,理气消胀。⑤阳虚阴寒、腹痛泄泻者,可选加白术、干姜、甘草、木香、砂仁、香附、良姜、山楂炭、炙米壳、煨诃子、制附子等,以温中散寒,涩肠止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