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 | 《鼠疫》信仰与抉择,人性与善恶

 dy_xhui 2022-08-04 发布于贵州
这个月参加了牛皮明明老师的读书会,共读了加缪的《鼠疫》,这是我多年来难得的读书打卡,每天逼着自己读进去,想清楚,再写出来。

以下文字,是应读书会的邀请所作的阅读分享。

分享的内容,是当灾难来临时,有关“信仰与选择,人性与善恶”的一些思考。

图片


01、同样的信仰,
未必会做出一致的选择
 
平静的生活里,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说:自己是遵纪守法的良善之人,然而,在动荡、灾难的极端环境下,怎样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在集体的荒谬和失控中坚守本心,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鼠疫发生快一个月时,教会组织了为期一周的祈祷。帕纳卢神父在布道时宣称:“你们在经历不幸,你们在自作自受。……瘟疫的出现,是为了打击上帝的敌人,让肆意妄为和盲目无知的人臣服于他。……因为可以忏悔,人人都有恃无恐。”
 
因为有恃无恐,所以做了让上帝无法宽宥之事,于是,上帝用无形之手搅动了人间,以瘟疫进行“洗牌”。
 
代表上帝传播福音的人,没有展现出悲悯,反倒觉得“你们”罪有应得。
 
宗教在这里,既非精神上的救赎,亦非物质上的良药,更不是灾难来临前的警示,反成了无常命运冷冰冰的判决者。

里厄医生却有难得的笃定:“虽然天地万物终有一死,但上帝也宁愿人们拼尽全力与死亡斗争,而不是抬头仰望沉默不语的上苍。”


图片

 
伊朗裔作家纳菲西说过:“所有传世的文学作品,无论呈现的现实多严酷,都有一股借着肯定生命来对抗生命无常的基本反抗精神。
 
正是里厄医生的写照。
 
他恪尽职守救助病患,与塔鲁的志愿者组织同心协力,成为鼠疫阴影下的奥兰城的救赎之光。
 
他知道,“取得的胜利总是暂时的,但这不是停止斗争的理由。”
 
同样的信仰,不同的解读,因而有了不同的选择。
 
信仰,与对自然万物,对一切生命的敬畏有关,与所信奉的宗教无关。
 
02、人性不是非黑即白,
善恶也非壁垒分明
 
封城之后,记者朗贝尔为了与远在巴黎的妻子团聚,想尽各种办法出城,甚至多次尝试花钱找走私团伙,意图买通城门的守卫放他出去。
 
而里厄与塔鲁则继续他们的救治服务及志愿活动,公务员格朗在本职工作之余,也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对于朗贝尔的做法,里厄表示理解,也向他表明:“(我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搞英雄主义,而是因为正直善良,与鼠疫作斗争唯一办法就是正直善良”。
 
朗贝尔问:“正直善良到底是什么?”
 
里厄答:“我不知道普遍情况下指什么,但就我而言,我知道它的意义在于做好我自己的工作。”


图片

 
明知医学的力量有限,里厄还是执着地与死神抗争。
 
朗贝尔若有所思,但仍不以为然。

直到塔鲁告诉他,每天工作20小时的里厄医生,妻子还在几百里外的疗养院养病。对朗贝尔来说,这是最激荡人心的刺激,他受到很大触动,于是转念,决定在离开奥兰城之前,加入到他们的行列。

后来,朗贝尔终于有机会可以一走了之,却在临走的前夜下定决心留了下来。

朗贝尔从觉察到改变,到身体力行的实施,最后在与里厄医生等人的接触中,肯定了自己的追求。
 
忠实的记录着、热情的志愿者塔鲁说:“这片大地上有施害者,也有受害者,如果可以的话,一定不要站在施害者一边。……

当然,还有第三种人,那就是真正的医生。”

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尤其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坚定与犹疑,确定与纠结,都是相伴相生的孪生兄弟。

03、
 
小说没有刻意塑造高大全的“英雄主义”,打动我们的,恰恰是那些如你我一般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个不曾存在过,却一直在你我身边的人。
 
这些小人物,在死亡的威胁下,被逼出身体的血性、人性的光辉、生而为人的尊严,把过去那些怯懦、自私、贪婪都摒弃了。
 
他们的自私和无私交替出现,互相制衡,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图片

 
人性的闪光之处,恰恰体现在,因本能产生软弱和犹疑时,却依然选择继续正义善良的那一面。
 
宗教不是一切勇气的来源,人性不是非黑即白,善恶也非壁垒分明。

我们接受这个世界是灰色的,但我们也相信,总有一些人,坚守着人性的光芒,予我们灯塔般的指引,让我们对这世间充满希望,也让自己趋于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