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辉 艺术简介王晓辉,别署清晖。1982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今华北理工大学美术学院),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1993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创作高级研修班,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院人物画系主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出版:《CAFA-水墨正当时》《畅神-王晓辉中国山水艺术作品集》《心路历程-21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家创作探究系列·王晓辉卷》《微水墨-现代水墨人物作品集》《大写意-传统古典写意人物作品集》《笔墨肖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课徒稿-线性素描》《中国画坛·六O一代-王晓辉》等专著二十余部。 王晓辉写生中“代言”一词,源自《尚书·说命》:“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是商王武丁梦到上天赐贤人辅佐他,替他向天下宣扬旨意。“代言”在这里无疑有着崇高的精神价值和庄严的仪式感,后来石涛在《画语录》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川也”,更是揭示出了艺术与自然臻于化境时的无上玄机。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当下人们对代言的理解竟更多来自于商业和娱乐,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里,摈弃信仰、嘲笑崇高、戏谑庄严……乃至出现了所谓的“玩艺术”,知识分子不仅失去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高度,甚至躲在知识的外壳之下做起了不问世事的特权阶层。“代言”一词的堕落并非个案,而是时代精神的缩影,“代言”在当下的浅薄与浮夸其实源自精神世界的贫瘠。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晓辉的山水画让我重新想到“代言”一词的本义——在他攘臂泼墨、元气淋漓的山水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他急公好义、心存浩然的性情,正是这种傲然于世的气节和敢于发声的气概,让王晓辉不仅成为当代画家中的风姿特出者,更创造出了极具个性的视觉语言体系。对于绘画这门技术性很强的艺术行为来说,画家通过这种行为把自己对时代的感悟、对当下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发声转化为视觉语言,进而通过这种视觉语言实现对社会的干预。 同时,由于绘画的专业性和画家视觉语言的个人化,也导致了大众在解读绘画时必然存在难易之分。对于传统的山水或梅兰竹菊,大众可以顺承着千百年来的审美习惯去解读;对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写实主义,大众也能够从直白的画面读取主题;而对于王晓辉这种不那么“传统”或“写实”的视觉语言,大众既体验到那种新鲜感和冲击力,又因为这种陌生感唤起无数追问,这也正是王晓辉的魅力之所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之主流,从诞生就承载了古代士大夫的人文孤独。士大夫依据圣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训示,一方面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读书、学问、出仕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另一方面,当他们在遇到阻力或困扰时,就经由沉浸于山水的审美来慰藉现实中疲惫的心灵。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避世心态促成了传统山水意识的产生,山水画的审美指向也在于疏离现实,作为对苦闷、焦虑现实的一种平衡。所以传统山水画崇尚清静悠远,拒绝对社会的介入和对现实的思考,传统山水画的视觉语言也是出于此目的建构。 而在当下,士大夫阶层已经消解,本应传承其淑世情怀的知识分子既没有“兼济天下”,也没有实现最基本的“独善其身”,而是把避世心态“进化”成了犬儒哲学,抛弃本应具有的社会担当,沉浸在脱离现实的小情趣之中,推崇他们所谓的“传统山水”或“文人情趣”,艺术失去了原本的思想性和批判性,沦陷在泛娱乐化的洪流中。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王晓辉“不平则鸣”的风骨让他自觉地与泛娱乐化的时代格格不入: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流变有着独立的见解,他要求自己的艺术有着更为丰富和厚重的社会担当。一方面,他反传统也反现代,因为他坚决反对传统中的避世情结和现代艺术中的娱乐化,作品中始终闪耀着性情与思想的锋芒;另一方面,他既传统又现代,因为他始终植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中最有生命力的元素,构建全新的笔墨语言去传达当下的情感体验。他革新了传统山水的图式和笔墨语言,用充满现场感的构图和具象的造型方式,用源自大写意人物的纯熟笔墨,为山水画注入了一股沛然淋漓的浩然之气。他的山水中几乎没有传统山水推崇的萧条淡泊,他山水中的人物与其说是悠然徜徉的高士,不如说是正在翻山越岭的远行者。 王晓辉的山水创作还有一个特点:他常常使用人物画造型的原理,从型入手,用近乎写生的态度来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山水,而且能够牢牢的把握“此山水”的特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各类山水“样式”——西藏的、云南的、微山湖的......,各地的不同风貌,都被他精细地描绘出来,从而完成了山水视觉语言体验的一种蜕变。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王晓辉山水画的视觉语言起于对传统造型的解构,成于对笔墨语言的建构。对于传统山水画视为核心的笔墨,他既不依赖也不摒弃,而是理性地化为己用并发扬光大。他的山水画扬弃了传统皴法程式,以近乎泼墨的大写意塑造整体氛围,又以浓墨或焦墨勾勒点染,用笔动感流畅如同狂草。他从不依赖笔墨,却把笔墨用至化境,他的山水画很少如传统作品那样多的留白,而是用墨色充满层次和气息地充盈大部分画面,不管是用云喷雾涌或是山雨欲来解读,始终让人觉得有一股郁薄之气回荡其间,让人心中顿生崇高敬畏与悲天悯人之情,这种视觉语言的陌生和情感体验的陌生恰恰冲击着当下浮夸浅薄的时代精神,这种崇高而悲壮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特立于当代的审美体验,也是王晓辉作为一个有追求有担当的艺术家灵魂的发声。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所以,王晓辉的为山川代言就有了更丰富的意味:对于山水画来说,他用全新的视觉语言创造出无比震撼的视觉奇观,把山水赋予人格魅力和情感体验,在笔墨为山川代言的同时也用山水为自己代言。而对于精神层面,王晓辉孤峰特立的品格和千山独行的探索精神,恰恰与山川彼此辉映,成为更高层面的“为山川代言”。(孙金韬 艺术批评家)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 48cmX62cm 纸本水墨 北京墨轩臻品艺术 | 传承文脉·印艺互联 主攻学术·挖掘新人·引领收藏 图文|王晓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