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趋于稳定,学校、工厂复课复工,社会餐饮逐步放开,猪肉消费明显增加,猪价逐步上涨。2022年4月猪肉价格整体走势趋于平缓上升,7月猪肉价格开始有回跌趋势。总体来看,行业整体脱离亏损,大部分养殖户已实现盈利。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肉类,近年来生猪价格持续波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造成重大影响,因而生猪价格的走势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或还会对生猪价格进行合理干涉,所以未来生猪价格预计会逐渐趋于稳定。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恢复生猪生产作为重要任务,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方向 《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重点任务:1. 落实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2. 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3. 保障养殖用地。4. 落实财政支持项目。5. 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在国家政策鼓励下,2020年较2019年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了29.3%,2021年较2020年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了18.7%。国家统计局公布能繁母猪存栏4277 万头,高于正常保有量的4.3%,处于正常的合理区域,生猪供应充足。但猪价连续下降后,养殖端对此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从长期来看,2022年下半年的生猪存栏量将出现下降趋势。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价格分析 截至7月20日,活猪市场价22.51元每公斤,猪肉市场价为34.24元每公斤。受成本上升,供应端缩量和压栏、捂盘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回升,整体呈现稳中伴涨态势。猪肉进口数量预计延续低位运行,进口利润尚未打开,供给端压力将会持续缓解。就目前而言,猪价较为乐观,但后续生猪价格能否企稳还要看养殖端出栏节奏和市场需求情况来定。若后期压栏情绪过重,一定程度上或将抑制下半年猪价的涨幅。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供需分析 1)由于生猪产能持续去化,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市场行情正逐渐回暖 从供应层面而言,我国能繁母猪仍然处于去化过程中。截至2022年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为4192万头,基本符合规划中的正常保有区间。从短期趋势来看,预计整体生猪产能在2023年一季度之前仍然处于收缩过程中,猪价仍然维持宽幅震荡为主,不同时期现货价格会受到当期情绪及出栏节奏影响。从长期趋势来看,截至2022年5月份母猪存栏环比为0.4%,已经开始转正,这意味着到2023年一季度之后,生猪供应量将会趋势性增长。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2)供需矛盾相对缓和,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将逐渐稳定趋于高位 目前,截止到2022.7.29日生猪每头的盈利价格为559.81元。从猪价上涨到稳定在高价区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养殖企业的资金压力,给板块带来了估值修复机会。随着2022年4月猪价持续上涨,下游养殖利润明显回升,能繁母猪去化受到很大影响,支撑第一阶段基于低猪价带来产能去化的左侧投资逻辑基本已宣告结束。伴随猪价回升,近期商品猪存栏体重增加,前期市场二次育肥的猪源后期可能会逐渐出栏投放市场,短期供应端的紧张局面或有所缓解。在猪价上涨至相对高位后,短期供需矛盾相对缓和,猪价继续上涨空间或有限,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将稳定趋于高位。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3)屠企频繁提价,白条猪出厂均价持续上涨 截至7.22日,市场白条肉价格上涨至29.15元每公斤。自2022.2月白条肉上涨回落后,市场白条肉价格再达新高。屠企白条猪出厂均价上调,但下游市场猪肉消费水平较差,下游贸易商对白条涨价的抵触情绪增加,生猪价格上涨阻力较大。因此,白条价格倒挂,屠企亏损压力加剧。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据统计,5月全国生猪顶尖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530万头,环比增长-7.6%,屠宰需求呈现下跌的态势。屠企行业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猪肉市场需求量不高,与养殖端博弈话语权弱,白条价格一直是被动跟涨。屠企亏损压力加剧后普遍出现缩量操作,生猪需求量则随之下降。目前屠企“压量保价”还在持续,在需求逐步转好的预期下,养殖户应当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跟风压栏及出栏,需要根据自身的养殖状况合理性的出栏销售,后续屠宰量或有持续好转可能。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4)猪粮受原料影响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出场价格开始回涨 据统计,7月27日当周生猪出厂价为22.06每公斤,近期相较2022年第一季度,生猪出厂价处于平稳增长阶段;玉米批发价仍保持2.9元每公斤,;生猪带动猪粮比值扩大至7.61,处于较高水平。近期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仍居高不下,同时其他原料也有较大涨幅,引发猪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生猪价格增长虽然缓解了养殖端利润缩紧,但是预计短期内猪饲料的价格仍会居高不下,面对持续的成本压力,养殖企业可以通过抓管理降成本,提质增效。综合预计,短期内猪饲料价格仍会维持在较高价格,但未来在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相关猪饲料企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会越来越高,猪饲料价格也会随之稳步下降。 ![]() 数据来源:瑞咨咨询 5)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在江苏落地 “猪粮安天下”。江苏是全国生猪生产重点省份和生猪消费大省之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同国内其他省份一样,江苏省生猪产业亦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波浪式”的变化,既加大了养殖端及屠宰端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也对消费市场造成一定程度影响。2022年6月,为促进生猪稳产保供,江苏省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先后印发《关于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通知》《江苏省地方财政补贴型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条款及费率表》两份文件聚焦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在江苏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关于江苏省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产品落地的现实意义,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产品为我省生猪产业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控险新工具”。“可以说,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不仅打开了保险行业扶持我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也构建了金融行业服务我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该负责人说。 总结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受阶段性供应偏紧支撑逐步增长,养殖户惜售挺价,生猪市场整体仍处于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屠企为保障市场供应持续提价补库,国内猪价仍处高位。由于猪价快速上涨,终端需求持续低迷,至7月中旬开始国内生猪市场供应偏紧局面有所缓解,国内猪价出现涨跌交替,生猪价格整体涨势有所放缓。猪饲料价格仍处较高水平,养殖成本整体仍处高位,但生猪价格增长,综合来看,猪粮比仍处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利润依旧可观,养殖户补栏热情依旧,成本将对后续猪价继续形成底部支撑。预计,随着企业生猪出栏逐步恢复,国内生猪市场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将得到缓解,生猪市场供应进一步回升,预计国内生猪价格将逐渐趋于平稳。 《2022年8月大宗商品系列报告生猪行业发展分析短报告》 大连瑞咨产融平台科技有限公司编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