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人物应抓特点

 与时光对坐 2022-08-04 发布于陕西

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但遗憾的是,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却出奇的相似,读完若干篇文章后,觉得写得像一个人,更有甚者,写得仅仅是人,只是区别于猫呀狗呀的动物而已。这种“大众化”“概念化”的写人现状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的作文当中,结果必然会造成阅读审美疲劳,人物因为缺乏独特性而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我们描写人物应该抓特点。如何抓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多多运用细节描写,具体赘述如下:

外貌描写——直观展示不同。人物的入场,最直观的是外貌,脸形脸色、五官长相、衣着饰物,这些都是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所以当学生写人物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写写外貌描写,别一上手就直入正题写事件,这样有时候能更直观的展示人物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同学爱用“套话”来描写外貌,什么“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乌黑的头发”等等,诚然这种美是我们追寻的,但是这种概念化的美貌让人产生厌倦之情。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的外貌也不全是美艳动人的,倒是那些长相非常有特点的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王熙凤的眉、张飞的脸、阿Q的脑袋……这些都是抓特点的结果,所以同学们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需要,善于捕捉,善于取舍,抓住特征。

言行描写——深入展示性格。人的语言和动作都是受思想支配的,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动作。往往一句话、一个动作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暴漏无疑,所以,在写人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语言描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能说套话、空话,要能体现他的性格特点,语言要符合身份,不能过于幼稚也不能过于老成。动作描写一定要准,一定要将人物的性格准确的表达出来,所以,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动作,精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表达。

心理神态描写——解剖人物形象。心理活动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它没有遮拦、最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善于运用心理描写的同学能够将文章写得比较深入,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神态是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我们能从人物的神态中窥探他的心理走向。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神态,可以适当地运用修辞,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展示出来。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无论是那种细节描写,只要我们用的巧妙,作文都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并且把观察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