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视频

 楚轩书屋 2022-08-04 发布于湖北
今天有两篇文章,感触蛮深的。一篇是讲短视频时代,对读书的冲击,一篇是对读书的见解,特别是如何读哲学书籍。

抖音为什么火?是因为它有一套高级算法,它可以做到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它可以让视频内容更精准地推送给适合的受众,让全世界的人都沉浸其中。

但是,依赖算法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视频内容为了迎合算法,十几秒一个的短视频,对你的精神进行高频率刺激不断地刺激着你的各种情绪,让你获得短暂的成就与满足,但这样会让你的大脑逐渐缺乏系统思考与深度思考

想起了《娱乐至死》的作者,如果尼尔·波兹曼活到今天,短视频这个媒介恐怕会更让他震惊,它带来的甚于电视的害处恐怕会更让他忧心。在今天,看电视不需要什么费脑子的深度思考,而看短视频则根本不用“带脑子”,长此以往,人们将变得越来越“没脑子”。

我现在写日记也有点碎片化,想起了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普通人每天会在脑海里闪过1.2万至6万个想法。

如果这些想法不加以加工,直接交流,可能比短视频还碎片化。不将产生的想法进行归纳和演绎,那么逻辑能力可能会越来越弱。

如果还在沉迷短视频,每天要花好长时间泡在手机上,那么,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读书是很好的选择。

你读小说,能收获感动;你读历史,能收获经验;你读科普,能收获知识。那么,哲学书给你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道理”,再进一步说,就是用“论证(argument)”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所以读任何一本经典的哲学书,一定要把里面的论证和道理搞清楚,这才是真的读进去了,读懂了。相反,很多人在读书甚至讲书的过程之中都忽视了这一点,或者是没能力做到这一点。绝大多数哲学的小白和爱好者,听了很多哲学节目,看了很多哲学普及书,最后还是入不了门,那是因为还是没真正找到哲学书的正确打开方式。书都没打开,还谈什么读或者懂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