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照体制内晋升的“金字塔”模式,能当上大领导的几乎是凤毛麟角,在区县级单位大部分人工作到退休的天花板也就止于副科实职了,当个单位副职或股级科室负责人。向上面对众多领导,向下接触最基层的干部们,中层领导在单位基本上是干活儿的中流砥柱。如何当好单位的中层小领导确实是一门学问。盘活各位中层小领导是一把手下好单位“这盘棋”的关键。借助玩儿哥的平台,今天结合身边的案例来聊聊如何当好单位的中层小领导。 ![]() Part1 事必躬亲的保姆式 最近有个朋友小A刚当上科室负责人(股级科长),面临着原来本是同事关系的几个人一下子转变为了上下级关系。入职单位五年,终于熬出头当上了小领导,研究生学历的小A觉得理所应当但又怕辜负一把手的期望。毕竟是第一次当领导,高学历的小A自然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业务能力让他人心服口服的领导。然而整个科室的人员大都年龄相仿,又比较年轻,小A怕身份的转变让另外几个人一时无法适应,就刻意做的有一点讨好下属的感觉。不但不给下属增加额外多的工作量,节假日还抢着值班,经常是目送完科室其他人按时下班后,自己却熬到晚上九十点钟。为了当好这个科室负责人,小A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项业务,“保姆式”给下属做培训答疑,手把手带能力不足的下属,甚至亲自操刀主导了科室的大部分业务。 半年后,小A找到了单位一把手哭诉,感觉自己快熬不住了,业务量增加了几倍,工资没涨一分钱,科室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像从前那样亲切热情了。一把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批评小A性格太柔弱,带领的科室一盘散沙缺少凝聚力不说,别的科室加班加点并且做出了亮点,她科室的人却经常早早就溜号了。 ![]() Part2 谨小慎微的自保式 小B是一位体制内工龄近20年的中年人,因为早年频繁调动单位和内部换岗,一直都是最基层做事的大头兵。这次惊喜而不意外地当上科室负责人,是因为领导实在是无人调遣,只能委任资历最老的他当科室负责人了。总体评价,小B这个人业务知识还算过关,但是特别谨小慎微,怕担责爱甩锅出名。领导也是权衡再三后,才决定任命他当科室负责人的,一来是因为科室的业务只有他最熟悉,二来更是希望通过职务加码来考验并增加小B的责任心。 三个月后,小B所在科室的业务上虽然未出现大纰漏,但是内外部的人际关系却弥漫着浓厚的火药味儿。原来,小B因为不擅长对上对外沟通,无论是上级部门还是兄弟单位转来的工作任务,他都不加分解地一股脑甩给下属,并喜欢保留证据提防别人不接活儿。下属经常因为沟通不畅搞得一头雾水,业务上疲于应对,不达标还要遭受他的点名批评。小B则去找上级领导告下属的黑状,急切把自己从其中撇清关系。 ![]() Part3 写在最后 一是自身精通业务。“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关键时刻能够搞定下属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刻保证手握“杀手锏”,自己的领导力则有了“不可替代性”的加持。 二是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高情商为人处世,不揽功推过,给下属发展或是向上的空间。能够在当领导的同时成为他人职场成长中的贵人,何乐而不为呢? 三是要心胸宽广,打开格局。很多中层小领导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忧,不愿意带下属,生怕自己随时被替代。其实大可不必,首先,教会下属才能使自己从基层繁杂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干大事;其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是一种彰显自身高水平的职场得意。 四是自律并以身作则。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也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道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