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基层当公务员,是不是只能流汗又流泪?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介绍:

楚天舒:体制内中年人士,布衣书生,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乡邻。人生三大爱好,买书,读书,藏书。

笔者一直都在强调,基层公务员要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进步,最好是通过遴选方式离开基层。现实是很多年轻人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但问题来了:对于一个你可能终将离开的地方,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去对待?如何度过基层工作时光,如何对待基层工作经历?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一、对待基层的思想误区。

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就是很多年轻干部对基层的看法不对,起码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不少人对基层工作的困难一面看的是很透彻,包括基层工作多、天花板低、工作环境恶劣、经济待遇差等等,对李斯大人“厕鼠仓鼠论”的理解不可谓不通透。

于是乎为了远大前途,一门心思想着离开基层,心不在焉,人浮于事。

这样的思想我非常理解,当初笔者自己也是如此。但从过来人角度看,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角度,是只看到困难问题,没有看到其中的机遇财富。

当然有人会说,这种鬼地方我一天都不想待下去,哪里有机遇财富?不着急,我们后文接着分析。

二、基层工作的重大价值。

一是基层才最锻炼能力。基层单位是直接处理所有具体事务的最终落脚点。不管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还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最直接最细致的具体帮扶工作,都需要基层单位基层工作人员去落实。

所以基层工作是最难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要应付急难险重,又要面对鸡毛蒜皮。但正是这种难才真正锻炼能力,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是有深刻道理的。

我自己个人体会,我的一切工作能力都来源于基层,机关工作比基层简单多了,到机关以后工作能力直线下降,因为再也没有遇到基层那么多难题了。

当然,我是站在普通机关干部和普通基层干部角度去对比得来的感受,当大领导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另当别论。

二是基层才最最锻炼心性。我们这代人能进体制内的,学历上再差起码也接受过高等教育,出现各类问题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人生经历和磨炼,很多人都是三门干部,大家不缺智商不缺学历不缺知识不缺想法不缺思路。

说白了你看重的,你自以为是的那点资本,在体制内啥也不是,既不是什么稀缺资源,也不是什么宝贵能力。

年轻人在基层,其实最缺的就是一颗踏实的心态和脚踏实地的心性。

只有在基层沉下心来多参与具体一线工作,才能磨平棱角,减少书生气,解决心浮气躁、不接地气、眼高手低的毛病,否则这一辈子都长不大,成熟不了。

三、如何用好基层经历。

第一,锻炼实干能力,练好硬实力。是人都有局限,都会犯错,都有从不懂到懂,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你不在基层好好把能力练出来,莫非真要以后有朝一日到更高层级的机关,在更高层级的领导面前丢人现眼?

所以一定要利用好基层平台低、关注少、事务多的“优势”,赶紧把各种工作都体验一把,把各方面能力都提高一遍。

不管是从给领导端茶倒水按电梯,一直到熟悉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方方面面;还是从写信息发通知报材料,到各类文稿各类办公软件都熟悉应用,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才能游刃有余。

说白了体制内这点事确实不需要多高的学历,不需要多出彩,但一定要足够熟练不出错,这些都是建立在足够多的工作带来的“重复练习”基础之上的。正所谓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第二,锻炼领导能力,练就软实力。新时期官场生态一大变化就是领导难当,基层领导更难当,基层的年轻领导最难当。

以笔者个人经历来看,在基层,哪怕就是当个部门领导,带队伍、开展工作的难度,我认为真不亚于在上级部门当个处长。

所以如果能干好工作、带好队伍,以后去上级机关真是感觉游刃有余,明显轻松一大截,不然这节课迟早还要补上。

上有单位领导各种任务安排,下有部门同事如何区别对待,还有其他各个部门需要沟通协调。

领导的诉求在哪里?各个部门的科长如何协调工作?自己部门的工作如何合理分工安排?

手下的同事们大家有何想法?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年底评先选优到底推荐谁?

这一系列的问号,要是在上级部门,很多事情按部就班走程序就够了。在基层单位很多事情就是要立刻落实,退无可退,拖无可拖,事到临头就要你拍板,就要你落实,这才是最锻炼人的。

第三,深入基层生活,读懂社会现实。在机关上班,单位层级多了,地盘大了,人与人深度交往少了,人反而容易封闭。

越是在基层,因为来来去去都是那些人,所以发生什么事,有哪些圈子,大家很快就能知道,信息沟通便捷,各种消息都传的很快。

别小看这些东西,赫赫有名的《中县干部》,被称为体制内生存指南和官场政治生态品鉴图,其实掰开了揉碎了说的不就是基层工作生活、社会交往那点事?

为什么古人讲郡县治则天下安?因为一个区县就是一个完备的政治生态系统,把基层的人事关系、权力运行规则和人情世故搞清楚了,其实就把官场整体规律搞清楚了。

所以在基层工作生活,是最贴近实际的。等于是身在其中,现场办公在做大量调研。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观察,总结出类似《中县干部》的现象和规律。

从而把社会底层逻辑搞清楚,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不但对自己职场发展,更对下一辈都很有帮助,不管是自己还是下一代,以后都少走很多弯路。

借用《南方周末》那句经典名言:在这里,读懂中国。

最后,说一说笔者一位同学分享的一个具体案例。当年笔者同学刚参加工作,大家都在想办法离开基层,但是由于服务年限问题离不开,甚是困难。

有的人神通广大想办法离开了,当时可谓羡煞旁人、风光无限。结果后来要提拔,由于没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直接没满足提拔基本条件,又要想办法再补回来。

所以说短期的得失成败有时候真说不清楚,在基层既来之则安之,好好把能力本事提上来。当一天和尚,就要敲好一天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光怨天尤人是不行的。

我相信,一个不珍惜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注定是走不远的!与各位基层同志共勉!

你一直在玩儿 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加关注,只玩最真实的
我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