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娃本位”才是最大的财富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介绍:

新鲜虫子:央企高级主管,前中直单位干部。


我们要接受,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而孩子,却拥有超越自己的可能。




01

今天是儿童节,祝各位大小朋友都能拥有美好的一天。

在这个到处兜售焦虑、消费主义软文满天飞、好多人都不愿意生二胎的年代,大家似乎都被中年危机的愁云所笼罩。体制内的焦虑情绪也挺重的:年纪一大把了,工资不够高,事业发展不够顺,家庭关系一地鸡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我的一个体制内的好友却过得想当佛系:每次发好看的鞋子和包包的链接给她,她都说穿成这样不方便带孩,never-full妈咪袋是最爱;问她应不应该给孩子报个什么亲子班,她回答从不报,多陪伴就是最好的早教;问她最近工作顺利吗,她说一旦你把自己定位成不争不抢的中年妇女,工作就会肉眼可见的顺利起来。嗯,说得太有道理了。

回想这个朋友在几年前,也是经常抱怨事业遭遇瓶颈,老公疲于奔命,孩子无人看护,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我问她为何这几年突然佛系了?她说,最大的转变就是,接受了自己在体制内的工作已经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了,把原来的事业心和不甘心都放到了两个娃身上。她把自己这个生活状态叫做“娃本位”。



2

这种转变可能在体制内的女职工身上更加明显。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男同事过了30岁后,突然开始关注股票、投资、教育、运动、养生,我想是大家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升官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运气。

是不是我有了事业心、也肯努力,我就一定能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飞黄腾达?不一定。晋升的过程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平台、机遇、能力缺一不可。人到中年,头发都掉得差不多了,肚子已经和领导的差不多大了,职位还上不去,这难道不是职场常态?

认清了这个现实,就不难理解领导越大越佛系这个趋势。基本上,绝大多数厅级以上的领导都是和蔼可亲、有血有肉、接地气、讲感情的。为什么?也许是他们太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不可多得的机遇降临到自己身上,有多少伯乐和贵人值得感恩,又有多少旗鼓相当的对手只是比自己少了那么一点点运势而惜败……领导都是从小兵干起的,他们必然经历过我们的阶段,所以很多领导对底层员工很好,但我们却不一定有机会进阶到他们的高度,职场拼杀激烈而风云莫测,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



3

想起当年的一个世界杯笑话。一个著名民谣歌手接受电视台采访,主持人问他,世界杯你支持哪支球队?这位歌手酷酷地说,我一直看好意大利和荷兰。然后主持人就很尴尬的告诉他,呃,意大利和荷兰这一届都没进32强……

这位歌手顿了一下,却非常淡定地回答,他们这么强都没打进世界杯,那我更要支持他们了。

其实在体制内混,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很多牛人都考不上公务员——并不是他们不优秀,也许就是缺少那么一点机遇;考上了的,壮志雄心入场,又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出不了线的德国队?拼了老命杀进了16强,大家都支持你,群众呼声很高,结果也许和阿根廷一样,群众基础再好,也就只能到这了;又或者你硬件履历都挺好的,一路稳扎稳打,最后却和一个风头正盛的本地关系户争夺出线资格,那也只能是和西班牙一样,没有水花就沉下去了……也许大家都为英雄惋惜,但这就是赛(官)场——最后上去的是个年纪轻轻的后生,别人确实牛啊,你说你服不服?

所以,我们从一入场就要知道,官场如赛场,你牛不一定你能上。不要把升迁作为唯一追求,不要把升官当成毕生理想,否则你会活得很累。



4

我老妈曾经和我说,人过了50岁,就对很多东西释怀了。如果非要攀比,也是攀比孩子。原先她那些飞扬跋扈的同学,有的因为孩子发展得不好,还需要父母到处周旋着在找个有编制的工作,已经神气不起来了;原来有些老实本分受欺负的同学,孩子教育得好,有个好工作,腰板也挺直了。而到了70岁上下,连孩子也懒得比了,就比谁的身体毛病少、谁能笑到最后,活得更久了。

看来啊,人这一辈子,要想完全不攀比些什么,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人是社会人,活在社会这个巨大的坐标体系中。就算你巍然不动,你周围的一切也都在高速运转。关键是,你的关注点在哪?你最怕自己输的点在哪?你是怕职务比别人低,还是怕衰老比别人快,亦或是孩子比别人差?我从来都不认为那种为了工作付出了一切,最后牺牲了健康、牺牲了家庭和孩子的人是成功的。

所以,佛系也好,躺平也好,不是放弃治疗,而是把生活重心转移到投入与产出更成正比的方向上。如今很多中年人都是运动达人,并且有非常健康的兴趣爱好,不管是跑步也好、钓鱼也好、越野也好,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有健康回报和好心情的回报。比起几十年前的成功人士们所奉行的 “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越来越多的中年男人也是选择和夫人每天一起散散步、出去旅旅游、采采风。如果是减少应酬,拿饭局酒局的时间多陪家人孩子,反馈也是正面而热烈的,家庭关系和睦,孩子会需要你,信任你,亲近你,愿意和你分享他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比起报亲子班补习班,更有效果的激励机制或许真的是陪伴、理解和交流。

毕竟,体制内的绝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而孩子,却拥有超越自己的可能

我现在的单位,也有同事的孩子在国外上着top10的大学,有的做着比父辈收入高得多的金融工作,这些中年人,脸上的笑容是豁达的、舒展的,如果你和他们聊天,他们不会向你抱怨工作上的事情,也不会给你熬一锅鸡汤画一个饼,他们会告诉你,公司的健身房某某时间段也开放了,旁边的商场了开了一家很正宗的川菜馆子,什么时候去了趟云南,发掘了一个还没被大规模开发的美丽村落。

他们没有事业心吗?我想并不是,而是对于这一部分中年人而言,他们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功了。家庭教育上的成功,已经让他们能够用平常心看待职场上的竞争和升迁。他们可能比我们更早明白,教育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买卖,而职务升迁却很难说。教育虽然也面临激烈竞争,但被父母倾注了大量关爱和长情陪伴的孩子,即使在应试体制中没有拔尖,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也一定不差。这么好的买卖,你投不投资?

我记得以前的各种先进典型,无一不是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公家的事N过家门不如,老婆生孩子他没陪着、老父亲去世了他没在身边……这种类型的先进典型现在还能打动人吗?大家可能要在心里默默的骂一句,煞笔。因为现在大家都明白了,8小时的工作是工作,8小时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24小时不打烊的人生要经营。有事业心固然是好的,“娃本位”也只是一种经营思路,关键的关键是,祝福大家都拥有美好的人生。

体制内:躺平无罪,躺平有理

教师断崖式降薪:这个世界对体制内的普通人友好吗?

35岁才上正科慢吗?看不到前途怎么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