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保肾好物 药食两用的祛湿保肾品竟然有个排行榜!众所周知的茯苓、薏苡仁,居然只能屈居第五!排前三的到底都是什么宝贝呢?这些宝贝居然可以自己在家炮制,而且日常使用还有多种花样! 肾主水,肾脏本身就是水脏,水液进入人体,由肾先蒸腾气化,脾再升清降浊。而没经过肾蒸腾气化的水液就会变成湿邪,停滞在全身各个地方,因此水湿和肾虚关系更为密切。 肾病水液代谢异常的常见症状 水肿腹胀、小便短少、小便频数、大便稀溏、恶心、眩晕。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想祛掉身体多余的湿邪,又养护肾脏的话,一定要记住这个祛湿保肾好物排行榜。 第七名:冬瓜皮、玉米须 冬瓜皮祛皮表湿气,玉米须轻度利尿效果,但它们没有太大的保肾作用,因此排在最后一位。 第六名:绿豆、赤小豆 绿豆解暑、解百药之毒,赤小豆利水,它们祛湿作用比第七名强,但对肾的作用不大。 第五名:薏米、茯苓 薏米和茯苓都是健脾利湿的良药,但护肾能力弱,只能屈居第五名。 第四名:黑豆 黑色入肾,黑豆确实能利水益肾,对肾脏起到补益作用,但是跟前三名比起来保肾作用还是差一些,因此只能排在第四名。 第三名:穞豆衣 它是黑豆的升级版,通过黑豆炮制而成,适合有水肿,特别是女性来吃。 古籍中记载它能补肾凉血止汗、利湿消肿。临床应用也发现它有养血平肝、清热、活血利水作用,专治水肿、腹水。同时还有降脂降压的作用。 专家用穞豆衣做成了茶饮和馒头,祛湿保肾作用升级。 组成:穞豆衣3克、枸杞子3克、大枣3克 用法:大枣掰开跟枸杞子、穞豆衣一起煮一下代茶饮。头遍水喝完后再用沸水冲泡续杯。 ![]() 枸杞子增强穞豆衣补肾的作用,大枣健脾,这个茶饮适合老年肾虚者,有眼目昏花、腰疼、水肿的情况。 提醒:虚寒体质的人用穞豆衣要减量。 做法:将穞豆衣磨成粉,以1份穞豆衣粉,10份面粉的比例,加水和面,做成馒头即可食用。 ![]() 做法: 1.把黑豆放入水中浸泡至刚刚萌芽的样子(约24小时); 2.把泡胀的黑豆皮搓下来; 3.将搓下来的黑豆皮放到通风处阴至半干,再放太阳底下晒干晒透,穞豆衣就做好了。 ![]() 第二名:大豆黄卷 黑豆发了芽祛湿保肾的作用就能提高两个段位,既能保肾健脾,还能祛湿清热,不过入药的叫大豆黄卷,和我们发黑豆芽是不一样的。 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侵害肾脏,引起肾虚,脾肾俱虚造成水湿运行异常,而大豆黄卷既能补肾又能健脾,十分适合脾肾俱虚的人。 脾肾俱虚的症状 腰膝酸软、下肢或全身水肿、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软溏或腹泻、面色萎黄、舌体胖大、舌苔水滑或腻。
做法:排骨半斤,大豆黄卷30克,加入生姜、大葱、盐等佐料,炖30分钟左右即可食用。 提醒:气血充盛的人慎用。舌红舌小的阴虚人群不适合吃。 做法: 1.选择肥壮饱满的黑豆,放在冷水中泡涨后,用湿布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经常翻动和洒少量的水,促其发芽; 2.待芽长约1.5厘米时,用清水洗净,摊开放在有风的地方,吹至半干,过程中要防止脱壳。最后放太阳下晒干晒透,大豆黄卷就做好了。 ![]() 第一名:萆薢(bìxiè) 古籍中记载:它能清下焦湿热,治白浊(混浊的尿液),治疗肾虚腰疼…… 萆薢是平性药,祛湿保肾作用比大豆黄卷、穞豆衣强很多,无论寒证热证都能用,治疗尿浊证它是主药!所以在肾病科十有八九会用到它。 组成:党参3克、山药3克、生地黄3克、陈皮3克、萆薢3克 用法:最好煮水喝,煮15分钟。 喝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脾虚、肾虚、湿邪重的情况改善后即可停止饮用。 专家出诊信息 于大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 ![]() ![]() ![]() |
|
来自: 昵称29955596 > 《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