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肌淀粉样变性合并肝脏淀粉样变性1例

 懒散的向上 2022-08-04 发布于浙江

作者:姜舒

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无颜面水肿,尤以活动后显著,休息后可缓解,伴有尿频,夜尿增多,未系统治疗。2个月前患者水肿进行性加重,出现颜面部水肿及腹胀,不能缓解,1周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病程中偶有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饮食睡眠欠佳,体重未见明显缓解。既往冠心病病史6余年。查体:体温36.6℃,血压102/60mmHg,呼吸18/分,脉搏52/分。神志清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52/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膨隆,腹部未见曲张静脉,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水肿。

    辅助检查:心脏超声:左房形态饱满。左室壁、右室壁弥漫性增厚(图1),乳头肌肥大,室壁回声略增强,运动轻度减弱。流出道无梗阻,心包腔内可见无回声区,舒张期液面宽度测量:左室后壁3.1mm,右室前壁4.2mm。超声提示:心室壁弥漫性增厚,不除外继发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心包腔少量积液。常规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ST-T改变,标肢体导联低电压。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14.5s,国际标准化比值1.23,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24,凝血酶原活动度57%,纤维蛋白原1.98g/l。血常规:红细胞3.63×10^12/L,血红蛋白114g/LD-二聚体(DD)2636.00ug/L。生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6U/Lγ-谷氨酰转肽酶72U/L,碱性磷酸酶224U/L,胆碱脂酶2459U/L,总蛋白54.6g/L,白蛋白34.7g/L,球蛋白19.9g/L,总胆红素111.8umol/L,直接胆红素65.8umol/L,间接胆红素46.0umol/L,总胆汁酸18.8umol/L,前白蛋白0.06g/L5核苷酸酶60.8U/L。全腹部多排CT平扫提示:1、肝脏略大;肝内多发囊肿;肝右叶钙化灶 2、考虑双肾多发囊肿,部分形态欠规整,必要时进一步检查 3、腹腔积液及下腹部引流后改变4、腹腔脂肪间隙浑浊。腹部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髂动脉未见异常回声。门静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脏肿大,实质弥漫性病变,三支肝静脉内径偏细,回流通畅,下腔静脉一定程度受压,血液回流未见明显受阻。双侧下肢静脉彩超:双侧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肝脏穿刺活检,镜下HE染色肝小叶结构紊乱,小叶内及汇管区见粉红色细颗粒样无定型物质沉积, 肝细胞索受压变形(图2)。刚果红染色无定型物质呈砖红色,偏振光显微镜下呈苹果绿色折光(图3)。病理诊断:肝脏淀粉样变性。

图片

图1: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增厚及心包积液

图片

图2:肝穿刺活检,小叶内及汇管区见粉红色细颗粒样无定型物质沉积,肝细胞索受压变形(HE染色×200)

图片

图3:肝穿刺活检,偏振光显微镜下粉红色细颗粒样物呈苹果绿色折光(刚果红染色×200)

讨论:

    淀粉样变性是指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组织、器官的系统性病变,肝脏、心脏、肾脏为常见受累器官,换言之,心肌淀粉样变性和肝脏淀粉样变性仅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一部分。

    心肌淀粉样变性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故易漏诊。患者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多有特征性表现。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患者心室壁多明显增厚,且呈颗粒状,即所谓的“闪耀征”。此时,应当与肥厚型心肌病相鉴别。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虽有室壁增厚的征象,但多以室间隔增厚为主,为非对称性增厚。而心肌淀粉样变性多为室壁对称性增厚,伴有房间隔增厚,并可探及浆膜腔积液。有报道称“闪耀征”对心肌淀粉样变性诊断的敏感性为87%,若同时发现房间隔厚度>6mm,则诊断心肌淀粉样变的特异性为100%[1]。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心电图检查可伴有肢体导联低电压。Murtagh[2]等人发现46%的患者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47%的患者有假性心肌梗死的征象,且患者往往自述有心绞痛症状,应注意与心肌梗死鉴别。患者还可以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和交界性心率[3],可能与淀粉样物质累积冠状动脉及传导系统有关。

    大部分肝脏淀粉样变性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患者常表现为肝脏不明原因肿大,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仅作为辅助诊断,确诊有赖于组织活检。

    该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心电图表现,故就诊时高度怀疑心肌淀粉样变性。肝脏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也提示患者存在肝脏淀粉样变性,故而行肝脏穿刺活检。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脏淀粉样变性,进而证实该例患者诊断正确。

    无论心肌淀粉样变性或是肝脏淀粉样变性,确诊均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因此,对临床上无明显原因的与肝损害程度不相符的肝脏肿大、心室壁肥厚合并浆膜腔积液,以及具有典型心电图表现的患者,均应考虑本病,以期进行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毛歆歆,崔全才,心肌淀粉样变性的研究及进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186):468-471

[2]Keyur B. Shah, MD; Yoshio Inoue, MD; Mandeep R. Mehra, MD .Arch Intern Med. 2006;166:1805-1813

[3]Dubrey SW, Cha K, Anderson J, et al.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L) amyloidosis with heart involvement. Q J Med. 1998;91:141-1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