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染性心内膜炎之赘生物集锦

 懒散的向上 2022-08-04 发布于浙江

二尖瓣赘生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动脉瓣赘生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尖瓣赘生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特点:
1、多数形态不规则。
2、可以有蒂或无蒂,有蒂活动度大,无蒂活动度小 。
3、新鲜赘生物松软、呈中等回声,机化赘生物僵硬、呈强回声
4、赘生物通常回声均匀,类似于心肌回声,但偶尔可呈囊性甚至钙化
5、与瓣膜活动不一致的摆动(即震颤,高速血流的冲击所致)。
6、赘生物的形状和大小相当多变可以随着疾病发展而增大,也可经治疗或脱落发生栓塞而缩小
7、较大赘生物可引起功能性瓣膜狭窄。
8、三尖瓣赘生物往往比二尖瓣大,二尖瓣赘生物往往比主动脉瓣大
9、赘生物总是发生于喷射的低压侧,如房室瓣反流时的瓣膜心房面,半月瓣反流时瓣膜的心室面,室间隔缺损的右室面心内膜,动脉导管未闭的肺动脉外侧壁。
10、房间隔及较大的室缺不容易发生,因为分流压差小。
11、赘生物越大,脱落的发生率越高大于10mm的赘生物,其栓塞发生率高达40%
12、右心瓣膜赘生物多来自周围静脉的细菌,而左心瓣膜赘生物多来自呼吸道的细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