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猝死前有5个征兆,如果出现了,早点抓住或许还有救

 丽星空 2022-08-05 发布于山西

22岁女孩,每天加班到凌晨四五点,结果发生猝死,被同事送到医院时已经心跳呼吸骤停,在急诊ICU抢救了6天仍未脱离危险,后诊断可能是“心肌炎引起猝死”。

图片

被延期毕业的34岁研究生,猝死在自习室,被及时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医院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图片

近期,关于“猝死”的新闻时常占据新闻热搜,人们在为生命逝去而惋惜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给了「猝死」可乘之机。

什么是“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猝死定义为:

'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

临床上将猝死分为两大类: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

在全部的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其中又以心肌梗死为主,心肌梗死发病急骤,往往1-6小时内即可出现猝死。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猝死而死亡,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猝死更有年轻化的趋势。

图片

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
01
胸痛

胸痛是猝死先兆症状中最容易被大家感知的症状.

当我们在体力劳动、精神激动甚至休息时突感剧烈的压迫、紧缩性胸骨后、心前区不适,伴随出汗、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等症状。

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预警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图片

02
突然出现胸闷,或胸闷加重

如果近期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闷、气紧,可能提示您患有冠心病,需要及时就医,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03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导致猝死的发生,但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发展为室颤

室颤发作时心脏出现不规则、不协调的颤动,使心脏失去70%的泵血功能,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意识丧失,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图片

04
持续不明原因的疲乏

连续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出现不明原因的困倦、乏力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时需要警惕心肺系统疾病的发生。

05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部分晕厥持续几秒钟后即可恢复,若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早期及时识别心源性猝死的先兆症状,更需要提高对心源性猝死事件高危人群的警惕。

图片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❶ 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存在此类风险的患者

❷ 具有明显心肌病及心源性猝死家族病史者

❸ 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以及糖尿病的患者

重点提醒:对于以上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更需高度引起重视,马上就医诊治。

我们该如何预防猝死?
图片

01
规律生活,避免熬夜

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对于本身有房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来说,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等事件的发生。

图片

图片

02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脑、肺、胃肠、免疫、内分泌各系统的功能。

适度运动的原则:有氧、安全、适度、简便、坚持

严禁超负荷剧烈运动,若平时不怎么锻炼,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会大大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在血液和氧气出现供需矛盾时,心脏就会出现急性缺氧的症状甚至发生猝死。

图片

图片

03
健康饮食,减重降脂

血脂异常、肥胖均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重点提醒:倡导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豆制品)的食物。

已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患者,应同时限制盐的摄入。

图片

04
戒烟忌酒

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数量呈正比。被动吸烟亦是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

此外,烟草所含有的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

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于2018年发表文章称:每周饮酒量为0,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健康的危害。

图片

图片

05
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解压

我们平日看到的“猝死”事件大多都是因为过度疲劳导致的,长时间的脑力工作、精神心理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步入“病态”。

重点提醒:保持愉悦心情,学会自我减压,避免情绪激动。

图片

06
定期检查

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进行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心血管事件不仅关系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还关系到每一个人。只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避免猝死的发生。

图片

心肺复苏技能学习

心肺复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掌握的应急救命技能:

① 胸外按压

及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抢救心跳骤停的关键。

  • 操作方法

两手掌根部重叠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指抬起不触及胸壁。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放松时手掌不离开按压部位。

图片

②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清理患者口鼻异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 操作方法:

需要捏住鼻子,抬高下颌,使患者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包住患者的嘴吹气,吹气频率维持在10-12次/分,持续1秒钟以上。吹到胸部隆起为准。

图片

然后使患者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再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每胸外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

③ 早期除颤

及时用 AED(体外自动除颤器)。

大多数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原因是室颤。研究发现,对于室颤患者,每延迟 1 分钟除颤,抢救成功率就会降低 7%~10%。

图片

使用 AED 只需要记住简单四步:

按下开机键,启动设备。

按照提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将电极板插头插入 AED 主机插孔。

如果 AED 分析后建议电击,按下电击按钮。

除颤结束后,立即进行 5 个周期的心肺复苏,AED 两分钟后会自动分析心律。

④ 判断复苏效果

观察颈动脉搏动、意识、自主呼吸是否恢复,皮肤颜色是否转为红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