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往事:“太极圣手”李香远

 tjboyue 2022-08-05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李宝玉(1889—1961),字景清,号香远,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于直隶顺德府邢台县城西会宁村,父李德恒行医为业。李香远幼随任县老標师刘瀛州习三皇炮捶,刘瀛州晚年推重太极拳,与杨禄躔之孙、凤侯之子杨兆林交善,便让其子刘东汉与门徒李香远等皆跟杨兆林习艺。

京汉铁路通车后,邢台一带商业渐兴,郝为真次子郝月如在此处天吉货栈管账。货栈东家富商申老福得知永年郝为真精太极拳,聘郝为真到邢台教其子侄申文魁、申武魁等。其时,李香远在邢台县城开磨房,慕郝为真之名,经人介绍得以师从郝氏。李香远貌甚文弱,一旦与人较技,则叱咤风雷,发力迅捷,对方往往无法防御,被人尊为“太极圣手”。

民国十二年(1923),陕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驻军邢台,闻李香远名,派人请李来较。胡身高体健,拜名师习练拳技多年,见李长衫布履、举止文雅,便让其出手先攻。李再三推辞,胡执意要比,纵身挥拳打来。李揉身一个进步懒扎衣,将胡打出一丈有余,仰跌在地,二人自此结交。次年,胡景翼移军河南,邀李香远同往,李以“老母在堂,不便远游”辞。

李香远在河北邢台、山西太原等地授艺多年,多有轶闻,学生有董英杰、李万全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北方名拳师相继南下,董英杰随老师杨澄甫南下后,一度寓居苏州,在东吴大学授艺,并任教于西医吴谷宜家。民国十七年(1928)夏,李香远南下苏州,受学生董英杰举荐,至吴谷宜家教拳。其间,来学者还有南京中央大学英文教授张士一。张是吴江人,清末秀才,早年留学,时已四十余岁,因家居苏州三多巷,与董英杰相识,得以从李香远习拳。

某次,李香远与张士一在苏州怡园练拳,怡园业主顾孟明发现“其拳路之精彩,从未见过……步履轻盈,上身正直,下盘稳固,手势圆活,气定神闲”。推手时,李香远“只偶一发劲,即把对方抛球似的抛出……却又立即探手把对方拉住”。顾孟明认为“如此推手实为罕见”①。后经打听,得知李是吴谷宜家教席。其时,顾孟明与拳友吴兆基(时为东吴大学学生,后成为江苏吴门派古琴名家)、王赞侯(苏州观前街庆泰钱庄账房先生)皆为致柔拳社苏州分社学员,通过吴兆基父亲吴兰荪的关系,三人在吴谷宜家拜见李香远,改随李学拳。据吴兆基述:

早年与香远先生推手,其臂敷于人身,惟感觉其手臂重如千钧巨石,而上半身麻得像触电,动弹不得,常常似乎未觉其动,当之者则飞丸陨空,飘然而出。②

据吴兆基的一位门生叙述:

“文革”前苏州有位吴兆基先生,功夫很深,我曾随吴先生练过一段时间。吴先生练的是武式太极拳。吴先生虽是位教授,但他也是练的比说的明白。关于武李两位前辈的拳论,我读了不知多少遍,说到底还属于他们个人的经验,可作为参考,但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还是一些很不完善的东西。兆基先师也基本同意我的观点。所以,既要珍惜前人的经验,又不要迷信前人的说法。……按照兆基先师所谈的见闻,……当年在江苏国术馆,教太极拳的主要是郝月如。郝月如先生教拳法严理明,造诣颇深,惟技击实战经验稍逊,未能在国术馆站住脚。而李香远先师则不仅法严理明,而且善于实战。故其名声几驾月如先生而上之。

李香远为人狷介,不善应酬,在苏州时间不长,外加此时正好山西太原方面有人请他前往教拳,遂执意北返,最终回到邢台。起初住在商会内(会长之子光步孔随其学),与拳界人士尚有来往,后来干脆闭门谢客,几乎与世隔绝了。

李香远晚年以小本生意谋生,常得任县朱家屯的石逢春帮忙,心存感激,授以太极拳术。石为人忠厚,学拳用心,只是读书太少,无法深入。

杨澄甫高足之一李雅轩晚年回忆太极高手的功夫表现时,述及李香远:“一辈子的苦功,身势的曲折柔软很够,尤其是他的发劲比任何人都充实。其劲能入里透内,确实是一把好手。”③

注释:

① 吴湘泉:《练拳五十七春回忆录》,《生命在于运动》1987 年第 4 期。

② 李长源:《太极圣手李香远的惊人武技》,《武林》1991 年第 5 期。

③ 陈龙骧、李敏弟整理:《杨氏太极拳诠真》“杨氏太极拳练习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第 240 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