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断舍离

 食品与生活 2022-08-05 发布于上海

居家隔离初期,从书柜上翻出了一本早年凑单买的《断舍离》,结果一读就坐不下来,想给自己的屋子也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断舍离”。这本书的作者山下英子说:“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可以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从而让人生更舒适。”于是跟随这本“小白书”的理念,我花了一整周的时间,收拾那屋乱糟糟的里里外外。在把最后一箱破烂儿搬下楼的那个傍晚,应该算是完成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断舍离”吧!下一秒我就瘫在床上开始想:人生真的更舒适了吗?

不知为何,“内心的混沌”犹在。直到顺手拿起手机,下意识地打开“小红书”,随手收藏了一篇探店笔记……我才发现问题所在:每天主动、被动接收的巨大碎片信息量,比家里堆成山的物件更使人焦躁。或许,我们是该来一场新时代的“信息断舍离”了。

第一步 从整理收藏夹和关注列表开始 平时点“收藏”实在是太顺手了,而自以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只是收藏夹里的灰尘而已。如果定期清理一下,把收藏已久的书读了、电影看了、菜做了,就能把信息真正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整理时总会发现,有一些曾经关注的内容,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比如前阵子的上岸必备考试资料、去年旅行前做的攻略……把它们从收藏夹里移除,就能继续前进,去往下一个目标。

在看到一段有用的信息时,还是别立马丢进收藏夹,可以快速思考一下:这段信息,我能在当下的空闲时间里立刻消化吗?如果能,那就多花一点点时间细细读完它,无条件地相信大脑能记住它,或是以便捷的方式记录下来。只要多看一眼就能记住的信息,为什么要变成一件“待完成”的心事呢?

第二步 打开手机相册,启动比收拾屋子更“艰巨”的任务——照片断舍离 如今的生活几乎基于手机相册,哪一天买了什么东西、吃了什么饭、见到了什么有趣的人和事,几乎都能用相册追溯到,但它实在是太乱了,一年能拍1.7万张照片的我,一打开相册就焦头烂额。

所以,闲来无事就理一下相册好了。你有多久没有删过截图了?那些随手截来分享给姐妹的搞笑图片、过期的行程码、聊天记录……不再需要的图片,全都可以断舍离一下。

重复拍的几十张郁金香,最后留下精挑细选的那一张,让美好定格在那唯一的画框里,而不是无数凌乱的相册格子里。整理完之后,128GB的手机容量又能再战3年!

第三步 掌控自己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时间 在所有的通勤时间里,克制住刷手机的欲望,给自己摄入长段信息的机会,或是清静的放松时间。固定每天刷手机的时间,让自己更专注于周遭的三次元生活。

在无休止的“收藏与堆灰”循环中,我仿佛对碎片信息形成了一种迷信,潜意识里以为“点击进去,我就能变成更好的人”,但细想,这些快餐似的知识碎片,能带来多少个人提升呢?我们习惯了不停地接收,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好好消化。接收不等于吸收,而不吸收的接收,只会是无意义的能量消耗。

那些看似有价值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实则加重了我们的大脑负担,要敢于舍掉它。所以,对于增加焦虑感的信息,不妨点击那个“不感兴趣”的按钮,向大数据反馈你更想看到的内容,主动切断焦虑源,真正实现“人生舒适”。

放过自己吧!快乐是要自己争取的。

第四步 到了“清空大脑”的环节 经常觉得很多事等着自己去做,但又不知从何做起;明明很累想休息,又不敢安心地入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总还惦记着另一件事情,最后什么都做不好……大脑一旦惦记事情,也是一种巨大且慢性的能量消耗,也许这样的状态才是山下英子口中的“内心混沌”。

要先清空大脑里的“待办”事项。把待完成的事项一条条写在纸上或手机备忘录里,让脑子里乱糟糟的事变成眼前可视化的条目。整理之后,轻重缓急一目了然,思路变得清晰,心里就不再焦躁不安。

用来记录每天事项的本子

把不需要大脑记忆的信息,全都用笔记录下来,在备忘录里进行“档案管理”,从而给大脑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一天中的琐事、反思复盘的心理活动、碎片知识的获取、看电影时的感受……全都是可以丢到其他“容器”里去填装的内容。减少干扰之后,人的脑容量可以越用越多。

第五步 尽情在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就好 终于能把从大量信息中耗去的精力和能量取出,并转移到长期在意的事情上。履行生活的“二八法则”,将80%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20%的重要事情上,继而专注当下,充盈自我。

2000年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理念,“断”的其实是一种负面的思考模式。新时代的“断舍离”应当从“关注人与物的关系”,向“关注人与信息的关系”转移。在信息时代生存的人,要理智对待日日见闻的每一行字、每一条短视频和每一个符号。我想,如今为生活做数字化的减法,才能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从而“让人生更舒适”吧!如果人生是本书,也要把这书读薄了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