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昌路巨型水塔下的人家,四十多年的“蜗居”生活

 黄之中 2022-08-06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顺昌路原本是非常市井繁华的小马路。

如今顺昌路南段是顺昌路上面最后一片有些许人气的地方,不过也已经进入了旧改流程

图片

△ 在弄堂里穿梭的小猫

而在顺昌路的南端——顺昌路143弄里,有个藏匿着的大水塔

图片

这个水塔需要站在马路的另一个视角才能在外面看到。

图片

而走到弄堂里近距离眺望,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会显得这个水塔格外得高大。

图片
图片

我们也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在水塔的正下方还有一栋违章搭建的房子,里面还住着人。

图片
图片

△ 水塔下的房子

城考团队之前只是去弄堂里看了看,并没有打扰居民。但是没想到在7月份,有记者去采访了这户水塔下的人家

图片

水塔下的人家

SHANGHAI

里弄里人口多,为了提高水压,很多地方会建水塔。

图片
图片

现在供水能力提高了,这些水塔也渐渐荒废了,不过在上海的弄堂里还是能够找到水塔的痕迹的。

图片

熟悉城考的朋友应该知道,嘉兴路,绍兴路里都能发现藏匿着的巨大水塔。

图片

黄浦区建国东路143弄小区里的这座废弃的大型水塔,也和其他的废弃水塔一样,是上海低矮旧里的一点居民生活痕迹。

图片

不过在水塔下建房子的,估计全上海只能找到这一例。

图片
图片

住在水塔下的是一对夫妻,保爷叔和马阿姨。

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住进来,到现在变成了老头老太,一眨眼就住了四十多年。

图片

没有人能准确说出这座水塔的建造年份,现在弄堂里的老人也都说没有用上过这座水塔的供水。

但马叔叔说,水塔下的这间屋子,解放前就建造了。

图片

这座水塔下的仅9平米的屋子,之后分给了当时的住房困难户——保爷叔和马阿姨,属于正正经经的“单位分房”。

图片
图片

没想到,这一住就住了四十多年。

随着记者的镜头,我们也不难发现这间屋子就好像新时代的“蜗居”

图片

狭窄的空间

图片

不规则的造型

图片

1米8的层高

图片

视野很好的卫生间

图片

自己“设计”的屋顶

图片

尽管条件很简陋,但这对老夫妻却也攒了40年的相濡以沫和小打小闹。

图片

生活的柴米油盐

SHANGHAI

聊起怎么在一起的,马爷叔翻起了以前的相册,害羞地讲述了他们不似小说里那般轰轰烈烈的青春:

“就是同乡人,谈了几年就结婚了”

图片

而马阿姨则很毒舌地怼起来:

“那时候单纯,十字路口走错一步”

图片

看到相册里的照片,马阿姨还要补一句:

“当年他瘦得不得了,结婚的时候腰身一尺八,

你看他现在的肚子吓死人”

图片

真是太可爱了,其实细看相册,当年两人真的很般配呀!

图片

日常里,马爷叔会用电脑看看网络小说,有时候听听书。

图片

马阿姨没事儿就会织毛衣,她对自己的手艺也颇为自得。

图片

除了织毛衣,马阿姨对自己在阁楼外“创造”的绿意盎然的屋顶也颇为满意。

图片

马阿姨用她的巧手,在屋顶上养了许多盆栽。

图片

为了更方便行走,她还自己捡来了质量绝对过关的木板,铺出了一条条路,供她在屋顶上飞檐走壁~

图片

在屋檐上坐着乘凉,一抬头就能看到这座硕大的水塔。

图片
图片

能发现塔底还有一排涂鸦,上面写了三个人的名字,落款是2003年9月1日,可能是水塔大修时有人刷上去的。

图片

很快,保爷叔和马阿姨就要告别旧居了。

不知道他们离开了以后,两人会不会想起在水塔下的夜晚?爬上屋檐,并肩而坐,天上繁星点点,四周蝉声不绝......

图片

看看我们城考CityWalk视角下的水塔 ⬇️

沉淀了百年沧桑的老城区,到处是有故事的房子。这座水塔下的人家只是一处。

图片

在旧改完成前,我们还能够用文字影像记录下他们的故事,给上海这座城市保留一段记忆。

图片

当然,也希望旧改进度加快,保爷叔和马阿姨能够尽快拥有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图片

END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看看新闻KNEWS

转自:“脊梁in上海SH”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