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赵邦洪的散文《夏听蝉声》

 黄石新东西 2022-08-06 发布于湖北

夏听蝉声

赵邦洪  

入伏后,气温骤然上升。空气里流动着一股炽热,让人窒息;马路上热浪翻滚,阳光洒在路面上,白花花的,格外刺眼。城市的一半,躲在树木的荫影里,蝉的叫声,从繁茂的树枝上传来,让喧嚣的暑天,又多了一种声音,也多了一种乐趣。  
蝉,也叫知了。长着一身黑色的甲壳,眼睛嵌在头的两侧,嘴巴紧贴在身体腹面,背部有一双透明轻巧的翅膀。六只细长的脚腿上,长满锯齿似的刺尖,知了用它来抓物或爬行。每年夏天一到,雷声,雨声;鸟声、蝉声;不乏其中。蝉声,是最能表现夏日的热烈和奔放的一种声音了。  
儿时听到蝉声,总有一种新鲜感。偶尔坐在自家院子内纳凉,会听到蝉声乍起。由一个到一片,此起彼伏,由弱到强,那情景,着实有些撩人。特别在寂静的乡村夜晚,那蝉声陪伴着农耕人闲聊;为一天的劳累解乏,让人感动。  
辛弃疾在他诗句中,对夏夜的蝉声曾有过入情入景的褒扬:"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确,那美妙动听的蝉声,不仅是对炎炎夏日的赞许,还带给人们几分凉爽和惬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记得小时候,农村树多鸟多,各种昆虫比比皆是。每到夏天,鸟儿到处飞,虫儿到处叫。其中,以知了的叫声,最为悦耳。大人们白天下田劳作,尽管知了的叫声不断,但没有人刻意去听。只有到了晚上,歇息下来,才有机会三三两两,去到村头的禾场上,树底下,乘凉,聊天,听蝉,谈笑风生。那时,村里未通电,夜里闷热,没有空调、电扇,全靠自然风和一把大蒲扇纳凉。有的干脆将自家的竹床和门板等,搬到禾场上,大家搭拼成临时睡铺,各家的小孩与大人睡在一起。大人们一边手摇蒲扇,一边侃天说地。能说会道者,有时也讲些故事。当听到那些鬼神故事里,什么青面獠牙;什么七孔流血;什么飞沙走石;等等,那些离奇的情节,让我们小孩子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魂飞魄散。顿时将双手,紧紧抱住大人的身体不放。正在这当时,突然一声蝉音,打破了夜的沉静。接着,此起彼伏的蝉声一片,震耳欲聋,把我们这些小孩双手松开,从故事里拉了回来。那美妙的蝉声,不仅为我们助威壮胆,而且,也带来了一丝的幸运。在我的脑海里,刻下深深的印记。  
听大人们常说,夏日听蝉,仿佛能听出"蝉噪林愈静,鸟鸣景更幽"的意境。当时,我并不懂得这其中的奥妙,只知道蝉声是夏天酷热的一个信号,知了是孩子们手中的一种玩物而已。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则是在长大以后。听蝉,也渐渐地成为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离开农村后,我便过上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这其中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与农村一样,能听到城里的蝉声。  
我所在的城市,香樟树被列为了市树。马路边,公园里,栽了很多的香樟树。香樟,一年四季常青,绿荫蔽日。起初,看似有些单调,慢慢地,城市的绿化带,一片连着一片,绿化面积逐年扩增,别的树种,还有各色各样花草,伴随其中,这样的环境,真让人有点耳目一新,流连忘返的感觉。  
夜幕降临,白天的繁华,渐渐退去,人的视觉也被拉下,沉淀出几许朦胧的感觉。高高的建筑物上,各色的霓虹灯耀眼夺目,路旁的落叶,随着风儿滚动,偶尔疾驶而过的车灯下,会发现它的存在。城市的生活,似乎无处不弥漫着夜的味道。  
每年的盛夏,从城市的那片绿荫中,可听到溢满空气里的蝉鸣。那悠长而有韵律的蝉声,挤压着城市的喧嚣,像丝丝清凉的风,从心中轻轻地掠过,使本来郁闷而又焦燥的心情,透出了几许安谧和舒坦。  
清晨,漫步在公园的里,看着那斑驳的林荫小道,摇曳的树影;听着树枝上飘下来悠扬的蝉声,顿时,会有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惊叹这大自然的恩赐。蝉声伴随人的脚步声,走向哪里,蝉声就跟到哪里。公园里的每一棵上,几乎都有"吱—吱—"叫声,当我抬起头,四周张望时,满眼尽是树枝和绿叶,很难看到蝉的影子。那此伏彼起的蝉鸣,经久不息,在那片天空上回荡。让心情在这绿荫,清风,鸟鸣,蝉声的巧妙交织中,渐渐地平静下来。仿佛有许多妙不可言的神思遐想,即刻浮现在眼前,带你进入一个空谷幽兰,妙趣横生的神奇世界。  
午后听蝉,应是心情舒展的。午后,是人们紧张的劳顿中,歇歇脚的时候,听到蝉声飘来,或觉得打扰了周围的安静。其实,人若无闲事,处在什么环境下,也是舒适的。当蝉鸣叫时,它是无忧无虑的,并不知晓干扰了别人,更不知道还有人恼着它。因为蝉一直在喊着叫着,只是人们不留心,没在意到它的存在而已。午后的蝉音,高亢、热烈,鸣叫起来,让人激情四射。听着听着,倒也不觉得聒躁乏味了。反倒觉得那蝉声,该属于它的存在,它的拥有,给人类分享,是一种意愿,一种美德。蝉,便是蝉,有它的生活习惯,应受到理解和尊重。心,只有空灵,才能映照万物;才会渐渐舒展开来。  
听蝉,是一种闲情;更是一种享受。  
傍晚听蝉,落霞满天,晚风徐来。吃过晚饭,走进小区的绿化广场,任意闲逛,随处可听到悠长的蝉鸣。那连绵不绝的蝉声,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像似在给人以招呼,又像是在与人伴行;一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了悟顿生。蝉,乃普通一物。它,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但它从酷暑难耐中走来,藏身树枝而鸣叫;餐风宿露,无怨无悔。一年四季中,它用了三季的能量积蓄,在炎炎夏日,放开歌喉,尽情歌唱,将自己的恋舍,奉献给了夏天,带给人们以清欢。其实,世上万物,都是自然存在,相互依存的。即有所谓有;无所谓无;蝉,也不例外。把一切归之于"无",才是最好的结句。  
听蝉鸣,虽然只能听到一个简单的——"吱"的音符,但仔细听去,就会感觉到其中的天籁音律的妙趣横生,沁人心脾。尤其是当蝉声齐鸣,它的音调绵软冗长时,更显得抑扬顿挫,震颤雄壮,像是一场交响乐,回荡在空旷的天际之中。  
听蝉之妙,则在于心平气静。犹如在瓦屋纸窗下品茗,身临其境,心融其情,才知会其清心寡欲,小桥流水之雅。意在追逐流年往事,憧憬人生之旅。

赵邦洪,湖北大冶人,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音乐、书法等。偶有作品散见于《长江诗歌》《湖北杂文》《黄石日报》《荆门晚报》《散花洲》,"大楚英才网""新东西"等纸媒和网络媒体。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