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秩风雨 七十年代——我记忆中的杞县一中 ‖ 李宏伟

 六神有主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杞县第一高级中学大门

图片

1977届高二二班毕业照。二排左二起:鲁传智、云中秀、江朝中、赵公义、赵洪盘、耿远奇、张正凡、李存恕八位老师三排左三为本文作者

   七秩风雨步步高,神州校友寄深情。回眸一望,母校杞县一高已经历了七十年的风雨沧桑,七十年的岁月辉煌,七十年的浓墨飞扬,七十年的华丽锦裳。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高中毕业45年了。母校真容心底藏,有很多心里话儿想对她叙述;栽培恩泽永难忘,有很多深情想对她表达。时光如炬,岁月如梭,悄然不知,您已迎来70岁华诞,喜悦,激动,不尽言表。

春暖花开燕歌舞,阳光和煦风拂面

      2019316日上午,分别42年的杞县一高1977届高二二班部分学友,在黄河之畔的八朝古都开封(香悦楼)聚会。40多年的风霜雪雨,好似一把刷子,把同学们浓密的黑发染成了白发,峥嵘岁月又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每人的额头上刻下了一道道皱纹。同学们叙别情,忆恩师,诉衷肠。40多年前父亲般严厉、母亲般爱抚的老师们的音容笑貌,紧张忙碌而又充实有趣的学习生活情景,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19758月,我考上了杞县第一高级中学。这所全县当时的第一中学,创建于1952年,现坐落在中州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蔡邕蔡文姬故里圉城古镇,占地100多亩,师资雄厚,人才济济,培养了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才,真是桃李满天下、美名传九州啊!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自东向西方向平坦而又宽阔的路面,左右两侧耸立着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法桐树。路面的左侧是一个大操场,右侧有一个小活动场,再往北是校田。

   学校的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跟中国的地形差不多,分三级。由东向西第一级是操场和校田,第二级多是教室,第三级多是办公室、宿舍、后勤及伙房等场所。

   学校有我们的高一年级两个班,高二年级三个班,开封地区附属师范学校文理两个班。当时的杞县县委副书记刘善安为培养文体人才,也指示在高中建了一个文艺班和体育班,是高中附属初中部。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是任课老师爱岗敬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品德,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情怀,对确定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操守,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首先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语文老师赵公义。他是苏木乡人,当年也就30多岁,中等个头,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政教系毕业。赵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着白色上衣,慈眉善目,白皙的面庞上总是洋溢着温和的笑容。说话时平缓和气,温文尔雅;授课时表情生动,形象逼真。他在讲一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课文时,模仿老班长搭救陷入沼泽的小战士的动作,声情并茂,催人泪下。两眼闪着焦急又绝望的光,晶莹的泪水,溢出了眼眶。真是绘声绘色,感人至深,真正达到了触及灵魂的教学效果。

图片

赵公义老师 

   温和安祥的笑纹总是定格在赵老师白皙的脸庞上,即使是在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即便脸上涨得通红,但语调也就是比平时讲课高出一点,感觉不到刺耳,反倒感到顺耳,因为他眼里闪烁着的是母爱般殷切的又如阳光一般温暖的光。                

   赵公义老师不仅教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寓教于乐,通过教唱电影《红雨》插曲“赤脚医生向阳花”来启发我们如何做个勤奋学习、知难而进的中学生。记得一天早上快下自习时,赵老师满面笑容走进教室,告诉同学们,快下课了,我教你们一首歌吧,电影《红雨》插曲,说着就把歌词抄到了黑板上: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同学们拍手叫好,因为这是昨天晚上刚在学校西边的后城村看过的电影,插曲非常好听,但是内容没有记住。赵老师真是雪中送炭啊。

   赵老师说:“剧中人物红雨年龄和你们差不多大。他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自学医术,又不怕困难,上山采药,不幸摔伤。他顶着别人的讽刺和挖苦,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成长为一名贫下中农非常满意的赤脚医生,你们要像他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出自己的贡献。随后,赵老师双手打着拍子教唱起来。他白皙的面庞上泛着激动的红光,两只眼睛也透出晶莹的亮光,声调抑扬顿挫,高亢有力,神情极为专注投入。教了几遍同学们差不多都学会了,整齐响亮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下课铃响了,外班的同学也挤在门口,趴在窗台上,放开喉咙学唱起来。一时间,校园里、放学路上,同学们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一起传唱这首感情真挚饱满、旋律优美动听的电影插曲,成为高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赵老师教唱歌曲这件事,颠覆了我对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身份的亘古不变的观念。自从上学以来,除了教音乐的,很少看到有班主任教唱歌曲的,每天能有个笑脸就是高级享受了。但是又一想,这大概是赵老师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的教书育人方法吧。效果果然很好,同学们更感到赵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时隔45年,我保存的高中记事本上还记着这首歌词,又从电脑上下载这首歌到手机上,不时听听这首歌曲。

电影《红雨》插曲《赤脚医生向阳花》
 (版权归原作者、原平台所有)   

   赵老师在提拔班干部方面也是思路超前。按照惯例,班干部的产生都是由学生来投票,班主任审查后确定。而赵老师打破常规,标新立异,以他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准则,大胆提拔任用班干部。开学十多天后,他任命我为班长,我推辞不干,理由是没经过民主选举。赵老师说,开学以来,我一直在观察同学们的各种表现,你的表现较为突出,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打扫宿舍卫生,你第一个钻进铺板下面,不怕尘埃呛,不怕臊味熏,擦教室门窗,你提的水最多,挖坑积肥你掘得最卖力,听课时你全神贯注发言最多,待人也主动热情,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像你这样以身作则、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勤奋学习的,不当班长谁当啊?赵老师又讲道:通过对你村同学了解得知,你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长、学习标兵、三好学生,所以高一二班班长非你李宏伟莫属。赵老师说得有理有据,我也不好意思拒绝了。同时根据他的观察,又任命大高个乔心收为副班长,监管生活卫生,身材魁梧的袁卫军为军体委员,脸庞黑黑的班义明为生活委员,鲁子梅为女生委员,徐桂荣、陈树凤为学习委员。

   因为赵老师教育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加上班干部团结一心,各司其责,班上秩序井然,集合时动作最快,劳动时完成任务最早,违规现象最少,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多次受到乔心正校长的大会表扬。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高一年级,除了赵公义老师,还有一位教数学的女老师李坤慧,也给我们上过一次忆苦思甜启发课。她也就是30多岁,剪发头,面容俏美,体态娴淑端庄,圉镇集人,郑州大学数学系毕业。有一次,李老师进班上课时,看到黑板上面扎着一块黑红薯面馍,她稍一踮脚把馍取下来放到讲桌上,平时脸上俊美的笑容不见了,代之以严肃的语气讲道:这是谁扔的?馍吃不了就乱扔吗?你爹妈风里来雨里去,挣工分容易吗?这不是败家子吗?你还有良心吗?说到这里,李老师的眼里泛出了泪花,表情凝重地看着同学们。大家默默坐着,心里思考着老师讲话的含义,从今以后再没有同学乱扔馍头了。

良师谆谆如父语,殷殷关爱似友亲

   我真幸运,又遇到了一位如父亲般严厉而又慈祥的老师。 19768月份,我升入高二年级学习,班主任是赵洪盘老师,教我们数学。40多岁,板木乡陈庄人,开封师专毕业。赵老师平时常穿一件灰色制服,身高一米七左右,气宇轩昂,身材壮实。粗黑的眉毛下面,两只大眼炯炯有神,目光犀利,犹如射出的两道亮光,讲话声音响亮,铿锵有力,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赵老师讲课时一脸严肃,伴随着响亮的讲课声,两道利剑一样的目光在同学们身上扫来扫去。看到有交头接耳的学生,他就停下讲课,两道探照灯一样犀利明亮的目光射向两个同学。同时,同学们的目光也一起向两位同学聚焦。两位同学发觉不妙,立即停止交谈,抬头坐好。发现有学生低头开小差,赵老师就声色俱厉地喊出你的名字,某某某,你干什么?这位学生慌忙抬起头,但又很快低下去,他不敢与目光如炬的赵老师对视。为了不耽误上课,赵老师都是在放学以后把违纪的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批评教育。

图片

1980年圉镇高中三好学生合影:二排左三至左五分别为:云中秀老师、李霄玉老师、赵洪盘老师(二排右四为高一四班学生李旭)

   赵洪盘老师性格耿直,教育学生极为严格,近似苛刻,绝大多数同学都理解他的恨铁不成钢的良苦用心,但极个别的同学认为赵老师管控太严,缺少自由,甚至背后还口出秽言辱骂赵老师,真是大错特错,糊涂至极啊!

   我之所以理解赵老师的良苦用心,是有过一次切身体会的。有一次在他办公室开过班会,他让我单独留下来,嘴角上泛出少见的笑纹说:宏伟,你在班上工作很负责,我很满意,但是我也看到,自从你进入学校学生会以后,又是出板报,又是进各班检查学习“选集”情况,又是写稿代表学生在大会上发言,又是进文艺班进行管理,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数学成绩一直下降,让我担忧啊!趁这会儿不忙,给你补补课吧。说实话的,我参加课外活动太多了,有时候为了完成按期出板报的任务,课不上也得干。还请在文艺班教音乐课的李存忠老师给我办板报插过图,不信,他可以为我作证。

   我文科好,偏偏理科差。我泄过气,甚至产生了放弃学理科的念头。赵老师讲着,在纸上画着。我听得似懂非懂,但是身上像一股暖流在涌动。我由衷地感叹道,赵老师,你平时那么严肃,又是那样忙,还有胃病,为啥还这么关心我?已经知道我的数学跟不上了,还给我补课。赵老师,你太善良了,就像慈祥的父亲对待孩子一样偏爱疼怜。

   走出赵老师的办公室,我双手扶着门前的泡桐,抬头望着皎洁的月亮,控制住酸楚的情绪,暗暗发誓道,我要是能考上大学,就报考师范学校当老师,像赵老师那样,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关怀,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是1977年秋季毕业的,正赶上全国恢复高考,因为没掌握好时间,去晚了少考一门,仅仅参加了体检,未被录取。赵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绷起脸训斥起来:太不上心了,你复习这么多天,图得啥?又鼓励我别泄气,吸取教训,抓紧时间复习,争取明年考上,需要啥来找我。

数学四分亦被录开师圆我师范梦

   没有辜负赵老师的殷切希望,1978年秋,我以数学4分、总分168分的总成绩被开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文史班录取。我记得是董彦杰、鲁传智两位老师送的录取通知书。两位老师来到我家,还爬到我复习时住过的小阁楼上面看看。

图片

作者念高中时住过的小阁楼

   董老师说:真稀罕,你数学考了四分,还能被录取,说明文科棒得很,要是数学稍微好一点,考上大专是没有问题的。当年我的分数在全公社中专里面数第三,离大专差七、八分。我来到高中,把录取的消息报告给了两位赵老师。赵公义老师高兴地脸上像盛开的花朵,赵洪盘老师大而黑的双眼也放射出欣慰的神色,平时紧绷的双唇也开启了,露出了白白的牙齿。

   我1980年秋季师范毕业,分入圉镇初中实习一年,19811986年调入袁庄联中,在全乡统考中,我教的中二一班语文平均分全乡名列第二;担任中三毕业班,32名学生考上杞县一高16名。我被乡文教提拔为全县最年轻的校长之一,年年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县团委授予我“先进青年”称号。我的事迹焦克贤老师采访过,曾在县电台播放。

图片

作者在袁庄联中工作时的同事们合影:左起李步汉、李步国、孙继安、梁振、李宏伟、董永昌、程冠明

    1991年调入濮阳市监狱后,我继续做到了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年年被单位评为“个别教育能手",“市司法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监狱系统优秀警察教师”等称号。

图片

作者(一排左二)领奖照片

   我的每一步成长,我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全体老师特别是两位赵老师共同培养教育的结果。

梧桐树下恩师情,一日为师终为父

   在濮阳工作期间,不断通过同学了解询问两位赵老师的情况。直到有一次询问赵宏盘老师的情况时,被告知他1982年调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了,后来老人家病逝。噩耗传来,我心如刀绞一般悲痛,后悔患病期间没有到病榻前探望问候,后悔闭眼之前再没有见他一面。了解到赵公义老师从县委宣传部退休后在郑州居住,询问到电话号码,加上了微信,逢年过节经常联系,回忆一下在高中的生活学习片段,交谈甚欢,其乐融融。我告诉81周岁的赵老师,同学们啥时候再聚会,请他参加,他爽快地答应了。

   除了两位班主任老师外,两位校领导和另外几位老师对我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也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和大力支持,让我终生难忘。李霄玉,校教务主任,慈眉善目,和我同村,论辈份叫他爷,性格温和谦逊,对我如何当好一个班干部,搞好班级工作指点迷津。朱明军,业务副校长,沙沃乡人,一米八、九的个头,转业军人,身材高大笔直,经常戴个绿军帽,着绿色上衣,针对如何抓好班内纪律方面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当年和同龄人一样,我非常崇拜英俊威武的解放军,做梦都想戴一顶绿军帽,就向朱校长索要,他真的从家里给我拿过来一顶,一戴太大,又还给他了。

   孟广荣老师,学校图书室管理员,快退休了。我经常去图书室读书看报,他说你尽管看吧,看完以后别忘了给我放回去。为了节省我读书看报的时间,帮我在煤火炉上煮从家里带来的面条。中外古今读物,各类报刊杂志,应有尽有,我如鱼得水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又是读书,又是看报。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就抄下来,课外阅读开阔了眼界,对我演讲和写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多么宽厚仁慈的老人啊!我师范毕业后,在圉镇初中实习时,和她孙女孟宪玲是同事,经常询问他老人家的情况。

   马永伦老师,转业军人,常披一件在北京仪仗队工作的儿子送的呢子大衣,显得威风凛凛,校卫生所医生。学校为了让学生一专多能,掌握一技之长,成立了一个针灸培训班,让马老师辅导。师范班的我认识的柴民、任华俊哥哥,高二班的两位学习尖子孙卫东、张孝义也来参加了。第一节课后,马老师单独留下我,说要重点培养我,给同学们做个表率。遗憾的是,随着1975年秋季那场政治运动的深入开展,培训班停办。但是马老师对我重点培养的关爱之情终生难以忘怀。                 

   张正凡老师,又瘦又黑,脾气倔犟。同学们背后叫他“倔老头”,教我们的农业知识,上北大坡校田讲课时,个别同学在麦田里乱跑乱闹,说了也不听。张老师斥责道:没见过你们这种捣蛋的学生,不讲了,再讲是个XX。这是我第一次听老师赌咒发誓。张老师对我倒是另眼相看。有一天中午放学后,我要借他没有闸的自行车回12里外家里吃冬至饺子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别耽误下午上课,就让我把车子推走了。我兴奋地骑着张老师的没闸的车子匆忙到家吃了两大碗肉饺子。

图片

二排右二:张正凡老师

   因为回来匆忙,在董那村向南的田间小路上,撞倒了三个女孩中间的一个。因为我是先喊了几声让开、让开,我的车没闸,她们回头看了一下,也不让开,仍继续向前走,一副我不让路你就不敢撞的架势。而我想的是,既然我喊了,你肯定得让路。谁知道都想错了,一下子把中间的女孩子撞到路边麦田里,另外两个女孩笑得弯下了腰。被撞倒的女孩捂着屁股爬起来,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都十分难忘又百分舒心的话:要是撞到小孩儿肯定得哭呦。哟!没有哭,也没有闹,更没有讹人!我如释重负又暗自庆幸满心欢喜,连忙诚恳地解释道:我不是故意的,我以为喊过了,你要让路嘞,我得赶紧走,还得上课呢。见她没再说什么,慌忙骑上车,一溜烟地向南疾驰。还车的时候,张老师见我衣服上沾着土,胳膊上有伤,问我咋回事,我把经过讲了。张老师还是一句话,催促我快到卫生所包扎一下,别耽误上课。多好的“倔老头”啊,他不关心自己的车受伤没有,反倒心疼摔他车的人。被撞的女孩子,你在哪里?45年后想再说一句:对不起,我确实不是故意的!

   李世勋老师,中等个头,转业军人,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精神抖擞,校团委书记。他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班干部,深入学生访查情况,和同学们同吃大伙饭,同在宿舍里闻过臊味。当他得知我身为一班之长,还不是团员,颇感意外。我解释道,上初中时,响应上级号召,向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小学反潮流小将黄X学习,批判师道尊严,写班主任的大字报,被他取消了入团资格,当时也不知道听谁的好啊。李书记感叹道,你身为班长,以身作则,踏实肯干,积极出板报,代表同学们在大会上发言,这样的班干部不入团,还有谁有资格?我告诉你宏伟,你的情况我要向校领导汇报,下次入团保证让你进入团组织的大门。

      197754日,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入团宣誓大会会场设在大操场西面,主席台两边泡桐树叶绿花紫,红旗飘飘,歌声嘹亮。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代表入团的同学发言宣誓。发言宣誓完毕,台上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燕子鸣叫着结队从空中飞过,送来了祝贺。郁郁葱葱的梧桐叶哗啦啦响,像是在鼓掌。我心中不由地感叹,要不是遇上李世勋这样作风民主、慧眼识人的好老师好书记,我这辈子恐怕无缘走进团组织的大门了

    云中秀老师,白白胖胖,总务主任,云寨村人。他负责后勤工作,当时对宿舍点煤油灯限制很严,除了生活委员代领,其他人一律不能领。我下晚自习,想在班上看会儿书,掂个瓶子,找到云老师说明情况,他爽快地答应了。我那时候爱看小说,多亏了云老师的照顾,才得以大饱眼福了。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赵公义、赵宏盘等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生活方面的关心照顾,让我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体贴。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我要像他们那样做品德高尚的人,做诚实办事的人。

出入田间一身土学习劳动两不误

   除了老师的言传身教,我和同学们还参加了许多生产劳动。例如在宿舍前苹果树中间挖坑积肥,在校园东北角掘地种菜,到北大坡校田里深翻土地割打麦子。

      说起种菜,我想起了一个小插曲。下午放学后,我和班义明、乔心收等几位同学,把拔下来的菠菜抬到学生伙房去卖。过磅的时候,会计刘明道老师发觉不对劲,看着包着菠菜的床单,也就40多斤重,磅称上咋会显出100多斤?他眼睛又瞄了一下菠菜,突然他看见一只脚踩在磅边上,摘下老花镜吵起来:净瞎胡闹,不要了。无论我们怎样再说好话他也坚决不要了。

   第二天早上,赵公义老师让我背到镇子集上去卖。去同学梁元林家里借来一杆秤和一个竹篮。我解开床单开始出售,一斤五分,两斤一毛,竹篮是两斤六两重。一位买菜的大叔说,竹篮按三斤除皮好算账,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总共卖了两块二毛钱,钱太少,在班里咋花呀?到书店里买了几本书,让同学们看吧。同村同学李争鸣问我卖菜的经过,我把情况讲了,他笑我真笨,除皮多了,卖家吃亏,买家沾光,一斤多给人家四两。我恍然大悟,可是为时已晚。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了。常言说,从北京到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在我身上反了,卖家没有买家精。

和风细雨苦中乐,涓涓细流同学情

     70年代学生生活条件非常差,一年四季除了打下新麦收了玉米,才能吃上几天白面馍、黄面馍,其余大部分时间吃的都是红薯面做的黑馍馍。看见早上同学们吃咸菜啃黑馍,路过的行人开玩笑说,学生伙食真好,还吃猪肝哩。

   我和几个同学还干个出格的事,为了解馋,下了晚自习,去学校东南角大街上食堂里买猪蹄吃,七分钱一个,等待的人大概有八、九个,加上我们几个,有十多个人,总嫌煤火烧得慢,催着师傅快点。师傅说再快也要煮熟啊。晚了又怕班主任抓住,实在等不下去了,就让师傅捞一个,付过钱回学校走着吃着。谁知道猪蹄没有煮好,半生不熟的,味道又太咸,几个人又跑到学校东南角拧开水龙头,喝了几口凉水。那时候是冬天,睡到半夜,我们几个人不约而同起床外出上厕所拉肚子。七分钱买了个猪蹄,在我身体里搜肠刮肚,原来的食物也荡然无存,让人心疼啊!

   在高中时,我还经历了一场场历史大事件,真是风云突变,世事无常,噩耗连连。有一年之内,三位德高望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广大师生和全国人民一样陷入巨大而又难以自拔的痛苦之中。又在心里发出疑问,没有了伟大领袖,我们的国家谁来领导?又向何处去?悲痛过,惶恐过。粉碎“四人帮”,我们和全国人民一道庆贺过,欢呼过。 

图片

当年学生篮球比赛

   有幸观看体育班的刘长发、于吉良、董海鹏、徐克让、孙建中等运动健儿在操场上像骏马一样奔跑跳跃、奋勇当先的比赛实况。还欣赏过文艺班李勇(李存忠老师的长子、李旭的哥哥)、霍孟祥(霍传舜老师的长子)、霍绍新、姬照广、李松峰、温德锋、方俊涛、乔长江、陶敬中、霍烙印、李继光、董俊清,李立志、刘秀玲、董海英、李红梅、杨海凤、南燕丽等演奏或演唱的豫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王三精》和《朝阳沟》《人欢马叫》等。那时的文艺班老师有后城的霍传舜老师、圉北的李存忠老师、圉南的李好忠老师、袁庄的林恒生老师等。当时,一中校长乔新正老师也是文艺班的负责人

图片

当年文艺班老师(部分):上左为李存忠老师,上右为霍传舜老师,下左为林恒生老师,下右为乔新正校长(排列不分先后)

图片

文艺班演出《红灯记》

   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虽然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对于我的一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适值母校七十华诞,拉拉杂杂竟写写了七、八千字。谨以此文表达对母校、对恩师的感激感恩之情,表达对同学们的思念怀念之意。祝愿母校积七十年之厚蕴,再展宏图,再谱华章!

            202281日于濮阳)

图片

【个人简介】

    李宏伟,杞县圉镇镇天池洼村人。杞县第一高级中学1975年入学,1977年毕业。1977届高二二班学子。19807月开封地区第二师范(文史专业)毕业。1985年底获河南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证书。19808月至19917月在圉镇从事教育工作。19918月至20179月在濮阳市监狱工作,退休定居濮阳。

(编辑:李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