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回响

 陶继新教育文集 2022-08-06 发布于山东

01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

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胡汉丽 

《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有幸聆听上海名师戴建荣老师的吟诵课----《将进酒》。戴建荣,上海市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他对古诗教学颇有研究,总结出了“嗟叹之、咏歌之、舞蹈之”的古诗吟唱教学法。他集说、唱、演、讲于一体,融古、今文化于一炉,让我们享受了一桌丰盛的精神大餐,令人惊叹叫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精神愉悦、情绪饱满、热情高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将进酒》这节课就是戴老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演绎完美课堂的生动实践。听完这堂课,颇有体会,下面就戴老师的授课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手势巧妙  语言幽默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戴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受学生欢迎的魅力老师。在讲《将进酒》时,他借助表情、肢体语言明诗意,用自己的手掌、手臂和身体灵活的展现了喝醉酒的情境,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完全放开展示自己,“诵之、歌之、吟之、舞之”在韵味十足的吟诵之中,内涵自现;在形象优美的手势和舞蹈之中,兴趣盎然。时而伸长脖子,时而挥动手臂,时而高声长啸,时而低语轻叹。整个课堂都是幽默风趣的,讲述是风趣的,评价是风趣的,引导是风趣的。戴老师风趣的语言不仅在于他语言内容的精妙,更在于他对语言的把握及表情、肢体的协调。课堂上他广博的知识,高雅的人文修养,富有创造力的表现,亦庄亦谐的语言调节了课堂气氛,别具一格的批评让人忍俊不禁,诙谐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他的课堂充满欢笑,教学妙趣横生,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如同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

二、书声琅琅   “读”占鳌头

课堂上戴老师把诵读尤其是吟诵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初读,读对字音,读通语句,比如“岑夫子、丹丘生”的断句,在读中悟;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精读,读出意境,品出诗情。师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了。他读、唱、吟相互交融、相互结合,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没有太多的说教,完全是学生自读、自唱、自吟而自得自悟。他随时随地地创设所需要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课堂就如酒桌,手指一弯曲就是酒杯,吆喝“岑夫子”、呼唤“丹丘生”,劝酒辞就这样唱起来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老师与学生在对话,一问一答,诸如朋友间的问答“这杯酒喝下了吗?”,“会须一饮三百杯”,如行云流水,恰到好处。老师抑扬顿挫的范读,学生激情洋溢的赛读,意味深长的品读,总之,各种形式的读引导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歌的境界,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既明了了李白酒仙、诗仙的文人气质,亦轻松背会了此千古名篇,真可谓高效!

三、抓住重点   深入文本

诗歌的世界本不需要长篇累牍的讲解,只需引导孩子们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去步步深入,继而培养其乐读经典、热爱祖国文学精粹的感情。但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文教学的难点。本人担任过高中语文老师十年,深知一般的语文老师处理此类教材就是单纯的对诗意讲解、提示、翻译,将诗的和谐统一的意境打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碎片,使古诗文的教学支离破碎,学生学得枯燥乏味。聆听戴老师的《将进酒》一课,令人耳目一新。他抓住“喝酒”这件事,分好三个角色“李白、岑夫子、丹丘生”,在吟诵中寻找“酒仙、诗仙”在学生能理解的基础上增进他们的理解。课堂上,伴着戴老师清脆的响板声,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诗文的韵味和感情融入在吟诵的腔调里,真是人在诗中,诗在人中,人就是诗,诗就是人,诗文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乐记》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戴老师把吟诵的火种引到每个孩子的心中,在他们小小的生命里播撒下经典的种子,深埋、潜藏,在短短的50分钟内,把吟诵教学的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了经典文化的积淀,孩子们的课堂再不是只限于不到两百个页面的语文教科书,而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不再是枯燥的字词全解,无谓的篇章段析,而是充满灵动的人生课堂。我想说古诗文的教学离不开吟诵教学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必遗憾“书到今生读已迟”,我们依旧可以“挑灯补读未完书”;不必懊悔“书到用时方恨少”,须知“亡羊补牢尚未晚”。让我们目视前方,从此刻启航,重读经典以“渡己”,开始播种为“度人”,让这智慧的种子浸润在灵魂的深处,在另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厚积薄发……

02

浅唱低吟学古诗

山东滨州高新区一小  王道荣

第一次听戴老师讲课是五年前的春天。那次在淄博听的是《静夜思》。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师》上几次见到他的文章,但观赏他的课堂那还是第一次。他独特的教学风格令我深深地着迷。我从未想到古诗可以这样诵读,可以上得如此投入。那天,我仿佛跟随着戴老师来到了千年前的那个月夜,静静地看李白凭窗而立,深情吟诵这首耳熟能详的《静夜思》;那天,我仿佛穿越千年,就是那衣袂飘飘的多情才子李白,掬一捧清凉的月光,在月亮下浅吟低唱,任凭思乡的泪水滚滚的流淌……下课后,我们和同事讨论这节课。共同的感觉是课堂太完美了,我们如同欣赏模特身上的时装。这样的课堂走到我们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去年,在济南听了陈琴老师讲的《诉衷情》一课,又深深地被这种读书的方式所吸引。还记得当时所有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的随着陈老师大声读,课后那响亮的读书声在耳边不停的回旋,余音绕梁。在那节课上,我知道了这种读书叫吟诵。简单的了解吟诵的规则和方法,并试着吟诵,始觉可以学习应用于自己的课堂。

济南学习回来后,网络搜索有关“吟诵”的学习资料。发现了徐健顺教授的网络免费课程,暑假又去北京参加了“吟诵初级班培训”。有了这一系列的学习基础,这次在青岛听戴老师的《将进酒》才品味出它的妙处。

古诗教学是当前很多语文老师不敢挑战的课型,因为课堂上不仅要把古诗的美传递给学生还要让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讲多了,古诗的总体意境美被拆解;不讲,孩子们又难以跨越理解的障碍。特别是那些离我们遥远的古代人们的关系,即使对孩子们讲了他们也恍如隔世。戴建荣老师用吟诵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上课一开始,戴老师问孩子们:“你见过谁请谁喝酒?”接着又问:“这首诗中是谁请谁喝酒呢?”然后教孩子们读“岑夫子,丹丘生”。

戴老师说:“跟我念岑夫子,丹丘生。”

学生:“岑夫子,丹丘生。”

戴老师:“同样是三个字,念法可不一样。再来一遍。岑----夫子,丹丘----生----”

“有什么不一样?”

“老师,'岑夫子’的第一个字比较长,'丹丘生’的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比较长。”

“对了,为什么这么念你们知道吗?岑夫子姓岑名勋,也就是岑勋。称他为岑夫子是因为可能他年纪比较大,学问比较深,所以这样称呼他。丹丘生姓元名丹丘,叫他丹丘生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来,念一遍。”就在学生的练习中,这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就悄悄地走入了学生的心目之中。

还有,戴建荣老师在领读课文的时候,读到“会须一饮三百杯”这句时,戴老师说:“注意这个'一’字,会须一饮三百杯。”当我听到那个短促有力的“一”字时,我仿佛看到了李白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的豪放形象。这个“一”字的读法达到了多少老师的多少繁琐讲解都不能达到的境界。接下来,戴老师说:“会须一饮三百杯,把手伸出来,手一伸出来,感觉就来了。”孩子们伸出手,大声地读着:“会须一饮三百杯……”孩子们的投入诵读,把我带到了多少年前的那场盛宴。多痛快的筵宴,多么豪壮的诗句!

学习吟诵后,我也曾试着在课堂上应用这种读书方法。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课时,我教孩子们吟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了两遍后,我问:“同学们,这样读你觉得和平时我们的朗诵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山’ 和'重’读的很长,让我想象到了那里的山很多,很高,层层叠叠的,作者看不到他的家乡。”

“绿字读得很短而且急促,让我感觉到好像那些草是突然长出来的,时间过得很快。”

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才是学生自己学习收获。吟诵的方法能让学生很轻松地进入诗的意境。

学习戴老师的课堂艺术和自己吟诵教学的实践,深深体会到,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满足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吟诵是古人传下来的一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借由吟诵,古老的中华文化找到了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路径,发挥出“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正如徐健顺教授说的:“吟诵是纳尼亚的衣橱。你只要向里面走,就会发现一扇门,推开它,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