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临大事有静气

 昵称44943940 2022-08-06 发布于山东

2022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承平的年代,也许并不那么习惯于应对大事。

大事来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些事是自己能做,并且有帮助的。尽量做有用的事。作为普通人,在做不了什么的时候,有一件事几乎是永远有用的,那就是「保持常态」。坚守在原来的位置上,工作不停,作息照旧,有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需要我们行动的时候可以行动,其他时候先把自己保存好,不添乱。在此基础上能做得更多当然好,但底线是不添乱。

并非事情越大,就需要每个人做越多。很多决策只是基于可能性,这方或那方「可以」做些什么,就够了。甚至不用真的做。武侠小说里描写高手过招,有时两个人只是隔着很远比划两下,胜负就分出来了。在想象的空间里,各种刀光剑影的可能性已经发生,实际却风平浪静。

有很多大事,其实就是什么都没发生

而且有时候,「什么都没发生」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事。在疫情冲击下,我常去的咖啡馆和饭店还剩几家硕果仅存。每次走进去,我都对它们的经营者有种近乎于敬意的感激。他们是我的英雄。因为他们的辛勤操持,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事物「什么都没发生」。——我当然也感谢也心疼店的人他们的苦衷自不必说。但我们由此更能想象,那些经历过战,还在原来位置上,为坚守至此付出了何等艰辛的代价这些代价的成果,并不是为了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只是为了维持一些东西「还在」。

们在,生活中的一部分常态就得以留存

在场就是价值。对大多数人来说,最有价值的事仍然是好好吃饭,休息,把本职工作做好。今天七夕,那么再加一条,就是和伴侣相互祝福。这是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小事一桩。但千百个人做到这件小事,本身也就构成了一件大事。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误区,看不见「保持常态」的力量,只关心多做点什么。而且要在新的位置,做不一样的事,好像才算「做了什么」;只是做常态的事:职员仍旧上班,商人营业,农民种地,学生继续学习,我们就觉得这里有某种怠慢,甚至是耻辱:「重大关头,什么都不做!」

这是没道理的指控。怎么不算做呢?一方面,平常的事也能——正如平常一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它还要付出比平常更多的代价。

所以在有大事发生时,不要把「非做什么不可」当成一个绝对化的原则。人有百态。我们不但要允许,并且要鼓励更多的人保持常态。

有的人想保持常态而不可得,那当然没办法。但如果可以选的话,我认为一个人留在熟悉的位置上,做得心应手的事,对个人对社会都更有价值。不要一有事发生,就一窝蜂地离开原来的地盘,寻找新的位置。我们很容易被宏大的叙事感染,产生「非做点什么不可」的心情,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那么多的新鲜事要做。

这时情绪无从消解,就可能演变为一些夸张变形的动作,还可能给人带来麻烦,变成一些幻想,一些献策,一些恐慌、失望或谣传。

所以稳住。每当心旌摇动时安静几秒,深呼吸,这几秒钟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好好看顾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以及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是基于事实判断,还是一种群体压力,出于我们在重大关头寻求群体认同的情感需求?——作为一种群居动物,人确实有这种倾向,一有大事就会放弃个人化的身份,寻求群体的庇护,继而陷入人潮的裹挟。这时很难坚守过去的位置,人们会感到自我的渺小,否认个人价值,怀疑自己的需要,甚至自责那些还在维持常态的努力:「都什么时候了,我怎么还想着自己那点儿事!」

但恰恰相反,正因为这种时候,还在做好自己的事才最是难能可贵。不要轻看自己,轻看由普通人的人生组合出的某种秩序。作为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即便在狂风暴雨下,如果它能发挥自己的意志,牢牢钉住原来的位置,由此展开的某种对抗性,仍会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