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笔记 |《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第三讲

 Flowers11 2022-08-0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前两讲课程中,张黎主任为我们讲解了胃的正常组织学和慢性胃炎的相关知识。

您可以点击下方蓝字链接获取课程笔记↓↓

课程笔记 |《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第一讲

课程笔记 |《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第二讲

本期课程起,课程将进入胃粘膜活检肿瘤、非肿瘤性病变部分。

第三讲课程中,张黎主任为大家讲解了分化型早期胃肿瘤诊断的基本流程及思路

点击图片回看第三讲课程

c.cn/mmbiz_jpg/8iaTkX6BYaTd24Jgic6DrDCThGwR9Gicib6dHXWD3rV6LCsDAFTuKJaiaOicibKFZVLGmgEBZfqtGbq92wqgFyPt9Gwog/0?wx_fmt=jpeg' tab='outerlink' data-linktype='1'>图片

Lecture 3

第三讲

胃粘膜活检肿瘤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分化型早期胃肿瘤诊断的基本流程及思路

课程提纲

Introduction  区别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活检病理诊断基本流程和思路 

1

评估肿瘤性病变的基本思路

2

鉴别肿瘤性病变的依据

3

分化型胃癌活检病理诊断流程

  • 什么叫分化梯度?

  • 萎缩肠化时分化梯度的判断

  • 结合流程图判断肿瘤性病变的几种情况

第二部分 病例解析

Introduction

区别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的重要性

思考题

肿瘤or非肿瘤?

以下病例由山东雷复华主任提供

胃黏膜活检标本,胃窦0.5糜烂:

图片

两边结构正常,中间部分有深染腺体:

图片

放大后可见深染腺体形与正常腺体形态差别较大,腺体有杆状核: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会诊结果:一名专家诊断为高级别,另一名专家诊断为萎缩肠化。

该病例如何诊断?

肿瘤or非肿瘤?是否所有形态异常的腺体都是肿瘤?

如果是肿瘤,低瘤or高瘤or癌?

小群讨论:大部分人认为是肿瘤tub1或胃底腺型胃癌

图片

请大家先进行思考,学习完分化型早期胃肿瘤的分析诊断思路后再回答~

按日本标准,分化型肿瘤(Lauren分型中的“肠型肿瘤”)主要分为:pap、tub1、tub2,对应WHO中的乳头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中分化管状腺癌。

图片

在肿瘤分类上,日本标准与WHO标准存在差异,见下表:

图片

两种分类方法看上去差别很大,但如果以肿瘤性病变/非肿瘤性病变作为划分标准,则两种标准完全一致:

图片

本次讲课重点:区别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暂不涉及是低瘤、高瘤还是癌的鉴别诊断)

图片

第一部分

活检病理诊断基本流程和思路

一、评估肿瘤性病变的基本思路

结构异型:腺体不规则,拥挤、背靠背、筛状、出芽

细胞异型:核浆比增高,核增大、深染、染色质增粗、核分裂像、核复层、核极性

问:如果表现出细胞、结构异型,否一定是肿瘤性病变?

答:不确定一个病变是否是肿瘤时,结构、细胞异型(核增大、大小不一、深染、极性消失、腺体不规则等)不是诊断肿瘤性病变的决定性因素,这些表现反而可能提示该病变是反应性、非肿瘤性病变(多克隆性增生)。

病例1

图片

高倍镜下观察,该病例具备典型的结构异型、细胞异型特征;

但结合低倍镜视野和内镜报告可知,该病例仅为萎缩肠化:

图片
图片

可见结构、细胞异型,也可能是非肿瘤性病变。

一组病例对比

具备典型的结构异型、细胞异型特征(腺体异型、核大、深染、核分裂象等),但非肿瘤: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另一病例细胞异型远不如前一病例,但为肿瘤性病变,细胞单纯,核位于基底,胞浆丰富: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免疫组化验证:

图片

大体标本也证明明显是肿瘤:

图片

可见,在胃黏膜活检中需要注意:不能先以教科书上所描述的“结构、细胞异型”作为判断肿瘤性病变的唯一依据。

首先区别是否是肿瘤性病变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边界、分化梯度等指标),否则在错误的前提上判断低瘤/高瘤/癌没有意义。

二、鉴别肿瘤性病变的依据

评估“是否是肿瘤性病变”时的参考依据如下,按重要性排序:

  1. 边界

  2. 分化梯度有无

  3. 腺颈部腺体的结构

  4. 炎症背景

  5. 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

  6. 细胞和结构异型(最不重要)

不管肿瘤的分化如何,早期还是进展期,肿瘤的边界都是很清晰明显的:

图片

一般我们会认为,肿瘤的发生会经历 非癌→异型→癌的中间过程;但鉴于肿瘤性病变边界清晰的特性,实际上在胃黏膜活检中,一张病理切片上基本不会出“异型”的中间过渡状态,只有明确的癌/非癌状态。

图片

三、分化型胃癌活检病理诊断流程

根据上述诊断思路,可以总结出分化型胃癌活检病理诊断基本流程图:

图片

什么叫分化梯度?

分化梯度代表细胞分化成熟的能力。腺颈部相当于胃粘膜的干细胞带,向上分化为胃小凹上皮、向下分化为固有腺的趋势即分化梯度。

正常腺颈部腺体:结构不规则、核深染,向上逐渐分化为细胞单层、胞浆丰富的胃小凹上皮,核位于基底:

图片

肿瘤细胞中没有该分化梯度,细胞从下到上形态一致:

图片

 以图形表示,正常细胞中从腺颈部到胃小凹呈现有梯度的缓慢变化,而在肿瘤细胞中没有梯度:

图片

正常腺颈部细胞向上分化为成熟的胃小凹上皮,向下分化为固有腺体: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萎缩肠化时分化梯度的判断

萎缩肠化时分化梯度不明显,但也有一定的梯度变化:

图片

变化没有正常细胞明显,表示失去了一部分细胞成熟能力,但还有一定的渐变趋势:

图片

细胞有正常的分化:增殖细胞带的细胞表层分化,分化成小凹上皮(成熟现象)

图片

结合流程图判断肿瘤性病变的几种情况

病例1

有边界,分化梯度消失→肿瘤

图片

有边界,分化梯度消失,结合流程图,该病例为肿瘤性病变:

图片

病例2

图片

有边界,Ki-67仅在腺颈部表达

图片

有分化梯度,但分化成熟能力减弱,容易诊断为低瘤/超高分化。

结合流程图,有边界,分化梯度存在→非肿瘤,该病例为萎缩肠化:

图片

病例3

没有明确边界,看不到分化梯度:

图片

有两种可能情况:视野内没有肿瘤细胞;或肿瘤较大,取材位置在肿瘤中央,看不到正常细胞,视野内全是肿瘤细胞。由于没有边界和分化梯度,就要通过细胞异型性来鉴别诊断是否是肿瘤性病变:

图片

正常图像印在脑海中进行比较:

图片

结合流程图,没有明确边界、看不到分化梯度→无明显炎症背景→细胞和结构有不典型→不确定,高度怀疑肿瘤性病变:

图片

病例4

没有明确边界,看不到分化梯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表面有不典型细胞,核复层,有核仁,核分裂象多;

图片

正常背景胃小凹上皮光滑,如果炎症背景重;出现虫噬样改变,提示HP感染: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没有明确边界,看不到分化梯度→有明显炎症背景→细胞和结构有不典型→非肿瘤或不确定:

图片

严重的HP感染、溃疡情况也会出现分化梯度消失、细胞不典型的表现,因此该情况下不要轻易打肿瘤。

病例5

没有明确边界,腺体不规则,核复层、深染,但可见分化梯度: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腺颈部结构无爬行、吻合、牵手等特点,结合流程图,诊断为非肿瘤性病变

图片

病例6

没有明确边界,细胞无明显异型: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腺颈部腺体无明显细胞异型,但结构异型明显,有吻合、牵手特征,分化梯度存在: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无明确边界+分化梯度存在→腺颈部腺体结构明显异常,细胞无明显异型→有吻合牵手存在→高度怀疑肿瘤:

图片

经活检和手术验证,该病例为分化较差的癌:

图片
图片

小结:

图片

在无明确边界、分化梯度消失、确定肿瘤很艰难的情况下,看细胞的克隆性很重要:

肿瘤细胞具有单克隆特点,分化较好时,细胞形态相对比较一致;

细胞越来越乱、越来越杂,反而提示是非肿瘤:

图片

单克隆与多克隆:

图片

一组对比:

细胞大但排列很乱,多克隆,高级别的癌或反应性多克隆增生,不足以诊断肿瘤

图片

vs

细胞小但一致,单克隆,可以确定是肿瘤性病变

图片

第二部分

病例解析

对于边界的判断,个体差异比较大,需要反复训练

如何判断是否有边界?

没有边界的情况:

图片

画一个框,观察框内变化情况:

图片
图片

有渐变过程,非骤然变化→没有边界。

有边界的情况:

图片

骤然变化,可以画出清晰的边界。

病例1

图片

胃溃疡,核深染腺体,腺体不规则,有小槽腺体,容易诊断癌:

图片
图片

内镜观察:溃疡面积大而深,怀疑肿瘤

图片

线上投票结果:诊断肿瘤比例高

图片

张黎主任诊断:下图两个框中腺体差异不明显,有渐变过程,无骤然变化:

图片

有正常幽门腺特点,怀疑反应性溃疡:

图片
图片

病例2

图片

也有非肿瘤性上皮,在肿瘤内部存在骤然的变化:

图片
图片

在同一腺体内部找边界,也有提示是肿瘤的意义。

病例3

图片

边界非常清晰:

图片
图片

加上腺体结构复杂,可以确定是癌。

小测验

下图二者都有深染腺体、炎症背景重,哪个是肿瘤?

图片

右侧从腺颈部到胃小凹,复层变单层,分化梯度正常,为非肿瘤性病变:

图片

左侧分化梯度与正常相反,为肿瘤性病变:

图片

除菌后胃癌的诊断

除菌后表面覆盖正常的小凹上皮,如何区分分化梯度的有无?

图片

仍然注意在其中寻找无梯度的骤然变化:

图片

有时异型度低,很难判断是否为肿瘤:

图片

这时可以借助免疫组化,MUC5AC-可以很好地勾勒出肠型肿瘤:

图片

除菌后表面可以覆盖正常的上皮,类似有“表面成熟”,注意观察突然变化(边界)、分化梯度,若无法辨别,则看肿瘤的单克隆性,可以用MUC5AC验证。

病例1

图片

表面有正常的小凹上皮,是否算有分化梯度(细胞成熟分化)呢?

图片

边界清:

图片

选择免疫组化MUC5AC后,除菌后胃癌表面可覆盖正常的胃小凹上皮,多伴会有露头(马赛克样)清晰的边界、骤然的变化也提示梯度的消失:

图片

病例2

图片

牵手癌在高倍镜下很难分清每一个腺体,需要用低倍镜弱放大,找到大致位子;

边界是很重要的一条,在牵手癌中其实也是有边界的:

图片

►►►

小结

  流程图可以解决大部分胃分化型肿瘤的活检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也需要一个基本思路,分清主次,边界和分化梯度比细胞和结构异型更重要;

  边界和分化梯度的判断需要反复练习;

  横切、表面组织缺失的标本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