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仇宝廷图书馆 2022-08-06 发布于黑龙江
作为生活中的上班族,有时候我们总是感觉忙忙碌碌,想干一些事情最后却可能被拖延症影响,想学更多的东西最后可能因为想躺在舒适区而原地踏步,然而随着时间如复一日,最后当人生走过大半时,可能发现自己仍然没有过得更好、更富裕,后悔自己为啥一直没有变得优秀。
这和我们众多的股市参与者是多么的相似,很多人入市十数年乃至更久,每天面对红红绿绿的股价,被市场先生左右自己的情绪,白驹过隙,到了人生过半,反而发现离财富自由越来越远,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浪费了财富自由道路上最宝贵的时间,却依旧没有找到股市投资的正确钥匙。
唐师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就是普通人股市价值投资的钥匙,在这本书中,围绕如何面对股价波动、如何估算内在价值、企业分析实战案例三个方面,从理念、投资之道、投资之术角度觉醒普通人股市价值投资的认知,改变了股票在普通投资者大脑中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报价机观念,告诉我们在“股模式”下的别瞅傻子、瞅地行为是一条人人能走的财富康庄大道。

一、激活股市投资的“理智脑”—投资的关键是理性、逻辑

《认知觉醒》中认为人有三重大脑:
第一为本能脑,主管本能,是爬行动物具有特征;
第二为情绪脑:主管情绪,是哺乳动物具有特征;
第三为理智脑:主管认知,是灵长动物具有特征。
在入市初期很多人应该特别容易被本能脑和情绪脑控制,表现为买入后被套则厌恶亏损。
买卖时候极其容易变成高买低卖,我在15年初次入市时候就是典型被本能和情绪操控,沦为市场先生的提线木偶。
到19年4月重新入市时候,仍然被股市中股价情绪牵着鼻子走,每天就想盯着股价看盘;那么如何在股市投资中激活理智脑呢?
唐朝老师书中写道:“投资的关键是理性、逻辑,是事前尽可能多思考各种可能,并在确定性和赔率之间,做出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选择”
我想这句话就是对于投资中如何激活自己理智脑的正确做法,关键不是看股价上窜下跳,而是事先制订每笔投资决策之前思考这笔投资的确定性和赔率如何,是否符合自己的收益预期。
尤其在个股碰到大跌但是本不是事先投资计划内之时,我觉得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受自己情绪控制的。
以我自己为例:在19,20年入唐门认可价值投资之前,碰到自己跟踪的个股大跌,我就是典型的被情绪控制,就像去超市购物碰到打折非常兴奋,热衷于这类情况的“抄底”。
抄的股票类型包括银行、机场、科技等类型,一开始这确实让市场先生给尝到了甜头,但最后被市场先生狠狠教训了。
以大幅度亏损卖出重仓的两个科技股,我回看了这一年半多来的股价,如果当时不认错这两笔投资还要多亏百分之三十,我这就是典型的碰到个股大涨大跌时候,自己被情绪脑控制,短时间内做出违背自己投资计划外的决策带来的教训。
所以我们在股市投资之初,切记“三思而后行”,做到“每临股市有静气”,当我们能做到不被股价左右自己情绪的时候,价值投资的道路才能向我们敞开。

二、如何克服股价的诱惑,保持平常心

(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觉得在股市中很容易被股价波动所诱惑干扰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我们内心都想着像中彩票一样瞬间暴富,就如巴菲特说的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我们股市参与者一开始内心都有想着自己也能有运气买中有十倍股乃至百倍股的愿望,那么必然希望自己买的股价格实现快速上涨,这样至少在账面上一定程度满足了自己对财富的渴望,这也许就导致我们对每天红红绿绿的股价牵肠挂肚、梦回萦绕,不患得患失才怪呢。
所以想要不被股价所诱惑,那就得断了快速暴富的念想,立足实际情况,把自己当成股市的婴孩,要想长大,除了脚踏实地的每天按时吃饭睡觉等待时间积累外,别无他法。
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就像唐师说的完全可以采取立足于先赢,再求大赢的策略。
只要理解了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收益率>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率>全国所有企业的平均收益率≥名义GDP增长率>类现金资产收益率这个逻辑,然后定时定额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以长期视角三、五十年看,普通人的工资投入也能实现财富自由,所以初学者与其妄想通过股市投资快速实现个人财富,不如首先参与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定投。
沪深300指数基金波动相对比较小,没有大涨大跌,这么我们对市场的关注度也会减少很多,这样就让自己在股市立足先赢,然后通过后续的财务知识、商业知识等的学习,逐步提升个人的投资能力和素养,再尝试投资股市中的优质企业。

(二)别瞅傻子,瞅地

在以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先赢策略基础上,再进一步边学习边参与优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那么如何尽可能避免优质企业股价大幅波动的干扰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买的优质企业如果股价一直跌,投资市场也没有接盘侠来,但是企业经营却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那结果到底会如何?
书中唐师以泸州老窖为例,向我们市场参与者展示了两种情况下泸州老窖的投资,一种是1994年上市开始至2021年末泸州老窖的投资收益,另一种是假设泸州老窖每年固定下跌5%的大熊市行情。
第一种上市当天买入后呆坐不动并每年分红买入,最后27年多时间年化约23%,不算最后一年分红的话,回报为280.64倍。
这个数据肯定让普通投资者大吃一惊,原来呆坐不动,不去关注每天涨涨跌跌的股价,不想着抄底逃顶,也能收获这么高的年化收益率;
但是其实老唐假设的泸州老窖的第二种情况我觉得更能让普通投资者意想不到,因为普通投资者内心恐惧和焦虑的就是股价如果一直跌我肯定赚不到钱,所以容易产生厌恶股价下跌的心态和情绪,但是在这样超级大熊市中和第一种方法同样投资泸州老窖。
对照唐师表格中的数据,结论是截止21年末赚了1573倍,年化投资收益约31%,关键是最后当年的分红就要两倍多于持仓的市值,股价每年跌最终收益反而大得令人惊讶,那面对优质企业的股价下跌我们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当然唐师假设的这种情况真实股市中并没有来,因为书中写道因为资本是逐利的,不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那么既然只要优质企业长期基本面一直是良好的、赚真钱的,我们盯着短期股价看就没有了意义。
就好比我们自己在菜园子里种菜,当我们播种以后,没有人会每天没事干把土刨开来看看种子的发芽生长情况,只要在合适的时间段给以灌溉、施肥、除虫等,同时不碰到菜园子的天灾,那么收获的时节是一定会到来的,这就是唐师说的,投资需要的是别瞅傻子,瞅地的状态。

三、瞅地——在股权思维下如何进行企业价值投资

(一)主动学习财报知识,奠定股权投资的基石

如果我们的目标就是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那么长期看就是年化10%的收益率,如何想要获取更好的收益率,那么就一定要学会如何瞅地—分析企业。
唐师一直鼓励我们普通投资者去主动学习财报分析企业,看懂了最终就会收到市场先生给的一笔丰厚的奖学金(来自书房公众号文章截图):

图片

我在网络上认可唐师并快速踏入价值投资的路差不多就是三十岁出头,在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也有了一定的本金积蓄。
之前书房文章中唐师以20万本金起步给大家算了收益,我这里适当提高本金以50万本金起步,假如我们在35岁开启价值投资,以30年来看,指数基金年化10%的收益率,比起看得懂财报追求的年化15%的收益率最后差了两千四百多万,如下图所示:

图片

如果本金更多差距会越大,这么丰厚的奖学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学习财报知识呢?
同时在财报的学习中,唐师也给了我们阅读的顺序:
推荐①《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
②《玩转财报》第八版;
③《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新准则升级版》,然后直接拿起财报直接实践,不懂的可以翻看新手财对照;
如果有对财务更深的进阶需求,建议直接上权威三件套:
《企业会计准则2020版》财政部编;
《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2020年版》会计准则委员会编;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证监会会计部编。
(有新版本买新版本,比如有21年版的就买21年版,如果这三本中只推荐一本,唐师推荐中间的准则案例讲解那本)
当然对于绝大多财务小白来说企业财报知识的过程肯定是枯燥的,仅仅想要入门就要自己一步步花费很多的时间。
我今年七月份中旬才刚开始读手财,有了前面最简单会计书和玩转财报这两本的基础,看起来还是能接受的,基本上是每天看一点循序渐进,目标是一年内争取早日拿起企业财报阅读实践。
我认为想要达到年化15%的收益率,仅仅财报知识入门肯定是不够的,毕竟这个收益率长期看已经很接近世界大师级别了(比如至今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也就百分之20左右)。
我们还需要多阅读财务方面的书籍和大量的财报阅读,我相信唐师精深的财务知识也是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具备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之前书房朋友整理的基础上,我筛选了唐师推荐过的财务方面的书籍进行了汇总和适当编辑(下图),我们在学习财务方面尽可能多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面对企业财报问题分析才能更客观全面、尽善尽美。

图片

所以主动学习投资中的企业财务知识,这是我们想要立志超越市场中绝大多数投资者水平所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
闻道有先后,每个人最后财务知识学习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哪怕最后没有办法达成年化15%的目标,只有年化13%,但是比起年化10%,从三十年乃至更长的角度,财富上的分水岭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如何高效学习财务知识——运用主动学习和费曼学习法

当我们开始行动拿起手财等阅读的时候,财务的知识在我们脑海中可能是一盘散沙,就好比我们学生时代学习文化课一样,有些同学靠着死记硬背确实记下来了,但是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最后可能过段时间就遗忘了,效果很不理想。
我记得自己当年读中学的时候因为班主任说要闭卷考试学生手册内容所以就去背诵学校的学生手册,然后每天放学回家记忆大概一个多小时,花了大概两周时间基本记了下来,但是没过多久几乎忘得差不多了。
在《认知觉醒》书中,这种类似的学习方法就是被动学习,是效果比较差、容易遗忘的,如果想要好的学习效果那就得进行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达成对知识点深度的学习和记忆。
这个原理来自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如图所示:

图片

通过这个理论,对于新的知识,单纯的背诵记忆是停留在视听层面的所以对于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留存是比较低。
要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度学习,必须通过留存率比较高的主动学习的方式,其中最有效果的是教授给他人(这个也是费曼学习法里面的一个点)。
所以如果想要更加高效的学习财报知识,一定要想办法达成主动学习,即在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的层面。
唐师在书房回答读者财务知识的提问时候,唐师有时能用浅显易懂的例子给大家解释,如果从学习金字塔理论看,能做到教授给他人,就属于学习留存率最高的水平了。
那么如何让自己在财报学习中做到深层次的主动学习,在财务知识上拥有较高的学习留存率呢?
我觉得费曼学习法(技巧)可以很好地践行学习金字塔理论,达到对财务知识的深度学习。
所谓费曼学习法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费曼技巧的核心就是能用简单的语言就不要用复杂的,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操作导图如下图所示:

图片

由于我也是才刚开始学习财报,也只是对于这个方法的摸索,比如在学习一些抽象的财报概念时候,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这个概念,我想哪怕没有向别人进行复述,效果也确实是好比直接记忆效果要好。
费曼学习法中最后用比喻和类比的方式精简总结新的知识概念,其实也是将新知识用例子进行了关联,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通过这个学习方法的实践。
如果我们对于财务知识能像唐师一样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子中翻中,那么财务知识才完全融入了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学习者做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

(三)拓展能力圈——在拉伸区的日拱一卒

通过上面的学习如果我们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企业财务知识,能够进行一些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不是一定能在股市长期做到大胜了呢?不一定。
因为投资中还需要非常重要的一点—能力圈原则。
能力圈就是将自己对企业的估值和投资决策限定于自己能够理解的企业。
能力圈原则我觉得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就是投资者个人无法对每个行业所有企业都做到精通,有一些企业自己可能研究很久也无法搞明白。
以前李杰老师在微博中有一段话印象比较深刻:自然界经过了这么多年,也没能进化出一种既聪明又强壮,海陆空三栖还杂食,繁殖能力又强的物种,这说明一个生态不可能被一种极限生命垄断。
在股市投资,这样的极限投资者也不可能出现,既然我们不可能对于所有企业都能做企业财务、商业逻辑分析,那么就知道想频繁买中市场中的大牛股本就是不可能的。
像唐师深耕白酒行业,在茅台上收获7年22倍的回报,但在他所有持仓企业中,这几年的大牛股也就茅台一个,同时持仓个股和这几年大牛股频出的光伏新能源行业没有一点关系。
唐师也坦言自己不懂医药、地产、保险行业,但这并不影响他这么多年在股市至今实现年化25%的高收益率。
巴菲特不懂谷歌、微软等科技股,但是在他能力圈范围内的喜诗糖果和可口可乐照样让伯克希尔赚大钱;
所以我们在具备财务知识和企业分析能力后,一定要谨记能力圈原则,唐师书中画了这样一张图:

图片

书中也明确了巴菲特和芒格就是在能力圈原则下,永远等待自己看得懂的企业进入①和②才出手:①明显低估进行买入,②明显高估进行卖出。
在投资中我觉得一直坚守不随便踏出能力圈也是一种能力。
那么初学者一开始如何建立能力圈呢?
按照唐师的投资经历,我们可以把白酒行业作为研究的基地,如果把白酒行业中的几家中高端酒企研究透了,也能在白酒这个能力圈里一直捡钱。
有了白酒行业的能力圈,随着自己不断地学习,能力圈可以适当地扩大,但是它又不是随随便便拓展的,比如看懂了白酒,直接去看医药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可能会是一头雾水,反而容易打击学习的企业学习热情。
《认知觉醒》中提到的在舒适区边缘(即拉伸区)学习是效率最高的,如下图,我觉着我们在投资中想要拓展能力圈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图片

以唐师为例,他在公开实盘以来,能力圈也是逐渐扩大,一开始就是白酒、水电、银行是在能力圈的,但是到现在唐师的能力圈明显变大,我做了两个能力圈变化的简单图如下:

图片图片

对于医药企业由于很多财报是英文的,因为看不懂唐师对英文财报的医药个股不太研究,同时对于地产和保险唐师也认为有不懂的地方,所以这三个行业的股票可以理解为是处于困难区的,想要短期突破难度很高;
对科技股中的腾讯和海康,还有分众和福寿园等企业,跟他自己一开始的能力圈内的白酒、银行、水电虽然有不同的地方。
但又不像英文财报的医药那样障碍过大,符合在能力圈边缘往外逐渐拓展的特点,即在拉伸区学习。
我觉得其中对我们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也是分众传媒,唐师在拓展能力圈时学习和投资分众传媒的过程中,分众是他公开实盘后持股企业中唯一一开始错判的。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二》中详细讲了唐师面对分众的浮亏如何进行判断错误的根源问题挖掘、如何运用周期股进行估值等深入的回顾和思考,最终在分众上实现了因错误判断造成的浮亏到大幅度盈利卖出的扭转。
我觉得这个案例对我们在拓展能力圈时候的意义真的是弥足珍贵,初始的判断错误并不可怕也很正常,难得是如何面对错误冷静思考分析并最后实现对新研究企业类型的掌握。
后期唐师通过陕西煤业的成功再实践,由此基本将周期股纳入了自己的能力圈。
所以想要看懂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我们可以按唐师说的,以白酒行业为一开始的学习对象,建立自己的初始能力圈,然后在拉伸区将一些不那么复杂的其他行业进行日拱一卒的财报学习。
以书中一套太祖长拳—老唐估值法为核心,如下图:始终对市场里未知的东西保持敬畏,在市场中面对企业一直坚持瞅地,最终自己的投资能力圈也会像小树苗逐渐长大,

图片

时间越久越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它将牢牢扎根于市场价值投资的肥沃土壤,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阶层跨越。

四、行动在当下—莫道桑榆晚,价投尚满天

不管如何,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实践出真知,脑海中有再多的想法,都不如脚踏实地拿起财报书本进行学习,一点点地改变自己。
引用唐师在文章《财富三轮车》里的一段话“我觉着,试图改变别人,可能是夫妻不和、家庭不幸的所有原因中占比最大的一种。有些人甚至更进一步,成为生活中的差评师,对自己的亲人(大部分是配偶和孩子)百般挑剔,苛求完美。这是常见的不幸来源。
我们反过来想,想要家庭幸福、积累财富,改变自己才是最本质的,应该对他人多一些宽容,但是得对自己应该严格一点、挑剔一点,久而久之也许生活的幸福感就会潜移默化的增加。
最后借布袋和尚的一首插秧诗来结尾:“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愿我们在价投的道路上以这种专一执着插秧的瞅地精神学习前进,最终积硅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河,未来成为生活和投资中的赢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