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盗汗,穴位调理和食疗并用,见效快![含4个穴位调理视频 6种食疗方法]

 昵称34392700 2022-08-07 发布于广东

盗汗就是睡觉的时候出汗,醒来后汗就停了。
中医认为,盗汗基本都是阴虚内热导致的,晚上,阳本应入阴,但是当阴亏虚时,阳不能入阴,就会形成内热出汗。如更年期的人,或者患有甲亢、结核感染类的病人容易出现盗汗症状,还有未成年人有可能会有生理性出汗,比如小孩子由于皮肤含水分比较高,在神经系统还不健全时也可能出汗,也可能出现病理性出汗,比如小孩子钙补充的不足等原因时也可能出汗。
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有盗汗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治疗,如果长期盗汗,必然伤阴损阳,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
阴虚可能会发生在不同脏器中,并都可能出现盗汗,比如肺阴虚、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但不同脏器阴虚盗汗后,症状有所不同。
肺阴虚出现盗汗外,还可能口干舌燥、咳嗽、无痰、少痰等。可用肺俞穴和大椎穴调理。

图片

心阴虚出现盗汗外,可能睡眠不好、多梦、胸闷、心慌等。可以用阴郄穴、太溪穴、后溪穴、大椎穴调理。
图片
心阴虚出现盗汗。还可以用单穴阴郄穴调理。参考下面文章及文章中的视频。
图片
肝肾阴虚引起盗汗比较常见,除盗汗症状外,可能还会出现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可用曲泉穴、复溜穴、三阴交穴、大椎穴调理。

图片

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泥鳅汤: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2、豆豉酒: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糯米煲猪肚: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将糯米、猪肚洗净,将糯米放入猪肚内,用线扎紧;将猪肚放入开水锅中氽约2分钟,捞起备用;把猪肚放入煲中煲约1小时,然后取出糯米,将猪肚切成小块,放入原汤中继续煲,至肉烂熟后,加入调味料即可。有补中益气、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4、红枣乌梅汤: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5、乌豆煲塘虱:每次用乌豆100克、塘虱鱼2条,去内脏及鳃,加水适量煲之,豆熟时加盐、油食量。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病后体虚、血虚头痛、耳鸣、疲倦乏力等症。
6、韭菜炒鲜虾: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