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量规模版(焦建利,2003)比如,上表中,“具体描述 b3”,就是在“评价维度b” 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品/绩效等被评定为“良”(3)时的具体表现。 有了包含这样“具体描述”的量规,可以让形成性评价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量规有诸多优点差不多二十年前,在跟一线教师分享量规的时候,我一直都讲:1、评价主体多元:可以教师评学生、学生自我评价,还可以学生评价学生;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用语言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直接根据等级,以及对维度加权赋分,进行定量评价;3、学习目标直观可视:教师在学生活动开始之前,将量规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直接了当地看到自己的差距,也清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4、量规不只是为了评价,也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之前,自留地君曾介绍过学习评价的演变,从“评价什么?评学习”(Assessment of Learning),到“为何而评价?为了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再发展到最近一些年,“评价是什么?是深度学习”(Assessment a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