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原文: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来自: 经方人生 > 《经方医论医案》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千金方》观止:茱萸汤
《千金方》观止:茱萸汤《千金方》观止:茱萸汤。茱萸汤原方:吴茱萸二升、黄芩二两、人参二两、半夏一升、桂心白芍各三两、生姜一斤、...
金匮要略研究(连载二十)
(原文)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吴茱萸汤治疗呕吐,半夏类汤也治疗呕吐;(原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原文)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原文)诸呕吐,谷不...
《金匮要略》卷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大半夏汤。6.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第十一条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原文分析:干呕而利者——胃肠俱病。(热利、干呕) 7....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五)_
诠释:服桂枝汤,或下之病仍不解,可知本证非桂枝证和阳明病。诠释: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故补入。本证为生姜泻心汤类证,不同点在于一为干噫食...
周末分享:金匮要略释义与方解(32)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上)
伤寒五六日,邪尚在少阳,证见呕而发热之柴胡证,反下之,少阳之邪热 乘胃中因下之虚而凝于胸间,而为满而不痛之痞,此时少阳之经邪已乏...
丁香茱萸汤,脾胃论
丁香茱萸汤,脾胃论。治胃虚呕哕吐逆,膈咽不通。人参,黄芪,苍术,炙甘草, 陈皮,归身,升麻,柴胡, 吴茱萸,半夏,丁香,草豆蔻, 干生姜,黄柏。干生姜 黄柏(以上各二分) 丁...
黄芩类方
黄芩类方。10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三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若食入即吐者,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10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若呕...
10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10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10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方剂组成: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 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172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擘,十二枚半夏半升,洗生姜一方三两,切,一两半右六味,以水...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