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卷十七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johnney908 2014-07-16
卷十七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1.概述 1)病位:胃肠、脾、肾阳不足,肝胆病变。   2)病因病机相似。   3)方证互补。 2.概念 呕吐:   哕:胃气上逆,呃逆(寒呃、热呃、气呃、痰呃、郁呃、虚呃)   下利:泄——大便溏泄(时作时止);泻——水样便;痢疾——里急后重(脓血便,下利赤白)。 3.病因病机 呕:偏重于水饮多,实热少。   吐:虚寒偏多,实热偏少。   肝胃不和,积热所致   胃反(特指虚寒和水饮所致):胃气不和,胃气不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溏泄:脾虚。   水泻:多属于湿热、实热为患,未及时治疗,然后转虚(脾胃虚弱),重者耗伤气阴。   利疾:初起多因湿热,久则转为脾胃虚弱(肝血、肺气失调,脾肾功能紊乱)。 原文分析   呕吐 成因及脉证 第二条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原文分析:饮邪致呕——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 虚寒呕吐     虚寒胃反: 第三条 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   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原文分析:虚寒胃反。客热——假热。 第五条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原文分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胃寒脾燥,不磨),脉紧——胃寒(胃阳不足)、涩——津亏而燥。   趺阳脉浮而涩,浮——虚,胃阳不足;涩——伤脾,脾阴亏虚。 治法 其病难治。   ①初期:温养脾胃,降逆止呕。——大半夏汤。   ②后期:补养胃气,兼以滋脾润燥。——大半夏汤。   良性(功能性病变):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贲门失弛缓证。   恶性(器质性病变):贲门癌;食道癌。 第十六条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1.大半夏汤(半夏2升、人参3两、白蜜1升)   分析:本方补脾和胃,降逆止呕。   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益气补虚;白蜜,补胃气,养血润燥,兼解半夏毒。   饮停胃反: 第十八条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原文分析:停饮呕吐,兼渴欲饮水。   2.茯苓泽泻汤(茯苓半斤、泽泻4两、甘草2两、桂枝2两、白术3两、生姜4两)   分析:本方通阳化饮,健脾和胃。   区别五苓散方:茯苓泽泻汤偏于温胃化饮止呕;五苓散通利小便为主。   肝胃虚寒: 第八条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第九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原文分析肝胃虚寒。   呕而胸满——寒饮中阻,胃气上逆(呕),胸阳被邪阻遏(胸满)。   3.吴茱萸汤(吴茱萸1升、人参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   吴茱萸汤的使用:①阳明食谷欲呕。②少阴吐利,烦燥欲死,手足逆冷。③干呕,吐涎沫,头痛。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   ①巅顶痛的问题,严重者加吴茱萸的用量,解决肝阳不足,肝气不足(肝寒),并加川芎(头部引经药)、藁本(到达巅顶)、细辛(促达外)。   ②伴随血虚头痛,加补血药:当归、白芍等。   ③阳虚寒重者,加炮附子、肉桂(温阳祛寒)。   ④气虚,加黄芪等。   ⑤呕吐严重,可加旋覆代赭汤或小半夏汤。   阴盛格阳: 第十四条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原文分析阴盛格阳。呕而脉弱——胃虚气逆;小便复利——肾失固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出现阴盛格阳。   4.四逆汤(生附子1枚、干姜1两半、炙甘草2两)   分析:本方回阳救逆。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甘草,安中益气,制约温燥。 实热呕吐   第十七条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原文分析:食已即吐——实证热证,胃肠实热。   5.大黄甘草汤(大黄4两、甘草1两)   分析:本方泻热去实。大黄清热泻火。   临床应用:热盛加黄芩、黄连、生石膏(肺胃之热,清热不伤阴)、知母、竹茹(竹茹、代赭石)可以镇呕。呕吐酸苦加吴茱萸、黄连(左金丸方参考)。 第十五条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原文分析:呕而发热——热在少阳。   6.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 第十一条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原文分析:干呕而利者——胃肠俱病。(热利、干呕)   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3两、甘草2两、芍药1两、大枣12枚、半夏半斤、生姜3两)   分析:利重可加白头翁汤。 寒热错杂   第十条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原文分析:寒热错杂。   8.半夏泻心汤(半夏半斤、黄芩3两、干姜3两、人参3两、黄连1两、大枣10枚、炙甘草3两)   分析:(半夏、干姜)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降清热;两组药分别为辛开苦泻(辛开苦降),斡旋中焦(解决气机升降问题)。(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 饮邪呕吐   第十二条 诸呕,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9.小半夏汤(半夏1升、生姜半斤)   分析:用于寒饮呕吐。 第二十条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10.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各等分)取方寸匕,浆水服。   分析:用于寒饮内盛。 第二十一条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原文分析:寒饮搏结于胸胃,寒饮阻遏阳气。   11.生姜半夏汤(半夏半升、生姜汁1斤)   分析:用于寒饮阻遏阳气,病位扩大。   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半夏干姜散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