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德西十五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方治验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2-19

​十五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方治验

1.大半夏汤治疗顽固性贲门失弛缓症

治验:

女性,54岁。食入呕吐,反复发作10年,加重1个月。曾经X线钡餐检查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每因劳累或情绪不畅时发作。经各大医院辗转治疗,中西药服之殆遍,病情反而加重。食入即吐,甚至茶水难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纤维胃镜提示贲门痉挛,治用大半夏汤。

方药:

制半夏30克,人参10克(另炖,兑服),白蜜10毫升。3剂后呕吐好转,能进少量流质饮食。继进3剂,呕吐渐止,饮食大增,精神好转。继以六君子丸善后,巩固疗效。

来源:

黄福斌.大半夏汤治愈顽固性贲门失弛缓症[J].江苏中医杂志,1986(11):16.

注释:

大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原文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在经方中有以大小为名者,如大小柴胡汤、大小承气汤、大小建中汤、大小青龙汤、大小陷胸汤等。其含义,应是以药力大小而论,但具体方剂应具体分析。就大半夏汤而言,应是与小半夏汤对应。小半夏汤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云:“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方由半夏一升,生姜半斤组成。大半夏汤则由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组成。两方对比,就可以看出,大半夏汤中的半夏用量是小半夏汤的一倍,小半夏汤所治为“心下有支饮”;而大半夏汤所治为“胃反呕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支饮与宿谷,虽皆为有形之邪,但支饮有流动性,而宿谷多固定不移。半夏一味,既可以消痰化饮,又可以和胃消食,轻剂化饮,重剂消食。

约言:

 胃反呕吐,有宿谷也,大半夏汤主之。 

2.半夏干姜散加味治疗高血压

治验:

女性,42岁。患高血压3年。遍服中西药无效,常用中药为生石决明、灵磁石、生龙牡、菊花、钩藤、白芍、桑寄生、怀牛膝等。患者形体肥胖,常头晕胀痛,眩晕如坐舟车,颇欲吐,曾数次呕出大量清涎。饮食欠馨,胸脘部常有胀闷感,心悸,多梦,二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腻,脉象右寸关滑甚。特从南方赴京求治于秦伯未先生。秦氏观其脉症,认为是中阳不足,寒饮上逆所致,当用半夏干姜散治之。

方药:

法半夏9克,淡干姜9克,茯苓9克。服用两天后,言几年来从未如此舒服。后以温中化饮法加减,治疗月余病愈。

来源:

吴大真.秦伯未经方验案举隅[J].国医论坛,1986(2):20-21.

注释:

本例为秦伯未先生验案。《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云:“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本条初看好似吴茱萸汤证,均有“干呕,吐涎沫”,但吴茱萸汤证在肝胃,此证仅在中焦胃府。由于肝气上逆,逆而瘀阻,故有头痛之患,所以取吴茱萸既温胃,又降逆气。而此证病在中焦,寒饮不散,故取干姜温中散寒,半夏降逆止呕。原方药物等量为末,白开水送服。现在可以用颗粒剂,兑匀后冲服。

约言:

 干呕,时时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3.橘皮竹茹汤加石斛、柿蒂治疗神经性呃逆

治验:

男性,34岁。呃逆十余年,时好时坏,经常发作治疗无效。此次发作加剧,呃逆频发,恶心吐涎,口渴,上腹部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浊。西医诊为“神经性呃逆”。以橘皮竹茹汤加石斛、柿蒂治之。

方药:

橘皮4.5克,竹茹9克,玉竹9克,麦冬6克,炙甘草3克,石斛9克,大枣3枚,生姜3片,柿蒂4.5克。经过三次诊治,药物略作加减,后加倍石斛养胃阴,加知母滋阴清热泻火,痊愈出院。4个月追访,未再发作。

来源:纪泽元等.橘皮竹茹湯加减治愈多年呃逆一例[J].福建中医药,1964(5):43.

注释: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云:“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本条为虚热哕逆之方证。由于胃有虚热,气逆上冲,则成呃逆或呕哕。故治疗当清其虚热,降其逆气,哕逆方能自止。橘皮竹茹汤由六味药组成,即橘皮、竹茹、大枣、人参、生姜、甘草。清其虚热者,竹茹也;和胃降逆者,橘皮、生姜也;健脾养胃者,人参、大枣也;缓急和中者,甘草也。清者不寒,补者不热,清温相合,正合虚热之病机。本例加麦冬、石斛,加重滋阴清热作用;而少佐柿蒂,意在加强降逆之作用。本方药味不多,但功效不可小觑,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不全梗阻、食管裂孔疝、胃肠神经官能症、手术后呃逆不止等。

约言:

 胃有虚热,时时呃逆,或哕呕,橘皮竹茹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