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的“心酸”,大大的父爱

 新用户5345BAE7 2022-08-07 发布于江苏
——薛法根老师《父爱之舟》教学片段品析
《父爱之舟》是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吴冠中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长文。课文情感细腻,语言平实,依托梦境,依次刻画了7个场景,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深沉的爱以及生活的艰辛。课文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课文的场景中,父爱的种种表现都能读得懂,读不懂的是作者对父爱的理解与体谅。薛法根老师说:“凡是学生已经懂的或者自己能读懂的不需要教,要教的是学生读不懂的、读不到的、读不透的。”他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敏锐地发现文中写父亲凑钱给我缴学费、送我上学给我铺床这两件事时,两次写到了“心酸”这一个词语,于是,围绕“心酸”一词,薛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层层深入地理解和体谅父爱的学习之旅。不妨来看:
【起】
师:在当时的农村,读完“初小”已经不容易了,能读“高小”那是很值得骄傲了。作者去读“高小”,为什么还那么“心酸”?
生:作者心酸的是家里太穷了,要卖东西才能给我凑足学费。
生: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完了,连猪和稻谷都卖掉了,以后家里更穷了。
生:作者心酸的是父亲挣钱不容易。
生:作者心酸的是父亲把钱都花在了我一个人身上。
师:家里有十个孩子,钱都花在“我”一个人身上了。家里还有那么多人,没有钱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生:作者心酸的是自己要一个人生活了。父亲为我铺完床后就走了,以后上学要靠自己了,家人都不在身边了,我会感到孤独,感到心酸。
师:这种心酸包含着父亲挣钱的艰难,包含着全家对我的爱和支持,也包含着我对父亲深深的依恋。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新滋味了。
由小小的“心酸”一词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一下子将视线聚焦在人物的内心情感上,整体发现课文场景描述中那些令“我”心酸的原因,一方面,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真正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思考起来,而不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另一方面,唤醒学生的情感,真正理解文中的这些令人“心酸”的地方,也在情感上加以确认,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在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课堂提问,要善于从矛盾处发掘其背后巨大的教学价值,正如“心酸”一词,明明读“高小”应该高兴的事情,为何却会“心酸”,从而找到一把打开课文情感和细节品味的总“钥匙”。
【承】
师:这个“新滋味”就是我长大了,懂事了。我懂得了什么呢?请写下来。(生写,交流)
生:我懂得了父亲的爱,他把所有钱都花在了我身上。
生:我懂得了父亲和家人对我的希望,希望我能独立生活,长大了更有出息。
生:我懂得了成长路上的坎坎坷坷要靠自己迈过去……
师:“坎坎坷坷”这个词用得太好了!只有你自己迈过去了才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心酸”是我对父爱的理解与体谅,“新滋味”是我在父爱中的懂事和成长。请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看哪些细节让我有这种心酸的感觉。(出示,生读)
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师:哪些细节让我心里一酸?
生:父亲不敢把船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师:是啊,父亲把穷苦留给了自己,而把尊严留给了儿子。
生:父亲和姑爹在夜晚轮流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师:说得更明白一些)父亲白天干了一天活,晚上还要摇船送我去无锡,太苦了,太累了。我听着摇橹的声音,心里就会默默地流泪。
师:多么体贴的父亲,多么辛劳的父亲,多么疲惫的父亲!
生:父亲没钱让我到饭店吃好的,为了能让我吃一口热饭,就只能在船上用泥灶做饭。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
生:……
正是因为对我“心酸”原因的理解,学生才能读懂“新滋味”,而读懂了“新滋味”,又帮助学生对于课文描写细节中,更多让我“心酸”的地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说,教学层层推进,在不知不觉中读懂父爱,理解并体谅父爱。这里对“心酸”细节发现和交流,帮助学生用心来读课文,品语言,细节之中见真情,要素落实不着痕迹。这一教学环节,是对上一教学的延续,但同时,也是学生情感继续的深入,对父爱伟大的深刻共鸣。
【转】
师:父爱就在这些让我心酸的细节里,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一只小小的渔船上。请你们读一读这段话——(出示,生自由朗读)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师:作者能不能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
生:吴冠中是一个著名的画家,小渔船是画得出来的,但是父亲的爱是画不出来的,因为父爱太深了,太重了。
生:这只小渔船你怎么画,都画不完像山一样重、像海一样深的父爱。
师:说得真好!画不出,但我还要画,作者想借这只小船表达什么?
生:作者想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写这篇文章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师:是的,表达了思念。
生:作者还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因为父亲为了我读书真的是费尽了心血,但是我还来不及报答父亲,父亲就去世了。
师:有深深的愧疚。
生:作者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他对那只小渔船感到那么亲切、那么难忘,其实就是表达对父亲深深的爱。
师:体会得真好!这只船,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愧疚和深深的怀念。我们一起读!
有了以上对“心酸”细节的品读,有了学生对父爱深沉的理解,学生对小船背后承载着的浓浓的情感才可以水到渠成地加以体味。在这里,薛老师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质别有深意的问题:能不能画出这只小船?接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指向课文主旨的问题:画不出,为什么还要画,想借小船表达什么?一步步引导学生的思维抵达文本的核心。学生的情感也随着思考的深入而拾级而上,体悟到作家在文字中寄托的对父亲的一片深情。而且,对这份情感的品读,包括以上对“新滋味”一词的理解,也是书后练习题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在老师巧妙而智慧的教学中,书后的练习完美地融入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深刻,没有丝毫生硬强加给学生的意味,这不能不说是薛老师最高明的地方。统编本教材每一课后都有相应的练习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练习和课文学习有效整合,也许以上薛老师的教学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合】
师:既然想画又画不出,为什么还要用“父爱之舟”这四个字来做题目呢?
生:因为父亲用这只小渔船送我去报考学校,去上学,这只船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所以要用“父爱之舟”这个字做题目。
师:这只船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这是第一层意思。
生:父亲在这只船上,摇橹,用泥灶做饭,为我缝补棉被,停船的时候还为我考虑要停得远一点,这些都体现了父亲的爱。这只小船见证了父爱,所以要用“父爱之舟”这四个字做题目。
师:这只船见证了父爱,说得真好!这是第二层意思。
生:这只小渔船是父亲借来的,说明父亲生活的艰辛,用“父爱之舟”这四个字做题目,可以衬托出父亲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对我付出的爱。
师:借来的船,写出了父亲的贫穷与父爱的伟大。你读出了一般人读不到的那层意思,再想得远一点……
生:用这只船,父亲送我上学,送我到更远的地方去。
师:我懂你的意思,你是说,父亲的爱,就像这只小船,我坐在满载着父爱的小船,驶向人生的彼岸。这是第三层意思。谢谢你!所以,这只船真是——
生:(齐)父爱之舟。
对于课文题目的理解,也是书后的练习题之一,而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里的“父爱之舟”,绝不是“满载着父爱的小船”这样的简单理解。在课文中,“小船”是叙事的主线,是父爱的意象,也是整篇文章的文眼所在。而风起于浮萍之末,学生对“父爱之舟”的理解,其实就是从一开始那个“心酸”词语的理解就已经在进行了。正是从小小的“心酸”中看见父爱的伟大,进而理解父亲想通过小船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入的思考与品味中,这时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已经迎刃而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有用船送我读书,小船满载父爱,父爱送我远行,作家在题目上的良苦用心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读懂父爱,对课文表达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共鸣。
由一个词语撬动起整篇课文场景的学习,在起承转合、层层深入的教学中,前后贯通,环环相扣,真正令学生读懂细节,读懂父爱,磨砺思维,激发情感,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一个“赞”字了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