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用17万讲了一堂课(深扒果实膨大增甜着色降酸)

 银海精微 2022-08-08 发布于广西

图片

      以前虽然讲过,唯独这一次面对了太多的实力大咖。对于牛哥来说,能迈出这一步,那种战胜自己的快感直到今天还依然存在 ……   

完了,一次只能发不超过30分一个音频,有需要的可以@牛哥
转文字部分; 

大家晚上好,今晚上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植物营养及调节类物质对果实膨大增甜着色降酸的影响。

图片

首先咱们说一下植物营养,因为果实的膨大增甜着色降酸的整个过程离不了植物营养的参与,虽然环境对于果实的发育包括成熟密不可分,但人为干预的条件同样决定了果实的产量与品质。植物营养在我们看来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 1:由根系吸收的无机盐和水,除了这两类,被我们所忽视所不认可而且具有很大争议的小分子有机物被排出其中,根系到底能不能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是学术观点的认知,我们暂且把它归咎于别的范畴。 2:光合营养:是由叶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个能量制造储存的过程,是干物质制造与果实膨大,内容物填充的主要来源。在这里,根系吸收的无机盐和水,经蒸腾拉力与浓度梯度由导管运输到叶片后同化,经筛管运输到果实和根系,完成了一个营养循环。可以看出,果实所需的干物质积累成就了果实的膨大、增甜与着色。他还没涉及到糖酸调节,因为糖酸比是内在生理生化的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就此认定:根系对于植物体来说,排除一些激素合成,单就营养提供这一项,根系是不是只是作为营养的搬运工、而叶片才是营养合成的加工厂呢?如果说果实所需的干物质积累占大部分是光合产物,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我们农资人包括果农,都把果实的膨大增甜着色这一过程压宝在无机盐投入与调整上面,是不是真的偏离了自然的生长发育规律?在这里我们不否定无机盐对植株生长发育的贡献,也不否定他对植物体构建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正是果实丧失原有特性原有风味品质下降甚至产量低下的根源。这个值得每一个农业工作者反思。 咱们接着往下讲: 果实自现蕾到成熟,根据现有的种植习惯与管理技术,需要经历很多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些个影响,决定了植株的树势、负载能力和负载量。而这些直接决定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树势的关键因素除了上年的光合积累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

1:温度: 咱们简要的说,温度对果实花色苷合成的影响比较复杂,昼夜湿差对果实糖份积累和色素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白天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碳水化合物制造越多,而夜间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消耗越少,相对碳水化合物积累越多,这样就为花色素的合成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前提。温度不但影响了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而且也影响到了光合产物的制造运输与积累,就拿果实膨大来说,光合转化需要合理的温度配置。果实膨大期叶片制造的干物质转化需要较高的夜温来提升光合产物转化和输出,对于棚室的果实膨大期来说,保持前半夜较高夜温可以促进干物质的转运,从而清空一天光合制造的产物。而后半夜的低温可以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进入增甜着色期,降低夜温形成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当转色结束了再提高夜温促进呼吸作用加快果酸的分解,这样就能得到品质一流的果实。(评论)。南方的果实含糖量一般不高吃起来不酸就是夜温高可以降酸的缘故。果实生理性成熟期的温度胁迫,你比如说低温,特别是夜温比较低,有利于果实快速着色。

图片

      2:光照: 光照是决定植物叶片光合产物形成的第一要素,对于花青素的合成,光是非常重要的。光照不仅可以影响糖、苯丙氨酸等有机物的合成,还能调节花色素合成的有关酶的活性。果实接受光强是自然光强的70%以上时,着色良好。光照在果实后期可以抑制生长素的浓度促进叶绿素的降解,促进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合成,这就是一般都是受光面先着色的原因,也就是说后期的强光照和日照时长能加快果实增甜着色降酸。光照也是某些矿物质营养物质的运输必须条件,比如说钙…。果实的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都必须有光的参与合成,合理的光照强度有利于同化物的合成。但是,即便是正常的光照,光合产物的积累也会受光合休息,光合疲劳,光呼吸消耗等条件的限制而消耗掉一部分的营养积累,这些也就造成了整体同化产物的消耗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绿叶植物之所以具有这个独特的营养制造机能,就应该把树势的调整,果实的膨大、着色与增糖这些管理的措施紧紧围绕光合产物的制造、运输、消耗与积累进行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无机化肥的施用。在果树管理技术日益提升的今天,我们所做的一些基本措施,比如说果实采摘后的营养积累,树形修剪,压枝,疏花疏果包括花后定果,以及合理的叶果比等等这些,都是围绕着植株对光的充分合理利用而所做的一些必要的措施。可以肯定的是,充分利用光能的一些技巧如果再加入对光合消耗的一些人为干预,果实的产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大幅度提升。这可能也是破解当前产质瓶颈的唯一突破口。

3:水分: 水是所有地表生命之源,无论人或动植物,其体液含水量都与地球表面的水陆比大体一致。水分与花色苷的合成与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温度因子共同作用影响花色苷的含量和稳定性。转色期水分过多,由于浇水不当或雨水较多,排水不及时,导致果皮细胞含水量过多,从而降低糖、酸和花色苷的浓度,影响糖分积累,着色缓慢,所以果实着色差。水参与了整个植物体大小生理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无机和有机营养,包括生理生化反应都是以水为介质与载体进行生长发育,一些外部条件所引起的体液循环障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果实的膨大与内容物的制造运输与填充。就像所有植物的根部茎部与叶部病害,体液浓度的大小。根际环境的恶化,包括光照强度与时间的变化等等…由于体液循环不畅,严重的影响到了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体液循环障碍可以说是当前果树管理的重中之重。你就像如果一个小根系在土壤中遇到难以存活的条件,那么地上部就会有相应的枝条和叶片进行病状表现,而一旦叶片表现出异常,那么就会出现局部的体液循环障碍,它不再遵循以根养叶,以叶哺根的这么一个良性循环,这就预示着相对应根叶生命的胁迫与衰败。在实际的田间管理中,一个叶片发生侵染性的病害,就代表了供应该叶片营养与水分相对应的根系组织出现了问题,导致了该叶片因水肥供应不足而出现衰老现象,继而引起抗病能力的下降以至让病菌的侵染具有可乘之机。这也是为什么下部叶片容易出现早衰,病害往往从下部开始侵染的主要因素。有人说下部叶片因为处于郁闭与高湿环境等等什么,其实就是因为体液循坏障碍导致的早衰现象,郁闭高湿只是诱因而不是主因。当然,郁闭影响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叶片自养能力出现了障碍,导致叶片衰弱,与这个叶片相对应的根系因得不到有机营养的补充而出现根系的衰老与机能下降,这难道不是一种恶性循环吗?调整土壤溶液适宜的ph值,可以中和酸碱性土壤中作物的体液ph,解除营养吸收障碍,这对于果实的有机酸含量下降与增加果实品质有好处。

4:肥料 果树生长发育离不开矿物营养的供给,矿物营养参与了植物的体构建、代谢和信号传输。这是我们对于营养与激素最直接的一个判断准则,也就是说激素包括调节剂他不参与植物体的构建。激素是内源的,调节剂属于外源的。与内源激素结构类似或不同、但具有相同作用机理,人工合成或植物提取的一类化合物。对于果实的生长与发育,无机矿物营养与有机营养一起成就了果实的生物产能和品质。所以,施肥就成为了果树种植户农事操作的重点。就目前的施肥状况 来说,就目前果蔬区的土壤状况与恶化程度来说,我们的施肥理念肯定出现了问题,要不然土壤调理剂不会这么流行。在我们都在为果不甜味不香而绞尽脑汁之时,很少有人敢质疑我们的施肥理念啥时候是不是真的有了问题。岩石在风、光、微生物包括低等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土壤,而我们却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土壤用施肥的方式进行了还原。由利于植物生长到不利于植物生存的这么一个土壤的状况。我们是否该反思,到底是土壤病了还是我们人类疯了??治理土壤恶化到底是应该先治谁?谁才是造成土壤恶化的根源?如果这都想不通,那么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我们都知道,植物需要的营养大致、目前所认同的有16种元素。其中,除了碳、氢、氧 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进行自然获取外,其它的13种可以从土壤中进行吸收利用。之所以把它们分类成大中微量元素,是本着植物体对于营养元素需求量的一个划分,这些元素对于植物体的重要性来说没有主次之分。只有需求量多少之说。

图片

 水肥气热: 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为水肥气热。从肥力表现来划分可以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而从肥力构成来说可以分为化学肥力、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正确的选肥配肥和施肥是延缓土壤恶化的根本措施。为什么是延缓而不是阻止呢?就因为人为种植与自然生长不同,人干预的不平衡造就了土壤的不平衡。土壤是一个大的营养储备与交换器,若想让它源源不断的为果树提供营养,就要保证土壤的组分完整和协调性的一致性。

影响土壤健康的第一因素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在土壤中涵养了水肥气热的可持续供给、化学肥力的协调、物理肥力的构建,生物肥力的支撑。有机质的缺乏就代表了土壤肥力供给的紊乱。这种紊乱直接导致了植物体果实的正常生长及品质的紊乱。有机质为作物提供了适宜的水肥气热,为土壤提供了团粒结构的骨架,但也为土壤提供了有机酸,降低了土壤的pH。

图片

第二大因素就是土壤的缓冲能力及酸碱失衡: 土壤的缓冲能力是土壤总体结构的一个表现,良好的团粒结构将土壤中所有的有利及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的因素进行缓释和屏蔽,使植株根系始终处于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工作。酸碱失衡说到底就是土壤缓冲能力下降的一个表现。引起酸碱失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

2:未腐熟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过度发酵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根系向土壤释放占光碳产物30%的有机酸。

3:酸性条件下代换性铝离子数量高于氢离子、

4:有机酸被硫化硝化细菌分解为硫酸硝酸、

5:阳离子淋失,氢离子进入土壤胶体取代阳离子、

6: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根系与微生物呼吸产生的无机化合物在水中变为碳酸。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供肥能力和果树的健康生长。在中性的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在中性条件下有效性最高。酸性土壤中磷酸跟铁离子结合成不溶物被固定。影响了对磷的吸收,钾钙镁等阳离子被过多的氢离子取代而淋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淋失的就越多。在酸性土壤中。铜锌锰硼等微量元素溶解度增大,再施用这些微量元素就可能对植株造成伤害。在碱性土壤中。水溶性的磷酸根与钙结合成为难溶性的磷酸钙。而磷酸钙对铁锌的固定造成植物发生缺铁缺锌等症状。作物对土壤酸碱性敏感的原因是由于土壤的ph值影响土壤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的浓度以及有效性。你比如说:氮在6-8的ph值内的有效性最高,小于6固氮菌活动能力降低,高于8硝化作用受抑制。磷在6.5吸收率最高、小于6.5磷酸根和铁铝结合成磷酸铁铝被固定,高于7.5磷酸二氢钙磷亦被固定。钙镁在6~8范围之内有效性最高,钼酸盐因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盐在4.7~6.7ph范围之内有效性最高,高于7有效性下降。

     第三大因素:盐 随这大量肥料的投入。土壤中全盐含量就会升高。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盐渍化现象。多余的肥料累积在土壤当中必然造成了盐渍化。超量使用化肥增大使用量根系在土壤当中就等于是腌咸菜。尤其是含有氯化钠的动物粪便。不同盐参考值不同。碳酸盐就不是太厉害。

     第四大因素:微量元素: 著名的木桶理论显示:产量是最缺的那个养分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当土壤中某一种必需营养缺乏了其他营养用量再怎么大产量也不会提高,。微量元素由于吸收消耗和来自其他养分的桔抗等原因,而表现出缺素症。缺素症的形成。要么是不缺少吸收效率低。要么土壤中真的缺少,要么受酸碱值影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裸离子之间互相排斥置换与拮抗。造成缺素症的发生,从而影响到植株的健康成长。

第五大因素:微生物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大部分微生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致病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机质的分解和矿质元素的分解包括固氮作用。同时也能够分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净化土壤环境。比如说磷细菌能分解磷矿物上的磷。钾细菌能分解钾矿物上的钾等。这些矿物离子在土壤溶液当中互相排斥竞争。一部分与土壤有机酸络合后被作物吸收利用。土壤的通透性造就了好氧的微生物优势占位,不好、厌氧的致病菌优势占位,有机质的含量多少与土壤微生物成正比。有机质多土壤好氧有益微生物也就多,络合的矿物离子也就越多,化肥的吸收利用率自然也就越高。

图片

    肥料使用规则

       1:合理施肥: 在旱地以及秋冬季节,施用硝态氮比铵态氮效果好。大田以及纤维作物喜欢氯化钾,淀粉、油料及糖度高的植物喜欢硫酸钾。而硫酸铵对于烟草及葱蒜类的效果要大于尿素。硫基肥在碱性的石灰质土壤中硫酸根与土壤钙结合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厌氧的反硫化细菌把硫酸根变成硫化氢毒气,毒害根系而造成根腐,你用杀菌剂能治住吗?所以在碱性土壤中施用氯基肥虽然生成氯化钙,但不会转化成硫化氢毒气,正好亦可以降碱。

图片

2:根据肥料特性: 不同工艺和不同纯度的单质肥。杂质含量也不同。比如使用游离酸超标的过磷酸钙就容易烧苗。又比如尿素中的缩二脲超标烧苗等。 铵态氮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易溶于水,土壤中移动小,肥效较慢。可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减轻了碱性土壤中的挥发。高浓度对植物有毒害。对钾钙镁有抑制作用。硝态氮带负电荷不容易被土壤吸附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性大肥效快。对植物没有毒害作用。而且对钾钙镁吸收没有抑制作用。铵态氮被动扩散。硝态氮为主动吸收。铵态氮直接同化。硝态氮先还原后同化。铵态氮基本不进行长距离运输。硝态氮在木质部运输。铵态氮在作物体内不能积累以酰胺态氮存在。硝态氮可以在植物体内储存。铵态氮不利于钾钙肥的吸收。硝态氮促进钾钙镁吸收。钙镁利于铵粒子吸收,反过来铵不利于钙镁吸收。铵离子对硝态氮的吸收有抑制作用。同时供给铵态氮和硝态氮。硝态氮的吸收受到铵态氮的抑制。而反过来就不受抑制。 肥料吸收与碳水化合物供应的影响: 光照强度低时,地上部对根系的同化物的供应减少,根系会大大降低对氮素的吸收。做为对硝态氮的吸收呈现昼夜变化曲线。中午时吸收速率最大,铵态氮的吸收也有昼夜变化,而且更依赖于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因为作物吸收铵态氮要立即进行同化解毒,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供应有机营养。通气良好的情况下两种氮源的吸收都比较快。钼酸盐利于铵态氮的吸收与还原,加速合成氨基酸。 土壤为作物提供营养。他并不是直接取决于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养分的有效性及吸收率。土壤当中的有机物必须是小分子才能被根系直接吸收。大的蛋白质什么都不能直接吸收。而小分子有机物又是土壤微生物的食源。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又把矿物质分解为离子营养后与小分子有机物进行络合,促进了矿物肥料的吸收和利用,而不易被土壤固定,不拮抗不互相排斥,因为他是0电价。所以,大量施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所带来得负面影响应该是建立在互相反应、同性相斥,吸收率低,有效性差的基础理论之上。那么土壤恶化也就理所当然了!土壤的不健康就会造成树体的各种亚健康,大家可以想一下,处于亚健康的果树又怎么能长出好的果实呢?增甜着色的产品之所以成为现如今炙手可热的一个爆品,也在情理之中。好的果实依赖于良好的树势,好的树势依赖于健康的土壤,反过来,好的树势又增强了光合产物的制造与转化能力,即可哺根又能养果。大大提高了果树的负载能力与负载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图片

   果实的膨大,是子房细胞分裂后单个细胞生长及内容物填充的那么一个过程,其实,在我们的认知中,过分强调单个细胞的膨大是有偏见的,对于果实来说,增加细胞数量的膨大对于增加品质的意义来说非常重要,果粒细胞数目的增多,调动光合营养产物的信号物质就多,干物质积累和果实硬度就会大大提高。果树开花之前子房细胞是最多可以分裂19次,但在自然状态下,无论营养供应再怎么充足,子房细胞分裂的次数也就在11次左右,做果后的两次分裂主要是细胞体膨大。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细胞数量的增加就为以后发育成大果实奠定了基础。 以上咱们说了那么多,主要分析了外部环境对于果树的一些影响,下面咱就当前的现状 ,讨论下各种营养元素以及刺激素包括调节剂对果实中后期增糖着色的影响。这里面就不再说他们的各种生理生化特征了!

图片

      俗话说:'无氮不大,无 磷不红,无钾不甜'咱们先围绕矿质元素进行分析。             氮: 氮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同时还刺激赤霉素生长素等生长激素的合成,前期施用氮肥可以促进茎叶生长加速光合作用,使果实膨大加快。但在后期会影响叶绿素的降解,促进枝条生长,促使大量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增加了有机物的消耗,减少糖向果内转移,同时抑制了乙烯与脱落酸的合成,推迟了花青苷的合成,上色期施氮肥,不利花色素形成,因为施氮肥后氨与苯丙酮酸结合,形成苯丙氨酸,结果使蛋白质的合成增多,细胞内原生质挤压液泡,使糖的积累下降,花青素合成量随之减少。所以,后期应该减氮。但适量的氮也会促进磷钾锌硼钼钙的吸收和生长素的合成,生长素提高了乙烯的合成与果实硬度,糖酸比更加合理,所以在增甜着色期应该减氮而不是不用氮   

图片

磷 ;磷对果实着色有利,能够为花色苷的形成与稳定过程提供能量,更好的促进转色。过多的使用磷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根系活力差,而且对着色元素钙镁铁锌的吸收利用产生抑制,不利于果实着色。磷过量的时候,会导致果实没有膨大完成就出现早熟现象,严重讲出现果实纤维增多,磷不是品质元素,但是在很多时候是能量转移的必须元素,缺磷会抑制叶片糖分的输出和转运,造成茎叶花青素积累。果树在后期适度的磷胁迫,可以有效促进花青素的合成。你就像低温引起根吸收障碍,叶片发红发紫等。  

图片

  钾 ;钾可以促进糖分的转化和运输,被业界广泛定义为“增糖着色”的元素,这是没错的,但因各种原因促使大家形成了“钾越高越好”的思维定势,但却不知钾过多以后会造成镁、磷、锌的吸收量减少。果实着色期之前使用过量的钾肥,容易造成茎叶过早老化,筛管木质素增加,直接影响到光合产物的合成和运输,形成内容物填充障碍造成果实有机酸含量增加,风味酸涩。所以,说钾是膨果元素有点偏激。但到了后期增甜着色期,适宜的钾肥不会降低果实的糖酸比,所以钾为品质元素。但是后期过量施钾促进了果实钾的积累,抑制了镁的吸收,导致果皮中花青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使果皮黄而不红;但配施镁肥使果皮花青素含量进一步提升,有效减轻了高量钾肥对果实着色的不良影响

图片

    钙 ;钙可以促进叶片制造的糖分向果粒运输,起到“增糖”的作用。钙也是决定果实硬度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钙不但具有信使功能,也是一些酶的活化剂。钙可以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幼果期施用可以增加果实硬度,提高含糖量与糖酸比,增加VC的合成。但在后期钙的大量使用对果实着色会有负作用,钙肥由于增加了果实中N和Fe的含量,使果皮叶绿素含量提高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对果实着色有负作用。另外,果实不软化是因为钙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胞壁溶解变慢)和乙烯的释放量。  

图片

    镁; 镁是绿色植物叶绿素合成的主要组分,在果实着色期之前使用镁肥,可以提高叶片同化能力,促进干物质积累,进而促进果实膨大,镁属于碱金属,有利于中和果实中的酸。加大糖酸比,但着色期镁延缓了叶绿素的降解而影响着色,所以,镁肥应该在膨果期或着色之前使用。

图片

   硫 ;硫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度,合成蛋白质同时使蛋白质具有了酶的活性,酶的活性决定了整个有机体的代谢速度,硫在酶的活性提高以后,合成有机物的速度提高,这个时候有利于积累,硫对于增甜着色的机理主要为干物质的积累。

图片

    铜; 铜是一种离子态杀菌剂,同时也是一种成熟衰老物质,它对于果实着色的效应来自于乙烯与受体结合的协同作用,前期使用会促进叶片老化干物质积累不足,但在着色期使用可以促进花色苷在乙烯作用下的快生成。在各种元素当中铜对于促进花青素的合成具有最大效应。

图片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不是因为掉胃口,而是脖子和腰在抗议了,下回接着讲这句话虽说很尴尬,但疲劳的不光是牛哥,还有你们………

图片

下回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