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梁文化|齐、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齐梁王子图书馆 2022-08-08 发布于福建



作者简介:

陈云发,上海作家、戏剧家、资深记者,原籍在常州新北区春江镇(安家)西滩村,曾任报纸副总编等职,已出版《吟啸菊坛》、《元杂剧选解》、《热点QQ网评》等10部著作,另有散文、杂文评论、学术文章共1200余篇。

齐、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南北朝时期在江南建立南齐、南梁两个朝代的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都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即今之常州新北区孟河镇万绥)人,尽管这两个王朝统治时间都很短(其中南齐传7帝,历24年;南梁传8帝,56年),但却造就了繁盛的文化,在经学、宗教、文学、史学、哲学、数学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凡的贡献,超过了整个北朝149年的文化积淀总和,成为当时华夏的主流文化,究其原因,在于统治齐、梁两代的南兰陵萧氏集团能施行朴素学术民主的文化兼容策略,从而造成了当时宽松的学术环境。

在齐、梁时期,发生过几次有名的意识形态大论战,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关于有神论还是无神论的大辩论。主角是著名哲学家范缜。范缜字子真,他平生“博通经术,尤精《三礼》”(见《梁书.范缜传》),曾做过主簿、尚书殿中郎,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加入竟陵王萧子良的幕府。萧子良是齐武帝次子,在朝廷任司徒、侍中、车骑将军等高官,可以说权势熏天。萧子良与其兄、文惠太子萧长懋都崇信佛教,“数于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应僧,至于赋食行水,或躬亲其事,世颇以为失宰相体”(见《南齐书.萧子良传》)。在萧氏集团的提倡下,南齐朝佛教盛行,江南最多时建有佛寺2015所,僧尼达3.25万人,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范缜是个无神论者,他见萧子良痴迷佛教,常常唱反调,萧子良称有佛,他大呼无佛。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范缜精心撰写了《神灭论》这一千古哲学名篇,提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浮屠(指佛教)害政,风惊雾起,驰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斥责一些佛教信徒“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者何”(见《梁书.范缜传》)。萧子良、萧长懋反对范缜的这些言论,他们的对策是召开大型学术论辩会议,聚集许多僧人和僚属与范缜进行论辩,结果并未能说服范缜。萧子良又指使著名儒生王琰、王融与范缜当面展开论战,王琰讥笑范缜无神论“不知先祖神灵所在”是不孝,范缜驳斥他既知祖先神灵所在,却不能杀身跟随,也是很不孝。萧子良理屈词穷,只好让王融去收买范缜,许以升为中书郎之职,让他改变观点。范缜坚决拒绝,说我若“卖论取官”,早已入阁为相了,一个中书郎算什么?萧子良屡次碰钉子,但仍容忍了这个意识形态的“另类”,还调范缜任宜都太守。

在齐、梁两代,由萧氏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参加学术活动,都坚持以争呜、研讨为主,允许不同意见、观点发表,不搞一言堂,也不把皇帝及权势人物的观点作为最后结论,学术兼容的风气很盛。南齐永明五年(487),萧长懋亲临国子监(国立大学),与萧子良、大臣王俭、谢几卿等10位生员探讨《曲礼》中有关“无不敬”一义的学术问题,萧长懋先表示对《曲礼》中规定的上、下尽礼都称为“相敬”而不解,认为上级对下属不能称为“敬”,王俭搬出东汉大经学家郑玄的言论进行反驳,两人一来一往,反复辩论,未有结果,萧长懋又去与金紫光禄大夫张绪、临川王萧映等争辩可以提“敬下”的问题,后来谢几卿等人也撰写了学术论文,大家都阐明了自己观点。后来,萧长懋又与王俭、临川王萧映等人展开了《周易》中“帝出乎震”的学术研讨,《南齐书》称萧长懋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长年累月乐此不疲,为“前代未有也”。“活佛”萧衍,博学多才,他一生都重视学术(主要是佛学),著有《孔子正言》等200多卷学术著作。他当皇帝时,文士刘峻因未获重用,写了《辨命论》发牢骚,一开头就与萧衍的穷富皆由命定论唱对台戏,萧衍对他的傲上态度也容忍了。另一文士刘士光反对萧衍的有神论,反对厚葬,他的离经叛道言论不但被保存下来,而且死后还被萧衍谥为“贞节处士”,说明萧衍颇有学术雅量。梁简文帝萧纲则在自己周围组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他“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恒讨论篇籍,继以文章”。

在萧氏统治集团的身体力行下,文士们相互间的学术争鸣、批评也十分活跃,可以说任何领域都没有禁区。南齐时大文士沈约与江淹、萧纲、谢眺等人创立了诗歌“永明体”,吴郡人陆厥便专门写了《与沈约书》,反对他的诗歌“宫商之学”观点,作为尚书令(宰相)的沈约,则著文辩驳,这种争鸣,促进了“永明体”诗歌的发展。南梁时,曾任临川王、衡阳王记室的钟嵘撰写了诗歌评论《诗品》,将自汉代以来的122名诗人都按作品价值分为上、中、下三品,他不仅将曹操诗列于下品,曹丕、陶渊明等列于中品,而且不怕得罪当代名家,尖锐批评已是左光禄大夫、建昌县侯的沈约,把他的诗划为中品,又将南齐仆射江佑、梁朝的中书郎范缜列于下品。

由于南兰陵萧氏集团坚持文化兼容策略,在学术上倡导了朴素的民主意识,这就极大地促进了齐梁时期学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盛。一是文学上取得了突出成就。除“永明体”诗歌以外,文艺理论著作也影响很大,其中就有南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徐陵的妇女题材诗歌集《玉坛新咏》等,《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著,至今仍闪烁着理论的光辉。二是促进了佛教和佛学的大传播、大发扬,由于齐、梁统治者都崇佛,佛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佛经的翻译工作规模也空前绝后。梁武帝萧衍还继曹植之后造“梵呗”(佛教音乐),制《善哉》、《大乐》等十部,名为正乐,在大型法会上命法乐童子伎演奏、歌唱,这对后世中国民乐的发展影响很大。三是哲学的发展,范缜的《神灭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否定鬼神、提倡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伟大哲学著作。四是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祖冲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数学研究中精确地推算的圆周率达到小数点后7位,在当时的世界上领先。他还注《九章算经》,创《大明历》,撰《缀术》,为齐高帝造指南车,在科学上堪称全才。

南兰陵萧氏集团建立的王朝,虽然偏安江南,但由于其实行文化兼容,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无法估量的伟大贡献,今天仍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

寻根

我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丰山村霞肖自然村的,以前地址是兴化府唐安乡永丰里,我们全村人都姓蕭,我们对自己的根知道的信息很少,古时的东西上有写河南郡兰陵堂,八叶流芳,我们的辈份是:元起孟振聖春淑季仁公侯百子男。现在我们在找我们这个村蕭姓的来源,我们是什么时候从何地迁至此地的?我们迁至此地的祖先是谁?我们和哪里的蕭姓宗亲有渊源?请大家帮忙查找,谢谢大家,我的联系电话13905941082,蕭丽文,微信号A1133557799w,感谢各位宗亲帮助我们寻根。

更多经典阅读

1、恳亲联谊|福建省永春萧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桃源宾馆隆重举行!

2、兰陵文苑|风水文学初识

3、华夏文化与姓氏文化之间的关系

4、萧氏公益|由《八闽萧氏》杂志社倡导的萧氏公益点对点助学行动拉开帷幕!

5、萧氏骄子丨设计奇才萧红——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

6、齐梁文化|灿烂辉煌的萧氏文化

7萧氏总谱|中华萧氏总谱全国论证会议在吉安市井冈山宾馆隆重举行

8、姓氏文化|中国姓氏文化

世界萧氏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