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行且歌】心有千千月

 尺涵 2022-08-08 发布于江苏

列车在夜的原野上飞驰,车窗外漆黑一片,偶尔会有星星点点的光亮一闪而过。适逢农历的月末,天上没有月亮,我的内心却盛放着一片皎洁,一如此刻照亮我前行的路……

   心有千千月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晴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家乡寿光的西面,有一个美丽而有故事的地方——东营市广饶县。因为比邻而居,对于广饶,我自是熟悉的很,亲切的很。

广饶自秦设县,古称乐安、千乘、琅槐,是兵圣孙武故里、吕剧发祥地和齐笔原产地,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

从寿光城区驱车一小时,车行四十多公里便到达广饶县教育局。

正是早晨上班的时间,我们在楼下正巧遇到了刚停稳车子的县教研室朱振东主任,五十来岁的样子,话不多,绝对属于那种自带气场型的。

朱主任带我们直接去了三楼的会议室,没几分钟他又把教育局李军章局长请进了会议室,随后进来的还有教研室魏相清副主任、小学教研员韩秋良老师。

“广饶从去年开始加入实验,要做就全做,先解决读起来的问题……”没有客套,没有寒暄,朱主任开门见山。

“让学生读书是件好事,更是为未来奠基的一件大事,教研室主抓这件事,抓的很扎实……手机检测的问题有家长提出质疑,丛书选文上我认为也要与时俱进……”作为一把手局长,李军章局长的心里不仅仅装着大海,也盛着溪流。在充分肯定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前瞻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又从一米检测、丛书选文等方面跟我们做了细致的沟通。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所以在广饶县全面推开,丛书拥有率近乎百分之百,用朱振东主任的话说就是“学生读起来的同时也带动了家长读书,现在你不让他读都不行。”一年的时间,由学生到家长,由学校到家庭然后影响到整个社会,所有这些变化与李局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他们也遇到很多阻力,尤其是来自家长和社会的不解和质疑,但李局长、朱主任他们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决落实、扎实推行,一年以后,当读书在广饶中小学蔚然成风的时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广饶,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座谈中,李局长高度评价了县教研室的工作。为了让师生“读起来”,县教研室下了大工夫。

在确立各项保障机制,确保实验有效开展的同时,县教研室将实验列入学校督导评估范围中,作为各校的“一把手”工程,由教研室负责指导、督查、评价各校的实验开展情况。力度之大,绝无仅有。

从阅读量来看,小学教研员韩秋良老师跟我们详细算了“一笔账”:实验初级阶段,小学阶段学生每学期阅读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四本文学名著,这样五年下来小学能达到800万字的阅读量(课标145万字)。初中阶段学生每学期课内(课外)阅读100万字(100万字)、每学年课内(课外)阅读200万字(200万字),课内外阅读共计400万字;实验成熟阶段,学生每学期课内(课外)阅读达到150万字(150万字)、每学年课内(课外)阅读达到300万字(300万字),课内外阅读共计600万字(课标260万字)。

同时县教研室还遴选丛书中文质兼美的篇目(或片段),作为全县“百篇美文”背诵篇目,纳入背诵考查,考查结果与学校年终教学工作评价挂钩。

不是泛泛地读,而是背诵,只这一点就让我们为之叹服!

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不但拥有了1600余万字的阅读量,而且积累了至少“百篇”美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他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未来,在这个孩子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他在中小学阶段学校所赋予他的来自书籍的力量和涵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广饶之所以稳步前行,除了领导的魄力,更重要的是有一支实干的校长队伍,比如广饶县同和小学的李云强校长,兴安中学的燕振堂校长就是这支队伍中杰出的代表。

同和小学是一所老校,校舍不老,内涵尤丰。我们到学校的时候正是课间,孩子们在广场上快乐地跳绳游戏,边上离我们近的孩子主动停下来跟我们问好。连廊里的丑小鸭超市摆放着孩子们喜欢的运动、学习用品,见缝插针布置温馨的小书吧三五步一个,便于孩子们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当我们由衷赞叹学校氛围好书香浓时,李云强校长总是谦逊地说,是前任校长做得好,我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兴安中学是一所新建初中,确切地说,是一个校舍在建却已有六七百名学生暂时借用兴安小学校舍的新学校。

即便是暂时借用,学校的文化布置仍是可圈可点。

“兴德安业,惟实惟新,这是我们的校训,兴、安取自校名,德为立业之本……” 燕振堂校长如数家珍般跟我们娓娓道来。

不论是朗朗上口意蕴悠长的校训、别具一格的校徽,还是“努力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核心价值,都彰显着这所学校、这位校长的办学理念。让我们一行尤其叹服的是学校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切入点,把读书抓地扎实而有成效。

如果说初一孩子们的丛书都翻烂了是一种偶然,那么初二孩子们的丛书也翻烂了,写满了批注,那就是必然了。

“在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磨合适应中,我们看到学生对阅读的渴望,惟有将这种渴望因势利导,成为学生读懂生活、参悟人生的通道,发挥好语文学科的人文意义,才是语文教学该努力的方向。”燕振堂校长如是说。

在这样的氛围中,最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

在同和小学孙秀萍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感受童话之美,在兴安中学年轻的李玲云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领略大师情怀,叩问生命的意义。

县教研室崔洪国老师是一位资深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他首肯老师们的做法并谆谆告诫,要真正重视教材,把教材落实到位,如果没有1,后面都是零……

作为新实验区,或许老师们的课还有那么一点点小缺憾,或许还不够那么精彩,但是在备课磨课的探索过程中,谁能说这种对教师传统的行走模式近乎颠覆的改变和尝试不是最令人心动和兴奋的呢!

       而这恰恰是让教师永葆激情和热情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列车在夜的原野上飞驰,车窗外漆黑一片,偶尔会有星星点点的光亮一闪而过。适逢农历的月末,天上没有月亮,我的内心却盛放着一片皎洁,一如此刻照亮我前行的路……

——2018年11月2日晚记于返京途中,借此一并感谢华樾●山东大区同事薛炳烜、李静、王峰三位老师的同行及辛勤付出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