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尼克松的回忆录里,提到苏联曾有一位外交部长这样对他们说道,“要

 古稀老人赵 2022-08-08 发布于北京
在尼克松的回忆录里,提到苏联曾有一位外交部长这样对他们说道,“要是你们认为我们难打交道,那等你们遇上周恩来的时候再看吧!”

因此,在尼克松还没有访华的时候,周恩来已经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红色中国的核心人物,周恩来的一举一动从来是世界政治关注的内容。

1972年,随着空军一号缓缓降落在北京的机场,神秘首都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尼克松最紧张的还是接下来与周恩来的会面。

飞机停稳,舱门刚刚打开,尼克松就看见周恩来立在舷梯下。他个子不高,裹着大衣在风中站得笔直。尼克松抢先迈开步子,还未到面前就举起手,与周恩来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总统先生,你的手跨越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海洋。”周恩来的话一语双关,幽默却不失尊重,立即让尼克松的心情也平复下来,在周恩来的陪伴下检阅了仪仗队的演奏。

“他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态度坚定,从来不说废话,甚至也不要求休息。”

尼克松在访华期间与周恩来除了一起吃饭、参加宴会和其他公开活动之外,与他的单独会谈时长就超过了十五小时。

他表示:“我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他的细心和友好,同时他对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也毫不让步。”

在讨论日本驻军的问题上,中国当然是要求美军从日本撤出,离开东亚,但美国坚决认为他们不想放弃日本,也不能放弃日本。

对此,尼克松说道,“我们的政策是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即便我们离开,也会有别人去捕鱼。”言下之意就是即便不是美国,也还会有苏联。

日本的地缘形势决定了它必将成为遏制中国的有利棋子,而在中美友好的背景下,显然当下的日本情况还是有利因素多出不利因素的。

周恩来虽然同意这一观点,但他不能直接表达他的认可,这将有违他的理想主义,所以只是不加任何评论的转移了话题。

但是在对台湾的问题上,显然周恩来不仅寸步不让,甚至还能教尼克松做事。

那时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撰写联合公报时,美国还是按照他们的老惯例,试图将这些重大分歧用模糊不清的语言掩盖过去。

当公报交由周恩来阅读时,他立刻否定了相关表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撰写方式。那就是先将两国的分歧点列明,再重点强调两国的共识,使得后者显得突出又有份量。

这样的公报是外交上的一大创举,美方对这样的处理方式十分满意。

“周恩来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谈甚欢,他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周恩来代表中国传递的友好。

在晚上的酒宴上,一曲《美丽的亚美利加》响起,优美的旋律瞬间激起了尼克松激动的心情。

这首曲子是周恩来提前安排的,也是尼克松在就职总统时选择的曲子,尼克松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事后,他亲自在周恩来的陪伴下来到军乐团表达了感谢。

一场访中之旅,周恩来以他杰出的能力和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尼克松一行。临行前,尼克松感慨万千,“我不敢邀请总理来到白宫访问,因为我们的外交官们永远做不到您这样好。”

关于尼克松对周恩来的评价,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如果对此类资讯感兴趣,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我将会继续为您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
#文史安澜学府##周恩来##尼克松##尼克松访华50周年##中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