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鞍山出土的崔源家族墓志与史实相印证——明朝实行羁縻之策管理女真族2022-08-07 14:03·东北新闻网

 火天大有_元_享 2022-08-09 发布于辽宁

2022-08-07 14:03·东北新闻网

明朝初期,朝廷设置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管理边疆地区,派钦差巡抚奴儿干都司,对女真族各部落实行羁縻政策。关于奴儿干都司,史料记载甚少。上世纪七十年代,鞍山发现明朝辽东武将崔源家族墓,出土了十合墓志,记载了崔源多次巡抚奴儿干都司的史实,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记载明朝对女真族实行羁縻政策的文物,进一步印证了明朝百余年间不断经营这一边疆地区的历史。

银鎏金镂雕麒麟花饰革带 此件革带出土于崔源家族墓,是日常公服所用的“大带”,品级较高。古时腰带尊卑有别,不可混用。平民所用称“韦带”,多以牛皮制成;文武官员上朝用“朝带”;日常公服用“大带”,并按品级分别以金、银、锡、铜、铁、石等装饰。

崔源墓志证实明朝对女真族实行特殊管理

1978年12月31日,新华社对国内外公开播发了一条来自辽宁的考古发现:在鞍山市郊发现明代官员崔源家族墓地,由出土的崔源墓志可知,崔源曾随明朝钦差大臣亦失哈三次巡视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和辽东都司是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的两大管理机构。崔源家族墓出土的文物表明,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历史上曾经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及财力去治理和开发的重点地区。

崔源家族墓是1975年发现的,当时的发掘负责人是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据他介绍,这处明代墓园位于鞍山市东郊的倪家台村东山坡,墓园门前有石甬路,两侧立有石人、石马、石虎等。考古人员共发掘墓葬19座,出土墓志10合以及革带、瓷器、锡器、金银首饰等文物。其中,墓志的发现和解读给考古工作者带来惊喜——关于明朝管理奴儿干都司的史料不多,这些墓志是目前国内唯一证明那段历史的实物。

冯永谦告诉记者:“崔源家族墓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崔源是这一墓园中辈分最高者。崔氏家族多人曾担任明朝要职,崔源之子崔胜、长孙崔鉴、次子崔贤、崔贤三子崔世武都曾官至辽东都司都指挥使,是明朝在辽东地区最高的军事官员。”

崔源墓志记载:“达贼寇铁岭,(崔源)公为前锋,斩首数十级,贼众遂遁去……时女真野人寇边,公将精兵三千,兵行矢于师曰:用兵如医家用药,不拘常法,在临机应变,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法之妙也。”是说崔源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兵法娴熟。墓志还记载了在明朝收复边疆地区的过程中,崔源参加了明成祖朱棣的御驾亲征,永乐二十年(1422年),在朱棣的第三次北征中,崔源因护驾有功,升为“武略将军”。

虽然战功赫赫,但在考古人眼中,崔源留给今人最大的“功绩”却是其墓志所记载的巡防、安抚奴儿干都司的史实。作为武将,崔源到奴儿干都司巡抚并不是为了军事上镇压,而是执行明朝对这一边疆地区实行的羁縻政策,即对生活在这里的女真族各个部族进行招抚和慰问。在巡抚奴儿干都司过程中,崔源最远曾越海到“苦夷”(今库页岛)。崔胜也承袭父业,赴奴儿干都司招抚、慰问女真族各部。据崔源家族墓出土的墓志记载,崔源及其子孙参加的对奴儿干都司进行的招抚和慰问活动,延续了近百年。

辽东都指挥使司经历司之印

崔锴墓志盖拓片

崔源墓券

崔源家族墓出土的金簪

开辟水陆通道打通钦差巡抚之路

在对崔源家族墓的考古发掘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包括崔源墓在内的多个墓主人全部采用火葬的形式安葬,这在明朝严令禁止火葬的情形下显得十分另类,可见作为明朝高官崔源并没有遵守这一法令,这其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冯永谦认为,明朝从辽东都司选派了大批官员前往奴儿干都司各卫任职,协助部族首领处理政事,其中关键的一项要求是尊其习俗。契丹人、女真人都有火葬的习俗,所以崔源一家久居辽东,几代人又数次前往奴儿干都司,自然是入乡随俗,习惯了当地的文化习俗。

明朝能够顺利派官员巡抚奴儿干都司的前提是开辟了一条通畅又有强大运输能力的通道。在明朝初期,为尽快打通中原与奴儿干都司、辽东都司的联系,明朝开辟了水路和陆路。这两种交通方式交替使用,令中原通往东北边疆的道路更加通畅,运输物资的能力也大大提升。

辽宁省博物馆原馆长王绵厚认为,与元朝相比,明朝时,东北边疆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巨大的改善。明朝在吉林(今吉林市)松花江岸边建造了造船厂,从松花江通过水路可直接航行至奴儿干都司治所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境内的特林市),而且这条航路还可直通大海,与辽东都司治所(今辽阳)、中原相通。正是有了畅通的水路,才使得明朝的钦差得以带上大量的物资前往奴儿干都司安抚、慰问。

对此《辽东志》也有记载:“国朝(明朝)征奴儿干,于此(今吉林市)造船,乘流至海西,装载赏赉,浮江而下,直抵其地(奴儿干都司)。”

陆路交通有两条,一条是由北京出山海关,到达辽阳的辽西走廊古道,另一条是由山东跨海至辽东,再到达辽阳的海陆新路。崔源家族墓志也证实了这种“海陆联运”大通道的畅通。明朝的大量物资运到辽阳,经过休整、补充后再继续北行至吉林,转水路前往奴儿干都司。

在明朝钦差对奴儿干都司的“巡抚”过程中,也间接给在这条线路上生活的各部族带去了先进文化,带去了中原地区丰富的物产以及明朝廷对女真族各部落的深情厚谊。

这条水陆通道对于后世有巨大的影响。王绵厚认为,这条路线除连通奴儿干都司的女真族各部外,更是一条国际贸易通道,从中原经辽东,沿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可直通日本海。明朝开辟的这条贸易通道,为明、清两代东北地区水、陆交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羁縻之策促进女真族的发展

奴儿干都司的全称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其管辖范围北到黑龙江口,东至大海,西至草原,南与辽东都司相接。永乐九年(1411年),明朝正式设置奴儿干都司,其治所在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城。

在明朝羁縻管理政策下,崔源及其子孙多次到奴儿干都司巡抚,那么羁縻管理政策对女真族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崔源墓志中可以找到答案。

所谓“羁縻”是指明朝初年在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实行的管理制度。“羁”指的是运用军事上的控制,“縻”指的是用赠予物资方式进行安抚和慰问,笼络各部族,从而使当地部族首领在得到明朝的册封后,成为明朝的官员,从而接受明朝的保护,并为明朝管理各部族、守护疆土。朝廷除了提供军事上的支持和保护外,还给予这些部族经济和物质上的支撑与奖赏。

据《明实录》记载,到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已设置了184个卫,这些卫大部分是由当地部族管理。崔源随同钦差亦失哈三次巡抚奴儿干都司,其目的就是送财物安抚分散在各地的不同部族,最主要的安抚对象是女真各部。

《明实录》记载,明朝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对奴儿干都司进行巡抚是在永乐九年,朱棣任命身边近臣亦失哈为钦差,率1000余人,巨舟25艘前往,这一史实在墓志中也有记载。

明朝的巡抚措施对奴儿干都司的各个部族来说,无疑是接触、吸收中原文化的良机。钦差大臣给奴儿干都司各部族带去的多是粮食、美酒、丝绸、布帛、瓷器等当地难得一见的中原特产。当然,除了物资外,还带去了先进的中原生产技术,如各种手工艺人:木匠、妆塑匠、漆匠、泥水匠、钻字匠等,他们在当地开窑烧制砖瓦。

生活在奴儿干都司的各部族则将当地特产,名贵皮毛、珍珠、海参等敬献给皇帝。

通过这种一来一往的物资、人员交流,奴儿干都司各部族与明朝的往来逐渐增多,联系日渐紧密。一些部族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南迁,如女真族建州部世代生活在松花江上游和图们江流域,从永乐年间开始逐渐南迁,先是南迁到浑江流域,后迁往浑河上游(今抚顺地区),在辽东边墙下与辽东都司毗邻而居。

女真族南迁的原因可以从崔源之孙崔鉴、崔锴等人的墓志中找到。据墓志记载,崔鉴任“开原守备”时,积极“开通马市”,使“贸易道通”。当时的开原正位于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的边界。女真族各部南迁的原因也是为了离马市更近,能更便捷地进行贸易,同时得到明朝近距离的庇护。

在明朝国力强盛的百余年时间里,施行的羁縻政策在稳固边疆的同时,也密切了各部族与明朝的关系,加强了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与中原地区物质、文化的交流,加深了各族间的联系,进一步促进了各族间的文化融合。

手记

更改羁縻之策 埋下冲突危机

从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七年(1432年),明朝派钦差大臣亦失哈先后九次巡抚奴儿干都司。宣德七年是亦失哈最后一次巡抚奴儿干都司,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率领50艘船前往,规模是第一次巡抚奴儿干都司的两倍。这样的船装满了明朝招抚、慰问各部所需的布帛、器具、粮食和美酒共约几千吨货物,给明朝的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

明宣宗在亦失哈最后一次巡抚奴儿干都司之后宣谕停止巡抚活动:“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与此同时,还令辽东都司对奴儿干都司各部族加强戒备:“尔等宜用心抚恤军士,严加操练,备御边疆。”

明宣宗还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内迁至三万卫(今开原市),奴儿干都司成为一个虚设的机构,其职能由辽东都司代行。明朝不再对原奴儿干都司各部族进行巡抚,“羁縻”政策变为只“羁”不“縻”。这一举措使得明朝在原奴儿干都司广大区域内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生活在这里的女真族各部也开始逐渐不听招抚。

明朝对奴儿干都司施行的一系列巡抚行为,使生活在奴儿干都司的女真族各部迅速崛起,女真族各部的生活方式也从渔猎逐渐发展到农耕。明宣宗停止巡抚活动后,双方矛盾冲突加剧,最终演变成战争,直至清朝崛起,明朝灭亡。

学术支持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大学

鞍山市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