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应用解剖

 涅槃大将 2022-08-09 发布于湖北

 概 述

01

结直肠的范围和分段

结直肠俗称“大肠”。大肠是从回盲口至肛门的肠管。与小肠相比,大肠管径较粗,长度较短(平均1.5m),位置较固定。结肠是指自回盲瓣至直乙交界部的肠管,以回盲瓣上缘、肝结肠韧带右缘、膈结肠韧带下缘、髂结肠韧带上缘为界,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包括结肠肝曲和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等5个部分。直肠是指自直乙交界部(约第三骶椎上缘)至齿状线的肠管(图1-2-1-1)。

图片

02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解剖学

腹腔镜结直肠外科的代表性手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其解剖学内容包括:①切除结直肠器官:不仅切除肠管,还要完整地、无损伤地切除系膜一—由结直肠固有筋膜所包绕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其周围脂肪组织;②结扎中央血管(central vascular ligation,CVL),以切除相应淋巴结;③保留邻近的自主神经。这些操作的顺利实施,来源于对结直肠系膜、血管、神经解剖的正确认识。

 结直肠的系膜

结直肠并非单纯的肠管,而是由肠管和系膜组成的完整器官。肠管和系膜通过粘连(胚胎时期的系膜融合)固定于腹后壁和毗邻器官,借助系膜根部的血管-神经-淋巴蒂与腹后壁的大血管、神经丛、淋巴管相连接。

01

系膜的本质

系膜(mesentery)的拉丁文词源“mesos”,本意是居中[],引申为悬吊。在Terminologia Anatomica中,前缀“meso-”表示悬吊某个器官的两层腹膜,后缀表示器官,比如meso-colon(结肠系膜)、meso-appendix(阑尾系膜)、meso-varium(卵巢系膜)。因此,“系膜”包含“系”和“膜”两层意思:①悬系:将脏器悬吊于腹壁或其他结构上;②成膜:壁腹膜于特定部位折叠,套入脏器,移行为脏腹膜;血管、神经、淋巴管经过未被腹膜套入的“裸区”进出器官。多余的脏腹膜自身折叠,包绕血管、神经等,形成系膜,从而实现如下功能:①固定器官;②提供路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③贮存脂肪。据此,系膜可定义为:将器官悬吊于腹壁或腹膜形成物上,包含器官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以及脂肪组织的双层腹膜。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系膜的本质是: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器官的通道。

02

结直肠系膜的固定方式

1.胃肠及其系膜的生长和旋转胃肠及其系膜在腹腔的分布和固定,是胚胎时期肠转位和系膜融合的结果。原始消化管以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为血供来源和标志,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胚胎早期的原始消化管位于腹腔正中,借背侧系膜连于腹后壁和膈。前肠的旋转和中肠的转位是人体消化管最终布局的原因。前肠的旋转使胰十二指肠事先固定于腹后壁。中肠最初借背侧系膜连于腹后壁正中线,由于肠管生长快于系膜,中肠逐渐以“U”形肠祥突入脐环,形成暂时性的生理性中肠疝,进而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逆时针旋转270°(前面观),由矢状位变为水平位;其后随着腹腔容积的增加,中肠祥快速返回腹腔,并在冠状面上逆时针旋转180°,到达成体所处的位置(图1-2-2-1)。后肠的位置变化并不明显,只是随中肠的转位向头侧移动,并被推向左侧腹壁。

图片

2.结直肠及其系膜的融合固定胃肠及其系膜完成旋转后,粘连并固定于腹后壁或其他系膜;两者之间的原始腹膜发生融合,形成系膜与腹壁之间,系膜与系膜之间潜在的融合筋膜间隙(图1-2-2-2)。其中,中肠系膜和腹后壁发生粘连,形成尖下底上的倒三角形融合区(右肠系膜窦);其中线侧界为肠系膜根腹膜返折;外侧界为右结肠旁沟腹膜返折。中肠末段的系膜,其后缘与胰十二指肠下份发生粘连,形成狭长的横结肠系膜根;其后上面与大网膜后层发生粘连,向前止于横结肠网膜带,形成部分游离的横结肠系膜。后肠系膜自结肠牌曲开始,与左侧腹后壁发生粘连,形成D形的融合区(左肠系膜窦),其外侧界为左结肠旁沟腹膜返折。结肠在固定的过程中,还与腹壁之间形成膈结肠韧带、髂结肠韧带这样的纤维性粘连;或者与胃系膜之间形成肝结肠韧带、脾结肠韧带这样的腹膜性粘连。这些都是固定结肠的装置。后肠末段——直肠系膜固定于狭窄的盆腔,与骶前筋膜之间形成直肠骶骨筋膜,与内生殖器外膜之间形成Denonvillers筋膜这样的粘连。

图片

3.结直肠系膜的外观系膜的外观特点,取决于其与腹盆壁及其他系膜的融合程度:融合度越高,系膜就越缺乏典型的外观。盲肠系膜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中肠与腹后壁融合的程度;当盲肠较游离时,可出现短的系膜。升结肠和降结肠由于完全融合,一般不存在游离的系膜。横结肠系膜因为融合于游离的大网膜,中段保留了部分游离的外观;但结肠肝曲和结肠脾曲的系膜固定于腹后壁。降结肠系膜,2/3缺乏游离的外观,1/3可有游离的短蒂。乙状结肠系膜是后肠系膜和腹后壁之间跳跃性融合的产物,存在从融合到游离、再到融合的转变;系膜融合的边界在立位时呈

“∧”形,附着于左髂总动脉分叉处,形成所谓“乙状结肠系膜根”。直肠系膜是后肠系膜的末段,由于盆壁的限制而变为桶形,并向尾侧逐渐缩窄至盆膈水平。直肠系膜不仅存在于直肠后外侧,而且存在于直肠下段前面,两者在直肠下段周围形成环形的系膜。

03

结直肠系膜游离的解剖学基础

基于胚胎学和解剖学理论,可以认为:结直肠系膜的游离过程是系膜融合过程的逆过程;这一理论被手术实践所证实。

1.间隙位于结肠系膜与腹后壁和胃十二指肠系膜之间、直肠系膜与盆壁和内生殖器之间,潜在的融合筋膜间隙,为结直肠系膜的游离提供了天然的外科间隙(图1-2-2-3)。

2.平面肾前筋膜一骶前筋膜位于结直肠系膜周围。结直肠固有筋膜是维持系膜形态学完整的纤维性膜。两者是结直肠系膜游离的平面。

3.入路融合边界——结直肠系膜周围的腹膜返折线,是进入融合筋膜间隙的天然入路。这一特点在左半结肠切除和直肠切除过程中表现得更明显;在右半结肠切除过程中,由于手术切除的仅仅是中肠的一部分,因而,作为小肠、结肠自然边界的肠系膜上血管就成为进入融合筋膜间隙的中线侧入路(图1-2-2-3)。

4.标志结肠系膜和腹后壁发生融合时形成各种纤维性粘连是辨认这些入路的起止标志。

图片

 结直肠的血管

根据胚胎学起源,结肠大致分为右侧结肠和左侧结肠:右侧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侧2/3——是中肠的衍生物,由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供血;左侧结肠——横结肠左侧1/3(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是后肠的衍生物,由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供血。直肠是后肠的衍生物,由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直肠上动脉和髂内动脉的分支直肠中动脉供血。

01

肠系膜上血管

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引流小肠、右侧结肠的静脉血,还引流胃和十二指肠的部分静脉血。SMV在右髂窝上缘始于最末两支回肠静脉,主干在肠系膜内上行略偏左,越过十二指肠水平部下缘和钩突,至胰颈后方,与脾静脉汇合为门静脉。SMV在上行过程中依次跨越右输尿管、下腔静脉、十二指肠水平部和胰钩突的前面(图1-2-3-1),行程中一般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右侧。

图片

作为中肠的引流血管,SMV是小肠系膜和结肠系膜之间的界线。在腹腔镜下,SMV是系膜内自右下至左上,略隆起的蓝色条纹,右为升结肠系膜,左为小肠系膜(图1-2-3-2)。沿着蓝色血管纹剪开肠系膜,或沿着回结肠静脉追踪,是定位和解剖SMV的常用方法。

图片

SMV的右侧属支——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上右结肠静脉、中结肠静脉——是右侧结肠的主要引流血管。沿着SMV向近心端解剖,是定位这些静脉及其伴行动脉的常用方法(图1-2-3-3)。在解剖SMV时,继续切开肠系膜全层,顺势进入融合筋膜间隙,实施升结肠系膜游离(图1-2-3-3、图1-2-3-4)。

图片

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的右侧分支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供应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侧2/3。SMA深陷系膜且无明显色差,故在腹腔镜下难以察觉,常需依赖其伴行静脉SMV而定位。SMA90%以上居SMV左侧,也可位于SMV前、后方,无位于右侧者;这一现象与其上级血管——腹主动脉居肝门静脉左侧的情况一致。

图片

回结肠动脉(ileocolic artery,ICA)是SMA右侧最低的分支,分布至回肠、盲肠和阑尾。回结肠静脉(ileocolic vein,ICV)总是恒定地存在并与动脉伴行。回结肠血管蒂是右侧结肠系膜中最显眼的标志,表现为升结肠系膜内、肠系膜上血管右侧、隆起而搏动的条索。ICV大部分于十二指肠水平部下缘水平汇入SMV;因此,透过升结肠系膜,或在游离结肠系膜过程中看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往往预示着ICV的存在。

右结肠静脉(right colic vein,RCV)引流升结肠的静脉血,出现率43.1%。上右结肠静脉(superior right colic vein,sRCV)引流结肠肝曲的静脉血,出现率89%~95%。sRCV和/或RCV大多数情况下与RGeV合干形成胃结肠干(gastro-colic trunk,GCT),也可能直接汇入SMV,甚至GCT也可能缺如。SMV的右侧属支中,除ICV稳定地汇入SMV以外,其余各支存在诸如合干、缺如或者重复等多种类型;但最常见的仍然是由sRCV、胃网膜右静脉(right gastro-epiploic vein,RGeV)和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anterio superior pancreatic duodenal vein,ASPDV)组成的经典GCT,比例超过50%(表1-2-3-1)。这些关于静脉回流类型的知识,为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中,结肠血管的定位和解剖提供了信息。

在很多情况下,对GCT的定位是解剖其结肠、胃十二指肠属支的前提。GCT外形粗短,越过钩突前面,于胰切迹右缘汇入SMV右壁或右前壁。游离横结肠系膜,沿SMV追踪,常能于胰颈下缘、胰切迹右缘找到汇入SMV的GCT。GCT定位的意义在于:①GCT是升结肠系膜和横结肠系膜的分界标志;②GCT是定位其可能属支(GRCV、RCV、MCV、RGeV)的线索;③GCT可能是定位RCA的标志。

图片

右结肠动脉(right colic artery,RCA)于胰颈下方起自SMA右壁,在胰切迹水平,向右进入升结肠系膜,当ICA过于靠近GCT时,RCA容易缺如。从某种意义上说,GCT是接纳了RGeV的右结肠静脉,因此RCA常与GCT伴行或发生交叉。因此,GCT和RCA往往在解剖过程中先后出现。

中结肠动脉(middle colic artery,MCA)起自SMA前壁,紧贴胰颈下缘或穿胰颈实质进入横结肠系膜。在横结肠手术中,沿SMA解剖,或沿横结肠系膜血管向近心端追踪,均可在胰颈下缘定位MCA根部。

02

肠系膜下血管

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是后肠的供血血管,供应范围与胚胎时期的后肠大体相当。肠系膜下动脉走行于降结肠系膜内,其分支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供应自结肠脾曲到直乙交界部的左侧结肠,直肠上动脉供应直肠上中段。在头侧,IMA的供血范围与SMA的分支MCA交叠。

IMA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起点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和主动脉分权之间,80%平L3椎体或椎间盘水平,距主动脉分权约4cm(42.086.26mm)。IMA主干是指自起点至左髂总动脉下缘水平之间的一段动脉,平均长度41mm(图1-2-3-5)。IMA起自左髂总动脉,与SMA或右副肾动脉共干,或重复IMA的情况也有报道。

沿着主动脉右缘解剖降乙结肠系膜根,进入结肠系膜与肾前筋膜之间的左结肠后间隙。于此间隙内向头侧游离降结肠系膜,在主动脉分权头侧约4cm的主动脉前壁可定位IMA根部(图1-2-3-6)。

图片

IMA分出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供应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这些血管存在重复或合干等多种分支类型。IMA偶可发出副肝动脉或肾支。

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指供应降结肠的动脉;主要起自IMA,也可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LCA升支向头侧走行时,常与肠系膜下静脉交叉。

乙状结肠动脉(sigmoid artery,Sig.A)的起源包括肠系膜下动脉(36%)、左结肠动脉(28%)、降乙结肠干(34.4%)和中结肠动脉(1.6%)。数量1~4支。

直肠上动脉(superior rectal artery,SRA)又称痔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直接延续和终支,自左髂总动下缘至直肠后方左、右两终支分权之间的,其供血范围为直肠上2/3段后外侧壁。

在降乙结肠系膜内,沿着IMA主干向远端解剖,是定位其分支的方法。

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 mesenteric vein,IMV)引流左侧结肠(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的静脉血。

IMV在降结肠系膜内走行时,位于同名动脉的左侧;经十二指肠空肠曲左后方,注入胰体后的脾静脉(图1-2-3-7),也有少数注入胰颈后的肠系膜上静脉或其与脾静脉结合部。IMV经直肠中静脉、直肠下静脉与髂内、髂外静脉发生吻合。

IMV不与IMA伴行(图1-2-3-8),而是走行于动脉左侧的降结肠系膜内,并超越动脉根部水平向头侧走行。

图片

定位IMV,要了解静脉与动脉的位置关系,依靠IMV末段周围的标志一—十二指肠空肠装(十二指肠上袋)和胰尾,在左结肠后间隙内解剖。

03

边缘动脉

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和左结肠动脉的主干或其分支,在紧贴肠管的结肠系膜内互相吻合,连接成平行于肠管的边缘动脉(marginal artery),又名Drummond肠系膜弓。边缘动脉在结肠系膜内,平行于肠管走行并发出直小动脉和短动脉供应结肠。边缘动脉的意义在于:①肠系膜上动脉或主要的结肠动脉发生阻塞时,边缘动脉扩张形成侧支循环,代偿缺血的肠管;②主髂动脉慢性阻塞时,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可通过边缘动脉,和直肠中动脉、肛门动脉,与髂内动脉、骼外动脉发生沟通,成为下肢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04

直肠中动脉

直肠中动脉(middle rectal artery,MRA)又称痔中动脉,出现率由22%[201至100%不等,在活体常常无法探及,原因可能在于动脉直径较细,起点变异较大。

直肠中动脉是骼内动脉的二级分支,其起源包括骼内动脉、阴部内动脉前干、膀胱下动脉、膀胱上动脉、闭孔动脉、骶外侧动脉、子宫动脉、臀下动脉等。

直肠中动脉较直肠上动脉细小,每侧0~3支不等,尽管行程并不恒定,但大多穿过下腹下丛,并被下腹下从分隔为外侧部和内侧部。外侧部伴盆内脏神经走行;内侧部伴随下腹下丛直肠侧支,经直肠侧韧带进入直肠。因此,直肠中动脉是直肠侧韧带的一部分,后者由直肠中动脉、下腹下丛直肠侧支和直肠下淋巴结输入管以及脂肪组织、骶前筋膜的纤维混合而成(图1-2-3-9)。

由于直径较细并多次分支,直肠中动脉在手术中引起的出血一般不严重。但如直肠上动脉较小时,则可能存在较粗的直肠中动脉,即:直肠中动脉的直径可依据直肠上动脉的直径来预测。

图片

 结直肠的神经

01

结肠的神经支配

右侧结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右侧3/4(结肠脾曲口侧的横结肠)为中肠衍生物。左侧结肠——横结肠左侧1/4(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为后肠衍生物。两者有不同的神经支配。

(一)运动神经

结肠的运功来自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图1-2-4-1,图1-2-4-2)。

1.交感神经

(1)右侧结肠:节前纤维起自T6~T10、T10~T11、T12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核的神经元,依次经前根、前支、胸神经的白交通支、交感干椎旁神经节,进入内脏大、小、最小神经,在肠系膜上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经肠系膜上丛及其次级丛,分布至肠壁平滑肌和腺体。

图片

(2)左侧结肠:交感节前纤维起自L1~L3脊髓侧角中间外侧核的神经元,依次经前根、前支腰神经的白交通支、交感干椎旁神经节,进入腰内脏神经,在肠系膜下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经系膜下丛和腹下丛,分布至肠壁平滑肌和腺体。

2.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右侧结肠;盆内脏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左侧肠和直肠。

右侧结肠:节前纤维起自迷走神经背核,经左、右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后干、肠系膜上丛,至月壁内孤立或分散的固有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分布至肠壁平滑肌和腺体。

左侧结肠:节前纤维起自S2~S3脊髓灰质中间带的骶副交感核,经盆内脏神经入下腹下丛经腹下神经、上腹下丛上升至肠系膜下丛,至肠壁内孤立或分散的固有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分至肠壁平滑肌和腺体。

(二)感觉神经

结肠的内脏感觉主要通过迷走神经途径、交感神经途径和盆副交感途径传入。迷走神经途径主要传递右侧结肠的特异性感觉,交感神经途径主要传递结肠的痛觉,盆副交感途径主要传递左侧结肠和直肠的特异性感觉和部分痛觉。

1.迷走神经传入途径迷走神经的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迷走下神经节。其周围突经腹腔丛、肠系膜上丛,分布至右侧结肠的黏膜层、肌层和肌间神经丛;中枢突则进入延髓,与孤束核形成突触。迷走神经传入途径主要传递来自右侧结肠黏膜的机械、化学感受器和肌层牵张感受器的信息,主要为与反射有关的无意识的感觉。

2.交感神经传入途径交感途径的内脏感觉纤维,右侧结肠经肠系膜上神经节和交感干,汇入T8~T12脊神经后根;左侧结肠经肠系膜下神经节和交感干,汇入L1~L3脊神经后根。神经纤维在经过神经节时不换元。交感神经通路的C类纤维,起自肠系膜、肠管浆膜、肌层,主要传递缺血、牵拉和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肠管痛觉,并反射性地抑制肠黏膜分泌。

切除右侧交感神经后,刺激右侧结肠的系膜,不引起痛觉;刺激左半结肠的系膜则引起痛觉。因此右侧结肠和左侧结肠的感觉传入途径不完全相同。双侧交感神经切除术导致痛觉消失至直乙交界处,说明直肠痛觉与结肠不同,并非借交感神经系统传入,而属于盆部副交感途径。

3.盆副交感传入途径盆副交感途径的内脏感觉神经,经上腹下丛、腹下神经、下腹下从、盆内脏神经,至S2~S4脊神经后根感觉神经节,中枢突入骶髓后角,与脊髓丘脑束联系。盆神经途径的A6纤维,起自左侧结肠和直肠黏膜层的机械、化学感受器和肌层的牵张感受器,主要传递内脏感觉(肠管扩张、便意)和部分痛觉。

02

结肠系膜周围的神经丛

胃肠系膜周围存在支配消化、泌尿、生殖器官的自主神经,这些神经沿着脊椎、腹膜后大血管前面走行并聚集成丛。

椎前从(prevertebral plexus,PVP)是分布于脊椎前、腹主动脉前方和两侧的神经丛,由内脏大、小神经、迷走神经和腰交感干分支(腰内脏神经)的纤维交织而成。椎前从可细分为如下几个神经丛。

(一)腹腔丛及其次级丛

腹腔丛(celiac plexus,CP)是分布于腹腔动脉起始部周围的神经丛,位于网膜囊、胰的后面,腹主动脉起始部、右膈脚前面;由内脏大、小神经的交感纤维和迷走神经后干(含左、右迷走神经的纤维)的副交感纤维交织而成。腹腔丛包含左、右成对的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在腹腔动脉起始部的头侧或尾侧。腹腔神经节下份单独存在的部分常称为主动脉肾节(aorticorenalganglion,ARG),位于腹主动脉外侧、肾动脉起始部上缘平面或肾血管的后方;主动脉肾节接受内脏小神经并发出肾丛。腹腔丛的交感、副交感和感觉纤维沿血管到达靶器官,形成各次级丛:膈丛、肝丛、脾丛、胃左丛、肾上腺丛、肾丛、精索内丛和肠系膜上丛。

(二)肠系膜上丛

肠系膜上丛(superior mesenteric plexus,SMP)是腹腔丛向尾侧的延续,分布于腹主动脉前面的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周围,并随动脉入肠系膜,分布于胰的钩突、小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右侧3/4。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周围可见肠系膜上神经节(superior mesenteric ganglion,SMG)。肠系膜上丛由源于腹腔从的正中支和源于内脏大、小神经的两个侧支组成,偶尔接受第一腰交感神经节分支的汇入。肠系膜上丛分支至精索内丛、肾丛和下腔静脉,并向下延续为腹主动脉丛。

(三)腹主动脉丛

腹主动脉丛(aorticorenal ganglia)分布于腹主动脉的前外侧,是腹腔丛向尾侧的直接延续,表现为腹主动脉前面、两侧的左、右神经干,左、右干之间由分支交联成丛。腹主动脉从在后外侧接受腰交感干内脏支(腰内脏神经)的加入;发出肾丛、睾丸或卵巢丛、输尿管丛。腹主动脉从位于肠系膜上、下动脉之间的部分又称“肠系膜间丛”。腹主动脉丛发支形成肠系膜下丛,本干向尾侧延续为上腹下丛,右干还发出支配下腔静脉的纤维。

(四)肠系膜下丛

肠系膜下丛(inferior mesenteric plexus,IMP)是分布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周围并随动脉进入降乙结肠系膜的神经丛。肠系膜下丛的纤维来源包括:①主体源于腹主动脉丛左、右干;②L1~2腰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③S2~S4骶神经、盆内脏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经下腹下丛、上腹下丛回溯至肠系膜下丛,进而分布至左侧结肠。肠系膜下丛围绕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分为左结肠丛(支配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和直肠丛。肠系膜下丛继续发支汇入上腹下丛、腹下神经和下腹下丛。

(五)上腹下丛

上腹下丛(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SHP)旧称腹下丛或骶前神经,是延伸入盆的椎前从的下端;由腹主动脉丛、腰交感干下部节前纤维(髂后干)组成,丛的左份与肠系膜下丛连接。上腹下丛位于由两侧髂总动脉和骶岬围成的髂间三角内、L5椎体和左髂总静脉前、乙状结肠系膜后。上腹下丛在跨越主动脉分权时轻微偏向左侧,跨越骶岬后分为左、右腹下神经。上腹下丛发出输尿管丛、睾丸丛和两侧的髂总动脉丛。丛内有交感节后纤维、过路的交感节前纤维、上升支配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的骶副交感纤维。一般认为:传导子宫体痛觉的感觉纤维路过此丛。

03

结肠神经解剖的特点

(一)系膜后神经

运动(植物)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在腹主动脉前外侧汇聚成椎前丛,在骼血管及其分支的前内侧聚集成下腹下丛。椎前丛和下腹下丛是结直肠系膜游离过程中必须保护的神经,整体位于主动脉前筋膜一—肾前筋膜——骶前筋膜后方(图1-2-4-3)。这些筋膜的完整性,是结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的解剖基础。

图片

(二)系膜内神经

椎前丛、下腹下丛发出纤维,沿主动脉分支——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入肠系膜,形成肠系膜上丛和肠系膜下丛,两者继续分为次级丛,分布至效应器官。肠系膜上丛发往结肠的次级丛、肠系膜下丛及其次级丛,沿系膜内各级血管走行,是CME中需要切除的部分。

总之,作为传统神经解剖理论的补充,结直肠系膜后自主神经的筋膜解剖,是结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的理论基础。

来源:《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经验与技巧》

作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策

图片

扫描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