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胎妈妈谈“为什么开始讨厌女儿”,一地鸡毛的生活,扎心又现实

 水至柔其利天下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家庭和学校都能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学校教授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在集体中成长,家庭则会把学生重新变成个体,学生在家里说是“众星拱月”也不为过。

学生上课的形式可以从教室搬到户外,老师能站在三尺讲台对知识如数家珍,也能对着电脑屏幕熟练操作,家长要监督学生的作业,同时还得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不出错误。

但是人无完人,家长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学生的成长又没有演练的机会,所以有时候家长要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就会觉得有落差感,家长想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又摸索不出正确的教育方式,一位二胎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二胎妈妈谈“为什么开始讨厌女儿”,这一地鸡毛的生活,太真实了

生育政策放宽以后,不少家长迎来了自己“容错”的机会,第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他们就会重新“练小号”,当然也不只是这个原因。

一个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爸爸工作太忙,所以在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就是“丧偶式教育”,因为各种原因,这位家长开始讨厌自己的大女儿。

都说家长看自家孩子,越看越顺眼,但是这位家长恰恰相反,她讨厌女儿的原因主要分为这几点,首先,大女儿对学习没有独立自主能力,11岁,上小学的年纪,却每天写作业写到深夜。

不是因为作业量大,而是因为她写作业太磨蹭,开始写作业的时间很晚,还在写的过程中也不专心,总是找各种理由拖拉,虽然这位家长没说学生成绩怎么样,但想想应该不太理想。

其次是女儿不懂得整理个人卫生,从起床到上学,家长要经过30多次的口头催促,经常不洗脸,房间也很乱,就连洗澡这样的事情也需要妈妈帮忙。

最后就是让家长感到最寒心的,女儿并不懂得体恤妈妈的辛苦,经常弄哭二宝,和长辈吵架就离家出走,这个家长平时要上班,晚上回家照顾两个孩子,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可是这样一地鸡毛的生活,让她感觉扎心又现实。

不少网友看后觉得很真实,自己也有过相同的感受,尤其是自己带学生的时候,产生放弃念头的次数越来越多,让人不免对这样家庭的教育产生深思。

教育方式有多种,家长事无巨细的照顾,也容易放缓学生的成长

普通家庭的家长,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如果学生的教育出现偏差,家长就会觉得生活压力剧增,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觉得自己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是学生成长的模样却不是预期的那样。

有人觉得这个学生的成长不太符合相同年龄学生的标准,但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这位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了太多事无巨细的照顾,让学生养成了“骄纵、自私”的个性。

家长的生活一直围绕着学生在转,每天关心的事情无外乎就是学生的成绩、吃喝拉撒,这些在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家长总想着自己去替学生完成,当学生产生反抗的时候,家长口头教育并不会管用,真正能让学生产生变化的是问题的严重性被意识到。

过度地替学生做决定,让学生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这是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在可以改变的范围内,适度放手,会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起来。

不想让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家长可以从教育方法上尝试改变

制定规则,家长和学生共同遵守,学生要是因为一次作业没写完,家长可以不去耳提面命,让学生先自由发挥几次,被老师发现之后,学生才会觉得内疚,家长别破坏规则,学生也会逐渐培养起原则。

不溺爱,到了什么年龄段,就让学生尝试什么事情,在家长的引导下,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一些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予一定的奖励,慢慢培养起学生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还有一点是家长别轻易对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有能力就去养活两个,如果连一个的教育工作都难胜任,那么就别急着要第二个,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引导,多一些耐心,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别让妈妈一个人承担就好。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位家长的想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