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最好的养生,就一个字!(太精辟了)

 阿国宝 2022-08-0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活于世,半生庸碌,却难得半日闲。

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渐渐明白,“少则得,多则惑”,轻松舒坦才是最好的活法。 

《养性延命录》中有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人到中年,想要健康长寿,“少”才是最高级的养生。

少食者,少疾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就是说吃得过量,超过了自己的消化能力,肠胃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

有不少人认为能吃是福,就常常暴饮暴食,不加节制,可没人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善吃是智。

饮食合理,适当地为身体减负,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人要管得住自己的嘴,再美味的食物,都要学会克制。

常说心宽体胖之人有福气,然而过胖也会带来疾病的风险,甚至会影响到寿命。

饭吃七分饱,常存三分饥,养好胃口,方能延年益寿。

《博物志》就曾提到饮食多少和寿命长短的关系:“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众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图片

少言者,少祸

《口铭》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知节制,随意开口,会给自己招惹祸端。

不妄言,少说话,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周易》有言:"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

少说话,不妄言,是入德之基,载福之道。

张嘴说话前,务必深思熟虑,宁可无言,也别话多。

真正的聪明人,从不多言。

越是不说废话,越能远离祸端,修德积福。

因而,话出口前先三思,可言否,得体否,伤人否? 

好言出于心,废话止于口,少言慎行,才能免于祸患远离灾难。

少思者,自在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养生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学会少思。 

一个人心里装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心不静,则事不顺。 

图片

从前,有个商人整日忧虑不已,心中烦闷,于是向寺里的高僧请教。 

高僧一言不发,只是让他背起了竹篓,一边走,一边捡起路旁的石头放入竹篓中。 

一个时辰后,商人的竹篓里满是石头,累得无法前行。 

他向高僧问道:“师傅,我能把石头扔了吗,不然我走不动了。” 

高僧说道:“那你就一块一块地扔掉石头吧。” 

没一会儿,商人就扔完了竹篓里的石头,瞬间轻松了不少。

高僧见他心中坦然,又说道:“忧思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少思自轻松。”

商人恍然大悟,从此不再胡思乱想,平静地看待一切。 

人不多虑才会心安,不多思才会心静,放空自己的情绪,才能心情畅快。

这世上,想得越多的人心越累。 

曾看到一则新闻。 

说有一个人在29岁就因心脏过劳而去世了。 

细看他生前的录像,才发现他在所有的聚会中都始终面无表情,对周围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 

原来他的心里总是在想事情,担心工作,发愁生活。因为精神长期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所以才导致了心脏过劳而早逝。 

图片

《黄帝内经》中有一言:“百病由心生,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过度的思虑,就是严重的精神内耗,不仅耗去了我们的精力,还会拖垮我们的身体。 

无论什么年纪,把心放宽了,烦恼就少了,少思少虑,日子就简单了。 

只有养好自己的心性,活出乐观的心态,才能得一处自在,享一世安宁。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凡事以少为贵,物是如此,养生之道更是如此。 

少食者,饮食规律,疾病不缠身,身心自然安;少言者,话前多思,积福又修德,事事皆顺意;少思者,放空情绪,心无一处烦,万般皆自在。 

推荐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