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七四年夏四月,天子在未央宫驾崩,昭帝在位十三年,驾崩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并没有子嗣继位。 汉武帝的儿子中,只剩下了广陵王刘胥。 大将军霍光就和大臣们商量帝位的事,大家都赞同立刘胥为新帝。 刘胥之前就是因为行为不检点,当时汉武帝没有选他为继承人,所以霍光觉得有些不妥当。 有郎官上书说,周太王没有立太伯,周文王也是没有立长子伯邑考。 所以,合适的时候,也是可以废长立幼的,广陵王不可以继承宗庙,意思就是不可以让刘胥继皇帝位。 这样一说,就很合霍光的心意,霍光就把这份上书拿给丞相等大臣看,又把这个上书的郎官升为九江太守。 接着,承皇后诏书,派了大臣去迎昌邑王刘贺,到长安城中的昌邑王府中。 霍光又回报皇后,把右将军张安世迁为车骑将军,张安世是之前的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 之前霍光看朝中没什么旧臣,而光禄勋张安世在汉武帝时期就是尚书令,他为人纯厚,所以就上书把张安世迁为右将军兼任光禄勋。 昌邑王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就是说,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 这个刘贺,在自己的封地国,也是行为狂妄放纵,行为毫无节制。 还在汉武帝丧礼期间,不停的外出打猎,他曾经在方舆县,不到半天就飞驰了二百里路。 中尉(官名)琅琊人王吉上书劝谏,让他不要整天就想着游猎,既要冒着严寒酷暑,对身体也会有影响。 应当跟着老师好好读书,学习治国之道,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平时适当的锻炼身体,还要注意养生,调和心身,这样可以长寿。 当今天子仁义圣明,先帝驾崩后,天子心中一直怀念先帝,从来没有去游猎过。 大王应当也要想到这些,如果让天子知道,对大王也是有好处的。 在诸侯王中,和天子最亲的就是大王了,如果说亲属关系,大王就好比是天子的儿子,论身份地位,大王就是天子的臣子。 一个人兼任两种不同的身份,责任也是更大了。 大王的行为只要有些不周全的地方,给天子知道了,对大王本人,或者是整个昌邑国,都没什么好处。 昌邑王下令说,自己行为有失,中尉(是指王吉)很忠心。 还派了人赐给王吉五百斤牛肉,酒,还有肉脯。 但是,过后,昌邑王还是跟以前一样行为放纵。 ![]() 郎中令(官名),山阳县的龚遂,他为人忠厚刚毅,经常劝谏昌邑王,还给国相提建议,言辞恳切。 他曾经当着面,指出昌邑王做的不好的地方,昌邑王捂着脸站起身就走,还说龚遂太会侮辱人了。 昌邑王经常和一些下人喝酒玩乐,还给他们许多赏赐,毫无节制,龚遂去面见昌邑王,跪在地上苦苦劝谏。 他说,大王您知道胶西王为什么会有那样的下场吗。 都是因为他经常和那些谄媚的小人一起玩乐,听到的也都是这些邪言歪语。 现在大王您也和这些人亲近,时间久了以后,也会很危险的。 龚遂还请求昌邑王,要挑选一些通晓学术的,行为仁义的人,和昌邑王一同起居相处。平时多读诗书,学习礼仪。 昌邑王同意了龚遂的请求,于是,龚遂挑选了张安等十人,陪伴在昌邑王左右。 结果,没过几天,这些人都被昌邑王全部逐走了。 昌邑王曾经见过一只大白狗,颈脖子以下有点类似人的样子,他就去问龚遂。 龚遂说,这是上天的告诫,意思是大王身边的人不行,如果再不远离这些人,就要有亡国的危险了。 后来昌邑王又听到有人的声音说“熊”,就看到有一只大熊,但是身边的人都看不见。 昌邑王又去问龚遂,龚遂说,熊是山上的野兽,现在却来到了宫中。 又只有大王一个人能看见,这是上天在告诫大王,恐怕会灾祸发生啊。 龚遂接着又说,我已经好几次说这些话了,所以大王也很不开心。 国家的存亡,也不在我说什么,还希望大王能自己好好思量啊。 大王作为诸侯王,行为都很不合法度,这样对自己和国家都很不利。 后来,昌邑王的座位上又有血污,龚遂说这是有妖异的预兆,大王真的要好好反省啦。 面对龚遂几次三番的苦心劝说,昌邑王仍然不改之前的行为。 朝廷的诏书是半夜到达昌邑国的,第二天中午,昌邑王出发去长安,午后就到了定陶,跑死了好些马匹。 王吉又上书对昌邑王说,天子刚刚驾崩,大王是去京城奔丧,应当日夜哭泣悲哀才对啊。 大将军(霍光)仁爱,勇敢有智慧,为人忠信,他事奉孝武皇帝(汉武帝)二十多年,从来都没有犯过错误。 先帝让大将军辅佐新帝,大将军对新帝布政施教,大家都很敬佩他,大将军可以与周公、伊尹相比啊。 现在天子驾崩,又没有子嗣,大将军为了有人能继位,所以想要立大王,实在是仁厚无比啊。 臣希望大王能够尊敬大将军,朝政之事都要听他的建议。 昌邑王到了长安东门外时,按照礼仪应当要哭丧,但是昌邑王说自己的嗓子痛,不能哭。 到了未央宫东门时,龚遂让昌邑王按照规矩下车伏地哭丧,昌邑王才照着龚遂的建议照做。 公元前七四年六月,昌邑王刘贺接受皇帝玉玺绶带,尊皇后为皇太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