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相上书劝罢兵 丙吉不提旧日恩

 阿呆码字 2022-08-09 发布于江苏

公元前六四年五月,汉宣帝下诏书说,刑狱,关系着百姓的性命,一个审案断案的官员。

只有能做到让生者不抱怨,死者没有恨,才可以说是称职的官员。

而如今,却不是这样的。

有的官员用法使诈,分破条律,深浅不平,也不如实上奏,我自己都没法了解实情。

那么,天下的百姓又还能指望什么呢,二千石官员要各自监督自己的属下,不可以任用这样的人。

还有的官员擅自征发徭役,为了让过往的人和官员称心,就过度的装饰饭店旅馆,为了自己的名誉,越职违法。

这样的官员,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有不少地方流行着瘟病,我对这个是非常担心的,现在下令免去今年的田租赋税。

汉宣帝本来的名字叫作刘病已,后来考虑到百姓不容易避讳,所以下诏改名为刘询。

匈奴的大臣都认为,车师国的土地肥沃,又靠近匈奴。

如果让汉朝廷得到了车师国,就有许多田地和粮食,一定会对自己的国家不利,所以一定要把车师的田地争为己有。

于是,匈奴经常派兵去攻打车师国的田地。

郑吉带着渠犂的七千多士兵去救车师国,结果被匈奴的部队围困住了。

郑吉上书请求增加兵力,车师国和渠犂相距一千多里,朝廷在渠犂的兵力太少了。

天子和后将军赵充国等大臣商量,想要趁着匈奴出兵车师的机会,发兵去攻打匈奴的右方,让匈奴无法再侵扰西域。

魏相就上书劝谏了,他说,臣听闻,为了去救援诛暴而出兵,是义兵;当敌人来侵犯自己,不得已起兵的,是应兵;

为了点小事相争,忍不住愤怒而出兵的,叫作忿兵;贪图他人的土地,物产而发兵,是贪兵;

依仗着自己强大,士兵众多,想要在别人面前显威风的,叫作骄兵。

现在匈奴并没有来侵犯我们边境,也把之前抓获的百姓士兵,归还给我们了。

虽然说现在要去争车师国的田地,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听说现在将领们想要兴兵攻打匈奴,不知道这种情况,是属于上述中的哪一种呢。

如今边境的郡县情况并不好,自己都无法生存,不可以再兴兵了。

况且,'兴兵之后,必有凶年’,就算能打胜仗,后面也会有忧患,恐怕会因此而生出灾害来啊。

现在郡国的守相都不是合适的人选,民风不好,不时还有水灾旱发生。

就拿今年来说,发生了不少杀兄杀父,妻子杀丈夫这种案件,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小事。

陛下身边的大臣不担心这些事,反而因为忿怒想要发兵去攻打匈奴。

这真是像孔子说的'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意思是说,内部就要发生祸乱了。

天子看了魏相的上书以后,听从了他的劝谏,派了人带着部队,去把郑吉的部队接回了渠犂。

又把车师国的百姓迁居到了渠犂来,把车师那些土地都给了匈奴。

魏相喜欢看国家以前发生的一些事例,以及前人参奏的奏章之类的。

他多次拿出以前那些处理妥善的事情,还有像贾谊、晁错、董仲舒等等一些贤能大臣的言论,向天子奏报施行。

魏相经常让部下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休假回家再回来时,就会报告各种奇闻异事。

若是有发生盗案、什么自然灾害的,郡国不上奏,魏相都会上奏给朝廷。

他和御史大夫丙吉同心辅政,天子很看重这两个人。

还记得丙吉这个人吧,汉宣帝没有即位前,因为巫蛊之案,出生几个月就关在监狱。

都是丙吉保护着他,还安排了可靠的女囚抚育他,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恩德。

然而,丙吉为人非常厚道,汉宣帝登位以后,他绝口不提以前这些事,所以朝廷没有人知道他这些功劳。

后来,掖庭宫的一个婢女让丈夫上书,说自己曾经抚育过天子的功劳,天子下令让掖庭令查问这个事,这个婢女说丙吉知道这些事。

掖庭令就把婢女带去给丙吉看,丙吉认识这个婢女。

他说,这个婢女之前因为没有好好的抚育皇孙(现在的天子),还挨过板子,怎么可能有功劳呢。

天子下诏把这个婢女免为一般百姓,赐给她十万钱。

丙吉说,只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徵,这两个人曾经非常用心的抚育皇孙,对他有恩德。

天子知道以后,下诏让丙吉去寻找胡组和郭徵,结果她们俩已经去世了,天子就厚赏了她们的子孙。

汉宣帝亲自召见了丙吉,才知道他对自己有那样的恩情,但是却闭口不提,觉得他德行很好。

另外还有个人,就是以前的掖庭令张贺,他的弟弟是车骑将军张安世。

张贺曾经在张安世面前极力的称赞过天子(当时还是皇孙刘病已),还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

但是,当时的张安世和霍光一同辅佐汉昭帝,他认为有汉昭帝在,不宜再这样称赞曾孙。

等到汉宣帝即位后,张贺已经去世了,天子就跟张安世提过这件事,为了追思张贺对自己的恩情,想要追封他为恩德侯。

并且安排人为他守陵,张贺的儿子很早就不在世了,有个养子,是哥哥张安世家的小儿子彭祖。

彭祖又是从小就是天子的陪读,天子就想要封赏他,先赐他为关内侯。

张安世极力的推辞天子给张贺的追封,并且还要求减少守陵的人。

汉宣帝说,我这样做是为了感恩掖庭令张贺,并不是因为将军你。

张安世听了,不敢再多说什么。

丙吉和张贺善待汉宣帝的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刘询)是怎样登上皇帝宝座的

天子觉得萧望之为人稳重有才学,按照他的才能,足可以任宰相,不过想要先试试他处理政事的能力,就任他为左冯翊。

萧望之从少府迁为左冯翊,相当于是降级一样,他担心是自己办事不合天子的意思,就上书称病了。

天子就派了侍中成都侯金安上去传达意思,任用官职,是为了考察你的功绩,因为之前你担任平原太守的时间太短了,所以现在任你为左冯翊,并不是因为你有什么过失。

萧望之明白了天子的意思以后,立即开始处理事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