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平帝时期,班超就去了西域,时间也很久了,现在年纪大了,他心中很思念故乡,就上书给朝廷请求可以回京。 朝廷许久都没有给予回复,班超的妹妹班昭,她又给天子上书,汉和帝被感动了,这才召回班超。 公元102年8月,班超回到了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结果,回来只一个多月,班超就去世了。 在荔枝和龙眼上市的时候,岭南就会派人往京城进献,因为路途遥远,路上安排了许多驿站,日夜传送。 临武长唐羌上书劝说汉和帝,让他不要这样做,而且南方非常炎热,路上也有许多虫兽,传送龙眼的人经常会受到伤害,吃了这两样东西也未必会延年益寿。 汉和帝看了唐羌的奏书以后,就下令官员不要再接受这些贡献。 公元105年冬12月,汉和帝在章德前殿驾崩,年仅27岁,汉和帝安葬在慎陵,庙号为穆宗。 另立 新君 最初的时候,汉和帝的皇子接连夭折,前后有十来个,汉和帝怀疑有人残害皇子。 所以就把其余的皇子秘密养在民间,大臣们都不知道皇子的下落。 汉和帝驾崩以后,邓皇后就安排在民间寻回皇子,长子刘胜,身体不好,有顽固的疾病;最小儿子刘隆,只有三个多月大。 结果刘隆被迎回宫,立为皇太子,当天夜里就即皇帝位,就是汉孝殇帝,看这个谥号,就知道这个皇帝活的并不久。 邓皇后为皇太后,因为新皇帝太小了,就由太后临朝听政。 太尉张禹被任命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负责尚书事务。 因为皇帝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所以皇太后就想让重臣住在宫中。 张禹平日住在宫中,五天回府一次,每次上朝时,朝位都在百官之上。 公元106年8月,只有2岁的汉殇帝就驾崩了。 皇太后和哥哥车骑将军邓骘(zhì)、虎贲中郎将邓悝等人在宫中商议新皇帝的事情。 当天夜里,太后就派了邓骘(zhì)带着节符和王青盖车去迎接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回到殿中斋戒沐浴。 百官都陪着皇太后在崇德殿议事,先拜了刘祜为长安侯,先封侯是为了给皇帝涨涨位份。 然后就下诏书,把刘祜作为汉和帝的继嗣,清河王刘庆是汉和帝的哥哥,所以刘祜是汉和帝的侄子。 13岁的刘祜登皇帝位,就是汉安帝,依旧由皇太后临朝听政。 太后执政 尚书郎樊准认为现在儒学衰落,就上书给朝廷,说身为皇帝不可以不学习,当年光武皇帝东征西讨,还学习六艺呢。 汉明帝处理朝政非常勤奋,也会阅读经典,还会给儒生们讲学。 又征召多名儒生,每次宴会时,就由他们讲学论道,许多官员都精通孝经。 现在学者越来越少,请求朝廷下诏广求儒生,可以给皇帝讲学。 太后非常赞同樊准的建议,就下诏让公卿大臣举荐隐士,大儒,精选博学之士。 自汉和帝驾崩以后,邓骘(zhì)兄弟就常常住在宫中,但是邓骘(zhì)不想久在宫中,就几次请求要住回自己的府中,太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太傅张禹、太尉徐防、司空尹勤、车骑将军邓骘(zhì)、城门校尉邓悝、虎贲中郎将邓弘、黄门郎邓阊,全部被封为列侯。 每人食邑各万户,邓骘(zhì)另加三千户,而邓氏兄弟都推辞不受,上书自陈,一直有五六次,他们才接受。 大长秋郑众、中常侍蔡伦等人都开始趁势干预朝政,司空周章数次直言劝谏,太后都不采纳周章的劝说。 当初,汉和帝驾崩以后,太后说汉和帝的长子平原王刘胜有痼疾,不能即位,就把只有3个月的小儿子刘隆收为养子,即了皇帝位(汉殇帝)。 等到汉殇帝驾崩以后,大臣们都疑心刘胜并没有什么痼疾,只是因为刘隆是婴儿,立他为皇帝,太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政,所以,大臣们就想要扶立刘胜为新君。 但是皇太后心想,之前没有立刘胜,如果现在再立他,担心刘胜对自己有怨恨,所以就迎回了清河王的儿子即位。 周章认为这样导致人心涣散,就和一帮大臣密谋:关闭宫门,诛杀邓骘(zhì)兄弟和郑众、蔡伦,废黜皇太后,封汉安帝为远国王,重新立平原王刘胜为皇帝。 结果还没开始,事情就败露了,周章最终自杀身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