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孩子长高高身体棒?这碗东西便宜又美味,家家户户都会做

 九州好人 2022-08-09 发布于辽宁

喝粥这回事,相信很多久病成医的朋友们都能说出很多道道来。但是粥最精华的部分在哪?这个问题很多朋友就得挠头了吧。

之所以会想起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一个妈妈苦于自家孩子个子矮小一直长不高,求问我有什么是孩子能经常吃的。后来翻书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粥油。

粥油是什么?

粥油,主要指的是煮粥甫熟时所成的稠汁。粥熬好后,冷却一段时间便可发现在粥的表面浮着一层细腻粘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称之为米油。

我最早了解到粥油的奥妙,是在一本记载走方医的著作《串雅》里。《串雅》认为粥油补肾胜于熟地,可用于治疗男子精少不孕。李时珍对此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粥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治)精清不孕”。

清代医家王孟英认为粥为天下第一补品,并且粥油“大能补液填精, 有裨羸老”,对脾胃和肠道具有很好的滋润作用。

古时候,民间穷苦人家的孩子,母亲奶水不足的,也可以靠粥油养活。因此延伸一下,对于先天不足的小孩子,用粥油作为辅食进行调理喂养也是完全可取的。

现代研究表明大米熬出来的粥油,具有护肝、削弱细菌毒性、调节肠道环境的作用。还有报道提及用粥油配合中药散剂一起服用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

同时,粥油的性味非常的平和,因此也没有特别的禁忌症。

关于粥那些不得不说的神奇功效

除了上面说到的粥油,粥还有诸多养生功效,在中医上也有“粥疗”一说。医圣张仲景曾提到,在服药后食粥,可以帮助主药药力的发挥。如在服用用于发表解肌、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一段时间后,进食热粥,使谷气得充,汗源得以滋养,以助药力,使病邪得以微汗而解。

除了辅助主药发挥,粥还有哪些神奇功效呢?

  • 大米粥健脾祛湿

大米包括籼米和粳米。

其中,广东人熬粥多用水稻产出的米,学名为“籼米”。《本草纲目》中记载,籼米 “甘,温,无毒。可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因此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张北平主任针对脾虚湿盛的广东人,就会建议他们多吃籼米做的饭。

但是,籼米的食用有一定禁忌症。首先,籼米比较适合岭南人食用。如《药性切要》提到“(籼米)久食助热损肌,惟当地人宜”。因此北方的朋友们建议可以用粳米来替代。

另外,《随息居饮食谱》还记载了患病不饥、妇人初产、感证新愈三类人不适合食用籼米。

  • 小米粥健脾补肾

近年来还盛行小米粥。《饮膳正要》认为粟米(即小米)“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良,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止痢”。

从功效及主治上来说,籼米更注重补养脾胃,而粟米还具有补肾的功效。《鲁府禁方》里就有记载用粟米、绿豆和猪肝一起熬粥,可治疗肾虚腰痛或水肿。

但要注意的是,新的粟米补肾效果才好,陈粟米的疗效则更偏重于健脾止泻,甚至具有治疗“痢疾”的作用。

粟米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不宜与杏仁同食,以免诱发吐泻。

  • 喝粥健脾止泻

除了补养脾胃,喝粥还有利小便止泻的功效。因此白粥和小米粥都可以用于治疗脾虚湿盛的腹泻。越秀区儿童医院的林国荣老师就告诉我们,以前的老医生,会用灯芯花熬粥来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应季粥食推荐

夏季暑湿并重,人易有倦怠、心烦、食欲不振、舌苔黄腻等表现,此时可以煮一碗籼粟粥来作调养。

  1. 籼粟粥

原料:籼米(水稻)、粟米(小米)各50g(此为成年人1餐用量)

功效:健脾补肾祛湿

做法:将籼米和粟米分别洗净,加入300ml水,大火煮开之后,小火慢熬1小时,即可食用。

出油秘籍:既然精华部分均在粥油,有些朋友可能希望熬出来的粥粥油能更多一些。出油率其实跟米的质量和熬的时间有密切关系。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招可以使小米的出油率更高,具体方法为小火炒。生的小米会有一定的粘性,互相之间可能会结成小块。开小火,将小米在锅中均匀翻炒,炒到小米呈金黄色,粒粒分明,互相之间不怎么容易黏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的口感和出油率就是最佳的了。但是翻炒过的小米也带有一丝火气,容易上火的朋友不建议用这个方法提高出油率。

食用方法:食用前先搅拌均匀,然后装入碗中,凉置10分钟,即可看见粥的表面有粘稠的粥油析出。食用时建议先食用最上层的粥油,同时建议配合点心或配菜一起服用,口味更佳。

喝粥的禁忌

1、糖尿病的患者喝粥需谨慎,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2、有胃病的患者,尤其是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建议晚餐以粥作为主食,容易引起胃病发作。

>>>>医者按

想起来当年读书的时候,在地铁上看到的一则广告。爸爸为了让患有先天不足的女儿能健康成长,10余年里熬了数千次粥,用粥油喂养女儿,最终把女儿养大的故事。我原以为宣扬的是父爱,但是这则广告的核心内容是父爱与接地气的中医药文化的碰撞。每一碗粥,每一滴粥油里,都饱含长辈对孩子们浓浓的爱和割舍不掉的传统中医药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