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述情障碍?

 顺天立命 2022-08-09 发布于广东

述情障碍又译作“情感表达不能”或“情感难言症”,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患者不能适当地表达情绪、缺少幻想,普遍存在于心身疾病、神经症和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中。犹豫述情障碍者对情绪变化的领悟能力差,心理治疗反应不佳,常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述情障碍可能发生于很多疾病患者中,如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偏头痛等;与心理因素有关的消化道疾病、皮肤病等。此外,精神障碍如神经症、精神性疼痛等。

情绪表达训练

虽然绝大多数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并不存在典型的述情障碍,但从其表现看,大都缺乏恰当描述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此外,从积极方面看,良好的人际交往也离不开情绪表达。因而,要想解决自己的社交焦虑,还有必要对自己进行情绪表达训练。

情绪表达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能感受并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或调节。

培养共情

离开了共情DD即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的态度与能力DD就谈不上恰当的情绪表达,更谈不上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何况,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时正是由于缺乏共情而引发的。因此,情绪表达训练需从培养共情入手。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与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具备共情的人容易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和他人产生矛盾时,也能心平气和地以建设性方式处理问题。

举例说,在公共汽车上别人踩了你的脚,你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会不高兴,但如果你具有共情的能力,就会从对方角度想问题:“他不是故意踩我的,没人会有意踩别人而给他自己惹麻烦。”这样一想,你的不快自然就会消失。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有人说:共情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我们的心情。任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共情为先决条件的。

共情不论是作为态度还是能力,都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提高自己的感受性

指提高自己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敏感度。

摆脱自我中心,学习关注他人。

对情绪描述语做词汇替换练习。例:“烦恼”的替换词有:不快、郁闷、心烦、苦恼等,“高兴”的替换词有:快乐、欣喜、愉悦、兴高采烈等。

通过对电影、小说、诗词等的观赏与分析体验人类情感。

培养对人需要的敏感度。如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要学习从这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迅速察觉别人的需要。

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理解以倾听为前提,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为结束。

学会倾听(专注,不作价值判断,通过提问确认问题,表达理解与关心等)。

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表情,目光,站坐姿势,人际空间,语气,语速,语调等)增加对他人的理解。

用换位思考法提高对他人的理解力。

学会表达共情

表达对人情感的理解(参考句式:“你感觉……”)。

表达对人意图的理解(参考句式:“你想说的是……”)。

表达对对方情感与意图的尊重(“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

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以上介绍了一些培养共情的方法。其实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只要我们有对他人的关切、理解和尊重,就可以以无限多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他人设身处地的理解与关怀。

能恰当地表达对他人正性情绪

这类正性情绪包括:喜欢、欣赏、称赞、感激等。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常羞于向人表达自己的喜欢和欣赏,并把称赞别人当作是奉承。前文已谈到,人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你对别人的称赞发自内心,别人就会由衷地快乐。

感激的表达同样重要,有些人认为别人为自己做了事,自己心里记着就行,不必说出来。可是,你若不说出来别人就不会知道,还会误以为你缺乏感恩之心。

表达情绪的本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实事求是。下面介绍一些参考句型,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修改,并以角色扮演方式加以练习。

表达喜欢:“我喜欢你为人的真诚,这使我和你相处时感觉放松。”

表达欣赏:“我欣赏你的这个观点,它有独到之外。”

表达感谢:“谢谢你的帮助,现在我感觉好多了。”

表达关切:“需要我为你做点儿什么吗?”

能恰当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负性情绪

这类负性情绪包括:不满、生气、失望、愤怒等。

我们通常都认为,一定要将自己对他人的不满或生气、愤怒等情绪加以克制和掩饰才行,否则就会影响人际关系。其实,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靠克制和掩饰维系的,真诚相处的人不必隐藏自己的不满甚至愤怒,说出来不仅有利于及时解决人际冲突,而且可以以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负性情绪。

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要确认自己的不满不是小题大做,二是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达。表达负胜情绪的原则和表达正性情绪的原则一样,那就是: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可参考的句式有:

“你这样做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你做的ÏÏ事,让我感到受伤害。”

“我对你做的ÏÏ事,感觉生气。”

“我不喜欢你用那种态度和我说话。”

“你不守信用让我很失望。”

能准确理解并回应他人的情感

别人对我们表达情绪、情感,我们无动于衷,会使对方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因而,能准确回应别人的情绪、情感,会使人感到欣慰、快乐甚至感激。

比如,理解并回应别人正性或负性情绪的句式有:

“我真为你高兴……”

“我很高兴你能让我分享你的喜悦……”

“你很苦恼,这种事的确很难处理。”

“你感到很为难,我能理解。”

能和别人共享快乐,共担苦恼

有句话说,一个快乐说出去会成为两个快乐,一个痛苦说出来会成为半个痛苦。

在这点上,有些男同学有这样一些认识障碍:

向别人倾诉苦恼怕让人厌烦。

其实不然,只要适度,还会满足人的助人需要。

向人倾诉怕人看不起。

事实恰恰相反,敢于让人分担你的痛苦,正是自信和他信的表现,自信自己能解决问题,相信别人能理解自己并支持自己。

此外,人人都会有苦恼甚至痛苦,这使人得以理解并感受他人的痛苦,并在必要时伸出自己的援手。

人只会看不起只会倾诉而不采取任何建设性行动的人。

怕人说自己不会忍,不像男子汉。

对不可逆的事件我们的确要能够忍受,但对情绪则不能忍,否则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坏情绪就像垃圾,积攒多了人就会受不了。

当然,垃圾不可以随便倒,坏情绪也不可以随便说,只要你选对了人、时间以及表达方法,你就可以以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宣泄你的负性情绪,从而使你的男子汉形象变得更丰满而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