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工艺变更不仅要充分考虑对质量、效率、成本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危险源的辨识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对于工艺变更,通常是在变更实施前就要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以确定工艺变更的可行性(主要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4M1E>)。所以,作为工艺负责的技术部门,在工艺变更前必须要严格落实以下事项:➤1.工艺变更前组织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针对变更的内容一起讨论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形成“工艺变更危险源辨识记录”。➤2.针对初步识别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分析结果登记到“工艺变更危险源辨识记录”。➤3.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工艺变更过程中需要管控的风险,形成不安全因素清单(危险源清单),形成“工艺变更危险源管控清单”。➤4.分析现有的管理制度(规程)是否能有效管控对应的危险源。➤5.若存在缺失,在变更实施前,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4M1E)由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讨论分析是否可以有效管控危险源。➤6.若能通过制定措施有效管控危险源,则由技术部门负责组织修正原由的管控制度(规程)或拟定新的管控措施,经讨论会审后颁发,必要时予以培训并现场指导实施工艺变更,有效管控工艺变更存在的安全风险。➤7.由技术部门负责与生产部门进行工艺变更安全交底,详细交接清楚工艺变更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形成“工艺变更交底报告”。➤8.变更后的工艺,初期实施过程中技术部门应派人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操作,以确保工艺执行过程中的安全。➤9.即使通过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但现有的4M1E也不能有效杜绝或降低安全风险,则需要重新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另外的工艺变更方案。 
无论哪个行业,专业的是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手练手了,专业的事情只有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会创造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