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总想辞职,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guoxiongxin 2022-08-10 发布于广西

“不要裸辞,不要创业,不要投资”,疫情当下,这早已成为共识。

但再多忠告,也挡不住职场人想离职的心。

薪资水平不满意,工作重复没成长,领导同事合不来……

辞职的原因很多,我们期待换一份新的工作,来抛却自己当下的难题。但是新的工作≠理想的工作,此时绕过的难题,大概率在下次遇到依然解决不了。

当直觉让我们走入某个困境,只有打破现有的局,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总想辞职,也许恰恰是缺乏这种“破局”的能力。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只要打开思维的牢笼,自然能找到破局之路。

十几年前,央视筹拍纪录片《激荡三十年》,时间紧迫,只有4个月。

当时节目组要对书中30位人物进行采访,但无论怎么努力,都请不到人。

团队工作陷入僵局,大家都很绝望。

时任节目策划的罗振宇,率先转化思维,找到破局点:为什么一定要采访当事人,旁观者不行吗?比如张瑞敏砸冰箱,我们不采访他本人,而去找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

后来,两个月里,节目组找了300多个事件相关人物进行深度访谈。

虽然书中知名人物一个没出现,但片子依然大获成功,包揽数个大奖。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际关系是金牌,而思考能力才是王牌。”

工作中的种种困境,往往由于固守惯性思维,才让自己一直吃力不讨好。

薪水不满意,如果懂得“BATNA思维”,就能跟领导谈判涨薪游刃有余。

发展陷瓶颈,如果懂得“T形思维”,就能构建核心竞争力晋升高需人才。

关系处不来,如果懂得“共情思维”,就能轻松化解矛盾打造黄金人脉。

职场高手并不是能力比我们强、智商比我们高、定力比我们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也拥有更高维度的思维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