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说阎纲■才子风味 前辈典型——“文学陕军的塑形师”90岁作家阎纲仍在文学的新时代信步徜徉

 微风读书会 2022-08-10 发布于陕西
点击上方微风读书会关注我

8月7日,阎纲先生90岁寿辰之际,由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文艺报社、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在礼泉县举办。(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 纪念封)

才子风味 前辈典型
——“文学陕军的塑形师”90岁作家阎纲仍在文学的新时代信步徜徉
文/微风读书会  魏锋

2022年8月6日,李敬泽(左三)齐雅丽(左一)贾平凹(右三)白描(右二)阎安(右一)看望在礼泉休养的阎纲先生。(摄影:魏锋)
“如果说柳青是文学陕军的精神导师,阎纲则可以看做是文学陕军的塑形师。”参加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的履京著名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原副院长白描,在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看望阎纲时动情地说。

“他的精神之光照亮了晚辈们文学创作之路。”在80年代,阎纲对陕西作家发出振聋发聩的“走出潼关去”的呼声,从柳青、杜鹏程、王汶石一直到邹志安、王愚、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作家、评论家,阎纲几乎为他们每一位的成就撰文叫好,对“文学陕军”的队伍培养付出巨大心血。正如白描先生所说,文学陕军的集结和出发,自然是陕西作家厚积薄发的结果,但陕西作家豪气干云,心中的那把火,是被阎纲“走出潼关去”的一声吼点燃的。这高亢的声音,给了陕西作家的目标和自信,激情和干劲。由此陕西作家摆脱内心的纠结,一门心思“咥大活,干大事”。
“阎老的家乡礼泉不仅是我的短篇小说《满月儿》创作地,而且阎老对我本人的文学创作给予了重要帮助,也是终生的良师益友。”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闻讯阎纲回乡休养,专程看望,现场题赠阎纲“文坛大家,清流人物”八个大字。收藏家惠文先生与贾平凹一次活动中,贾平凹得知阎纲即将出版新书,亲笔题写了书名“我还活着!”并感慨地说:“阎纲老师,中国清流人物,文学界的大家。一生是勇敢的战士,是抒情歌者,最赤诚和痴情。九十多岁了还出版《我还活着》,真令我感动和敬佩。”

微视《我还活着》(微风读书会 魏锋)

阎纲先生1950年十七岁时,在家乡礼泉县创建文化馆,随后上大学,进北京,编报刊,为文学而活着,活着为文学,不遗余力推荐新人新作。
从事文学工作76年,阎纲不仅是一位爱憎分明、风而有骨的评论家,更是一位热情似火、脉脉含情的散文家 ,也是一位资深编辑家。曾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编辑的刊物有《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中国文化报》等。1994年六十二岁时从《中国文化报》退休。阎纲以风骨名世,在中国文坛树起一个陕西楞娃的形象,是中国文学评论界的一面旗帜,为中国文学和陕西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耄耋之年的阎纲,在礼泉从未停止过阅读与写作,精神生活一直处于忧患而昂扬的状态。老骥伏枥笔耕不辍,关心支持陕西文学,发挥余热为家乡文学事业做出贡献。他曾数次深入村镇登门拜访低层作家,不辞辛劳地、一字一句地为他们修改作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创作,看望失明作家,用节余的退休金帮助出版作品并写序言。为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写序,题写书名,签名赠书,应邀写字200多幅。先生倾家乡之情于笔端,著有散文集《长长的话,慢慢说》和《我还活着》,为新时代陕西文学攀登高峰继续擂鼓助威。

2021年1月春节前夕,周明看望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家王蒙。王蒙说:“现在四五十岁的人早早去世,剩下我们快九十的人了,剩下的都是精品。阎纲现在用的是刘茵手机?这是最好的纪念。”

“我向父老乡亲做过保证,老汉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报恩乡梓,终老于九嵕山下。……” “我不怕死,我已经死过几回了,但是,我想活着,做人事,说人话。”2022年5月,阎纲最新散文集《我还活着》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阎老对生命的大度和对时间的珍惜,更是文艺工作者,以及年轻人从文从事的价值导向。

大家说阎纲■王蒙:我们都要“活着”,继续写下去

作为十分了解阎纲性情的老友,2022年6月19日,王蒙通过短视频发来对《我还活着》的祝福,在短视频中用几个“真”字,点透了阎纲作文、为人的风格,这正是《我还活着》的文风——“一个寻找真理、寻找'究竟’的人”,一个“陕西的倔老头”把自己的真性情用心奉上,以文自鉴,继续关注着文坛、书写着人生,并豪迈地喊出:我还活着。
两位先生、两位文坛高寿的老人,作为见证中国当代文坛数十年风雨历程的老作家,历经沧桑,真情相待,共同倾心文学多少事,都将真情付与纸笔间,如今笔力正健,遥相共勉,仍在文学的新时代信步徜徉。

文坛佳话■铁凝致电90高龄作家阎纲:祝贺新作《我还活着》出版  表达惦念和谢意

2022年6月29日,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致电阎纲老师,祝贺其新书出版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在电话中,铁凝说:“阎纲老师好!新书收到了,我特别感动。先给您打个电话,表达我的惦记,表示感谢!”因阎纲听力问题,儿子阎力接过了电话。铁凝在特别询问了阎纲身体状况后说,她问了一些朋友,得知阎老师在老家挺好的,还帮家乡做了好多事,给青年作者编集子。铁凝还说:“昨天我收到书后,今天作协正好开会,大家都很惦记他。阎纲老师是我们老师辈儿的,也是老领导。刚才李敬泽还说,那时他还小,毕业后到了作协,是阎纲老师手把手教他的……”
铁凝说说:“阎纲老师在新书扉页上写的那几句话,我百感交集。我想说,阎老师那儿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尽什么力的,随时说,不要客气。我也知道阎纲老师不喜欢麻烦别人,挺硬气的。”她叮嘱阎力一定向阎纲老师转达她的问候和关心,嘱他们多保重。
履京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李炳银来信说——
阎纲吾兄:
早闻您归鄕禅养,深以为善择之举!人生虽久浪天涯,但故土则在心永不退去。年迈归回,再沾生养厚土,身心则大养也!兄寿高迈而思精驚,乡梓涵养有助功者是也!
吾兄名贯九州,学冠文坛。岁九十而不弃,于世于文,诚挚声鸣;布道天下,施助乡学,声隆义高,事功事名事业事心事命,堪可敬也!“我还活着”,收则大喜,诚谢当面。兄蝉鸣昼夜,余音在耳,当为吾师教策之存矣!
年来关中大热,万望珍重!遥祝大安!
弟:炳银   时在壬寅六月十二日 于京
阎纲为文学活着,活着为文学。履京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90岁的阎纲并未就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在一如既往地关注国内的文坛动向、帮扶当地的文学作者的同时,一直笔耕不辍,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地释放着灼人又耀目的光焰。这些都向人们表明,阎纲不仅“还活着”,而且活得老而弥坚、精神健旺。

长篇历史小说作家、咸阳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杨焕亭说:一个老人,到了耄耋之年,仍然如此透明,如此率真,如此坦荡而心底无尘,这是我们这些后学的幸运,也是中国文学的福祉。中国文学正是因为这些“脊梁”,才得以不断从“高原”走向“高峰”。

……

2022年8月7日,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在礼泉县委召开。(摄影:魏锋)


为了回眸阎纲先生的文学之路,以实际行动向老一辈文学家致敬,动员陕西作家与评论家在新时代勇攀文学高峰。2022年8月7日,履京作家、评论家阎纲先生90岁寿辰之际,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文艺报社、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阎纲文学创作座谈会”在先生的家乡礼泉县举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陕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鲍永能,陕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王国权;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长刘强,《文艺报》副总编辑胡军;咸阳市委书记夏晓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永峰;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主席贾平凹,党组成员、副主席安广文、阎安,党组成员李锁成出席会议。座谈会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主持。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著名作家、天津市作协名誉主席蒋子龙发来视频寄语。丹增、周明、白烨、白描、肖云儒、李星、高建群、李国平、王海、李震、李继凯、穆涛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编辑家现场参加了座谈会。

李敬泽传达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书记张宏森对阎纲先生的问候和关心。他谈到,对阎纲先生的文学评论、散文创作进行研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回顾中国文学所走过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回顾新时期文学波澜壮阔的进程,很鲜明地看到阎纲老师的身影,他是为新时期文学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一位战士。”

8月6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祝福阎纲生日快乐。(摄影:魏锋)

“阎纲老师是我的引路人,他的文章让我意识到'什么叫句子’。”他回忆青年时和阎纲先生在《小说选刊》编辑部朝夕相处的时光及受其言传身教的影响。“小院儿到了晚上只剩一老一小,老阎与小李。”阎纲先生对文学事业的责任感、激情,诗情洋溢充满洞见的句子令他受惠至今。“为什么要献身于文学这个事业?”在“老阎”的言传身教中,他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文学的事业中包含着强大的澎湃的永不枯竭的精神活力。”

鲍永能谈到,阎纲先生有着崇高的文学情怀,他善于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思考和启迪,用厚重的作品展现对人民深情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用情高唱时代演奏的激昂乐章。阎纲先生多年来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冲锋陷阵,为陕西文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耄耋之年,他回到家乡,倾情爱护和帮扶青年作家,深入村镇,主动走访基层一线作家,一字一句地为他们修改作品,用深厚的文学情怀为陕西文学事业孜孜奉献。

“陕西的作家,尤其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作家,几乎都受过他的指导和提携。”贾平凹对阎纲先生数十年来对陕西文学事业的突出贡献表达感谢。他动情回顾与阎纲先生交往的缘起,从青年时与阎纲先生家乡礼泉结缘,参与礼泉烽火社史写作及以礼泉的人和事为题材的《满月儿》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经历谈起,再谈到对阎纲先生的崇敬、向往、学习,“阎纲老师为人正直、宽厚、睿智、幽默,文章华澹、清峻、雅致,对我的创作和成长影响非常大。”

贾平凹回忆到,先生的住所曾是陕西文学的“驻京办事处”、陕西作家进京的第一站。阎纲先生德高望重,坚守文学初心,爱惜文学人才。“阎纲先生是德高、文高、寿高的'三高’老人。”他谈到,共同探讨阎纲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析总结阎纲先生文学创作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陕西作家评论家学习借鉴阎纲先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繁荣陕西文学事业,推动陕西作家评论家不断创作出精品力作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夏晓中说,咸阳历史悠久、文脉悠长,自古至今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书写了不同时代的历史风云、社会进步。阎纲先生是现代咸阳文学艺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76年,为中国文学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归乡后桑梓之情深厚,扶持新人之心热切,为咸阳文学青年写了大量文学评论。米寿之年推出了《我还活着》一书,详细记述文坛七十余载的珍贵往事,满怀对信仰、时代、理想、奋斗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强为阎纲先生献花(摄影:魏锋)

《文艺报》副总编辑胡军为阎纲先生献花(摄影:魏锋)

贾平凹代表陕西省作家协会为为阎纲先生颁发“陕西文学特殊贡献荣誉证书”。(摄影:魏锋)

阎纲先生曾长期在中国作协及《文艺报》和《中国文化报》等单位工作,为了感谢和致敬阎纲先生的突出贡献,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强,《文艺报》副总编辑胡军为阎纲先生献花。为了感谢阎纲先生对陕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特殊贡献,经陕西作协党组研究决定,特为阎纲先生颁发“陕西文学特殊贡献荣誉证书”。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向阎纲先生颁授证书。

与会代表会上观看了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同志,天津市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同志视频寄语。专家纷纷畅谈阎纲先生对中国文坛的贡献、评论、散文创作成就。
丹增说:阎纲的作品充溢着一个“情”字,他淡泊名利,爱人助人也学人。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鲐背之年,精神矍铄。他读书、写作、交友,如今依然有着丰富的内心和生活。

88岁的陕籍作家周明曾和阎纲是多年老友,二人长期在北京,对入京的陕西作家给予了很多帮助,周明回顾了与阎纲交往的往事,特别提及了阎纲对于小说《红岩》后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推动作用。

白烨从文学评论、文学编辑两个维度展开谈论,强调了阎纲最早指出要革新文学评论的文风,将中国气派和个人特点相结合。同时,对文学评论新人的发现和扶持影响巨大。

白描认为,阎纲在“十年链环”这一脉“在场”文学评论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来的雷达、白烨、李敬泽、李建军等评论家影响颇深,对中国文坛评论梯队建设影响颇深,堪称中国文学评论界的一面旗帜。“如果说柳青是'文学陕军’的精神导师,那么阎纲就是'文学陕军’的塑形师。”九十岁高龄的他,对祖国,对人民,对故乡,对大地,至今怀抱赤子之情,他的身体已不那么健朗,但在陕西,在咸阳,在礼泉,他仍尽其所能弘扬文化,推动文学,关心扶持文学后继力量,他火一样的情怀,温暖了这一方土地。

肖云儒认为,“阎老的评论是个性评论、是审美评论、是深虑思维个 性化、审美化的结晶。他长于准确定位,新頴命名,一语中的,快刀见血。无审美感受不写,无思考发现不写,无文体追求不写。既重审美感觉的学术表述,又重大众传播的社会效应。执守不媚时俗,不虚己情,但求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良知。既是埋头劳作的秦川牛,亦是神思飞扬的昭陵骏。

高建群说,新时期文学以来成长起来的这一代陕西作家,更是得先生的恩泽和提携。阎老之外,还有周明、雷达、何西来、白烨、白描、李炳银、李建军等,他们形成了北京文化圈中独特的陕西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陕西之所以成为文学大省、文学重镇,文学陕军之所以名家辈出,与这些在京陕西评论家的鼓与呼是分不开的。

李星、李国平、李继凯、李震、穆涛等分别作了发言,评价阎纲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评论家、作家、编辑家,是一位始终坚持寻找真理、寻找究竟的人,对他在文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予以高度赞誉。

座谈会结束之际,阎纲先生对大家来参会表达感谢,动情回顾文学生涯。
“做文学这么些年,我亢奋过,也失望过,但从没绝望过。”“1950年,我十七八岁时创建县文化馆,上大学,进北京,编报刊,不遗余力推荐新人新作。1994年62岁时从《中国文化报》退休。从事文艺工作,《文艺报》是我的摇篮,侯金镜是我的恩师。侯金镜手把手教我学写评论文章,他常常提醒我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有波澜,要有胆有识,不要胶柱鼓瑟,更不要拿评论训人。’我的评论文章,其实是广告,广而告之:'大家快来看啊,看这些作品多好啊!’到《中国文化报》后,王蒙、高占祥二位部长对我有恩,让我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团结一致向前看。母亲去世,她是我家最苦、最受尊敬的人。女儿去世,她不相信眼泪,面对死亡非常坦然。我想她们却无以寄托,散文来叩门,我又学写散文,写了《不,我只有一个娘》和《我吻女儿的前额》,探讨亲情、人情、人道和人性。人问我长寿的秘密,我也纳闷,怎么一转眼成了鲐背老人!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干不完的事,心无旁鹜,如此而已。大家都认可我的路走对了,那我就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学习柳青,扎根生活,报效桑梓,终老于'地出醴泉’的九嵕山下。”

齐雅丽总结时谈到,阎纲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评论家、作家,是一位始终坚持寻找真理、寻找究竟的人。他从事评论和写作70多年来,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坚持书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讴歌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将文学视为自己的使命,把土地和人民视为自己的根脉。她希望广大陕西作家向阎纲先生学习,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牢记初心使命、勇攀新时代文学高峰,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为做大做强做靓文学陕军品牌而不懈奋斗!

阎纲作品典藏木刻版画【微风读书会 创意木刻】

阎纲:1932年生,陕西礼泉人,先后供职中国作协和文化部,曾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参编报刊《文艺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等,出版评论集《文坛徜徉录》《神·鬼·人》等10部,曾获《红旗》“首届优秀论文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研究成果表彰奖”和“中国新文学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多个奖项。散文随笔杂文集《惊叫与诉说》《我是文坛“30后”》等12部,获首届冰心散文奖、感动中国的爱情故事奖,《人民日报》“与文明同行”奖,以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五十年评坛人渐瘦》获《芳草》“汉语文学女评委大奖”头等奖等。

全民阅读■ 陕西咸阳:“微风读书会”受众读者突破200多万人次



本文为微风读书会 〡授权或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如需授权转载

移步微风读书会

后台留言申请

编 辑:宇星 |  审 核:魏 锋

点赞分享朋友圈,给小编一点点鼓励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