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会孩子独立思考,给他一生的财富

 momo666 2022-08-10 发布于辽宁

孩子不一样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如天上的星星,可爱而又充满着灵性,让我们看到美丽的未来。可是在成长的道路上,学校的集体学习却是每个孩子必须坐的一条船。有的孩子在这条船上获得大量知识,有的孩子在这条船上一无所获,有的则半路就下了船……如同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有的孩子只要不上课,表面看啥事都做的很好,只要一坐到课堂上,就失去了光彩,不能认真听课,不能认真思考。有的孩子平时说话很活跃,生活中的也会有很多有趣的想法,可是一到做题,就变的不会思考,不会答题。语文阅读题读不懂,答不对;数学思考题不会拐弯,稍一变化就会不知道咋办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不会真正的思考。

为什么呢?那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密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各方面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可以培养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定式中,孩子学习优秀与否大多数与遗传有关系,耳边会时不时的传来:你看谁谁的孩子考了好成绩,那是人家遗传基因好。其实不然,孩子能够考好成绩,不是遗传的,也不是天然的,而是需要培养的。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一种抽象的脑力劳动,这样的脑力劳动基本都是靠后天发展的。或者可以说是从出生开始,孩子的所有智力发展就由家庭环境对他的大脑开始了影响。

美国的著名儿童教育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写过:“一个拖沓孩子的背后,总有一个帮他整理收拾的人;一个撒谎孩子的背后,总会有一个成人试图通过强硬或严厉的手段来纠正孩子说谎的毛病”“有语言障碍的儿童,通常是被过分宠爱的缘故。这些孩子在尚未表达自己的愿望之前,母亲就已经为他做好了一切。孩子没有感到说话的需要!从而也就丧失了与外界的接触,丧失了社会适应能力”

家长做完了,孩子就不做了

看到以上的理论,我们就知道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是如此,孩子想做一件事情,家长帮忙做了,孩子想问一个问题,家长嫌烦装作没听见,或者干脆呵斥孩子一顿:“哪儿那么多事儿,安静地待着吧!”那孩子还需要做什么呢?什么都不要做了。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做的必要,问的必要,思考的必要。行为是大脑的表现,行为上没有了动作,大脑自然也就没有了生机,一切都处于静止状态的停止不前,只要吃饭睡觉一切顺利就行了。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试想,一个不会有独立思考的大脑,在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会有什么发生呢?

学会放手,学会思辨

那么家长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从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应该是来得及的,只要从现在开始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来改变现状的。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在这里我大家一点建议可以参考(非常简单,可以运用到我们和孩子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

第一,和孩子一起对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进行讨论(可以是班级里的事情,家里的事情以及他能理解或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先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他说的不对,也不要打断他,等孩子完全说完以后,再发表我们成人的意见。你一定要告诉他,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那样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只要不涉及犯罪或者伦理道德等问题,可以有很多的假设。并鼓励孩子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学会甄别筛选,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理论。其实,对话方式也大有学问,从现在开始,你和孩子可以这样用这样的句式来对话,:来仔细看看这些思维引导句式:

我同意,因为(为什么)……

我不同意,因为……

我觉得,因为……

我推断,因为……

我预测,因为……

我质疑,因为……

我认为,因为……

我的理由是,因为……

其实,这个句式的上半部分我们用得比较多(我们不缺观点、想法、猜测),但是后半部分我们用得少(少有孩子把“因为”讲得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第二,和孩子一起读书,让他学会提问问题。两个人一起讨论书中的观点和问题,进行交流,学会逆向的思辨能力。无论是读完文章还是小说,或者是科普知识类书籍,孩子们都要做一些思辨性的读后感。

(1)这篇文章或这本书说了什么?

(2)作者写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达到目的了吗?你怎么看?为什么?

(3)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观点?你觉得他的观点有偏颇么,在哪里?

(4)作者用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

(5)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按照美国科学家对儿童的研究,孩子的思辨能力发展,一共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能回答问题,能说出同意或不同意,但不太能充分说出理由。在表达上,还不能书写完整的句子。

第二个阶段:能说出一些理由,而且也能用完整的句子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表达自己。

第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不光能给出理由,而且能给出具体的例子和证据,问出有意义的问题。

第四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能在各种场景下进行思辨能力,并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

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独立思考

三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处于第二个阶段,只有少数能达到第三个阶段。但是也有少数的同学,还处于第一个阶段。很明显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劳动能力是比较弱的,是平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刺激和发展。不过,只要我们的爸爸妈妈们静下心来,跟上学校老师的步伐,慢慢引导交流,多鼓励,多肯定,持之以恒的去做,孩子还是能赶上来的,只要坚持陪伴孩子,耐心地和孩子对话,终于有一天,他大脑的劳动能力就会迅速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成长的道路很漫长,需要爸爸妈妈的悉心培养。在学校里,有很多孩子,你的孩子不是唯一,但在家里,每个孩子都爸爸妈妈的唯一,照顾好你唯一,不只是吃饱穿暖,不只是金银财宝,而给予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独立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