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年一美国女记者在伦敦逝世,临终前提及遗产问题:全部留给朱德

 昵称68711898 2022-08-10 发布于山东

前言

1950年4月28日,英国伦敦的一家医院内显得异常安静。

一个虚弱的中年女人躺在病床上,不断地朝着窗外看去,她的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

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病情急剧恶化,已经回天乏术了。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她也预感到了死神的临近,情绪变得十分低落。

史沫特莱

几天后,她强撑着身体,在信纸上写下了最后的遗言。她在信中不仅强调了自己的身后事,还特意提到了关于遗产分配的问题。

按照常理来讲,遗产一般会留给身边的家人。可是当众人打开遗嘱的时候才发现,她没有把遗产留给父母,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是全部留给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位中国将领——朱德。

此人名叫史沫特莱,是美国的著名记者。可这位外籍女士为何在临终前还牵挂中国,甚至要将自己的全部遗产捐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呢?

为了革命事业,来到中国

史沫特莱是美国的著名记者,与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切还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史沫特莱

1892年,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北部的一户贫困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属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经常会受到资本家的压迫,史沫特莱跟着父母吃尽了苦头。

在她九岁的时候,父母因为无法承担孩子的学费,史沫特莱被迫辍学。离开学校后,史沫特莱为了补贴家用只好当起了报童。尽管她在工作中非常努力,可是却经常遭到压榨,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为了能够生活下去,她还当过服侍他人的侍女、卷烟厂的工作人员以及走街串巷的推销员。不过,生活的苦难并没有阻碍她求知的欲望,她一直坚持半工半读,终于顺利地从师范学校毕业。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史沫特莱决定到大城市去打拼。来到纽约后,这里的一切深深刺痛了史沫莱特,富人们在华尔街挥金如土,而贫民窟里的穷人却生活得连狗都不如。为此,史沫特莱决定从事记者行业,为穷苦老百姓发声。

纽约贫民窟的孩子

她游走于社会各界,利用自己记者的身份,不断地揭露社会上的黑暗面,得到了底层人民的支持。不过,资本家联合当地政府,以“反动”为由,将她关进了监狱。出狱后的她,对美国政府彻底失望,决定前往欧洲游历。

经过一路的颠沛流离,史沫特莱来到了德国,阅读了马克思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并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史沫特莱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往,她对穷人给予了更多的同情。尤其是饱受战乱的中国,这也是她准备前往中国的契机。

由于记者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史沫特莱能够在不同的国家进行游走。她的同事们都想逃避那个饱受苦难的亚洲国家,因为中国对她们来讲,是战乱、贫穷、愚昧的“代名词”。可史沫特莱不这么认为,她一直想到中国看一看,她觉得为人民发声,是作为记者应该秉承的天职。

史沫特莱

1928年,36岁的史沫特莱获得了前往中国的机会,她以记者的身份穿越了苏联来到了中国境内。

来到上海后,史沫特莱不断地接触当地的人民群众,去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她还在学习中国的风土人情、语言历史等方面相关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半个“中国通”。史沫特莱在上海的七年时间里,与宋庆龄、鲁迅等人相识,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史沫特莱来到中国后,接触到了不少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在同国民党接触的过程中。她所听到的都是关于共产党的坏话,还诬陷红军战士就如同山上的土匪一样,到处烧杀抢劫。史沫特莱作为一个记者,讲究的就是证据,她觉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都不能相信。

为了探究事情的真相,史沫特莱来到了老百姓中进行采访。在老百姓的眼中,共产党并没有像国民党口中说得那么不堪。经过一番了解,史沫特莱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好感。

鲁迅先生

与朱德相识、相知

史沫特莱向宋庆龄等人提出请求,希望他们可以帮助自己前往延安,了解延安人民的生活。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史沫特莱经过多方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去延安之前,史沫特莱对毛主席、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充满了各种幻想。尤其是作为三军总司令的朱德,她觉得肯定和国民党的军官差不多,穿着光鲜亮丽,外形高大威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革命者听从自己的指挥。

革命战争年代的朱德

1937年1月底的一天,史沫特莱在丁玲的陪伴下来到了朱德所在的司令部。在她见到朱德的第一眼,瞬间就惊呆了,只见朱德身穿一身不新不旧的蓝色棉衣,颧骨突出,额头脸黑,笑得一脸褶子,完全是一副中国农民的形象,与史沫特莱想象中的朱德完全不同。

朱德看见史沫特莱走了进来,马上站立起来,热情地伸出了双手,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史沫特莱看到后,忘情地走了上去,吻了这位总司令一下。就是这次随意的见面,却给史沫特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史沫特莱看来,这样的朱德总司令最能体现中国农民阶层的本质。于是她向朱德提出要求:“我希望你能够把一生的经历讲给我听,我要展示给全世界。”

紧接着,朱德把手揣进了袖子里,对史沫特莱提出的问题做出了回答,同时还纠正了社会上的一切不实消息。比如外界传言朱德出生在富有的地主家庭,实际上朱德只是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他的母亲还要通过给有钱人家洗衣服来换取酬劳。

朱德与史沫特莱

屋里的炭火越烧越旺,史沫特莱与朱德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已到了午夜,身旁的女翻译不停地催促,史沫特莱才决定离去。

离开的时候,史沫特莱对着朱德说道:“在中国,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人都是农民,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中国农民向全世界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我坚信,只有你们才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我要把你的这段经历讲给全世界听。”

同时他们还约定好,每个周三晚上,史沫特莱就会带着纸笔来朱德的窑洞进行采访。

从此,朱德便在每周三晚上抽出时间,专门同史沫特莱进行谈话。史沫特莱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就会说德语。而朱德曾经在德国留过学,也会说德语,要是德语也不能表达她的意思,她就会说英语,然后交给翻译去做。

史沫特莱在延安

延安这块革命圣地深深吸引了史沫特莱,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她带上漂亮的女翻译,这片土地上放起了音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为了教会大家,史沫特莱特意邀请朱德,一起为大家进行示范。两个人之间翩翩起舞,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典范。

在平时,朱德会像一个兄长一样,在闲暇的时候会同史沫特莱一起散步、聊天。两个人如影随形,结下了超乎寻常的友谊。

毛主席、朱德与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在延安待了很长时间,她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延安。为此,她多次向组织上提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过党组织从多方面考虑,暂时拒绝了她的请求。

这件事情让史沫特莱变得十分沮丧,朱德对她耐心地进行劝导:“现在你的情况不合适入党,你作为一名外国记者,如果留在党外的话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你没有入党,可是你依然可以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出力,你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好朋友。”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作为八路军的总司令,开始奔赴抗日前线。而此时的史沫特莱对于朱德的采访还没有结束,为此,她毅然决定跟随朱德来到抗日前线。

就在她满怀信心地想要奔向抗日前线之时,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摔伤了脊背只能在床上进行休养。休养了两个月,史沫特莱经过检查后,发现自己的身体没有大碍,便在第一时间赶赴了山西前线。

朱德在抗日前线

为了能够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史沫特莱提出要求,希望可以到前线进行采访。可战场上的形势日益恶化,朱德担心史沫特莱的安全,便拒绝了史沫特莱的要求。

史沫特莱一直坚持,朱德最终同意了她上前线的请求,但是要跟随战斗队伍一起去,不能单独行动。史沫特莱听到后非常高兴,她一直跟随着战斗队伍,近距离地观察着朱德在战场上指挥的情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调集重兵大规模地进攻山西。朱德经过深思熟虑后,要求史沫特莱尽快撤离山西,到汉口继续工作。史沫特莱坚持地说道:“让我离开这里,无异于让我在精神上死亡,只有和你们在一起,我才能找到精神和思想上的安宁。”

朱德与史沫特莱

1938年初的一天,史沫特莱踏上了回国的旅途。离别前,史沫特莱对着朱德说道:“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里,我一定会继续宣传中国革命,你们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随后,两个人依依不舍地进行告别。可谁都没想到这竟然是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史沫特莱逝世,临终前提及遗产问题;全部交由朱德处理

史沫特莱离开前线后,在宣传八路军英勇抗战的同时,还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为八路军征集药品、经费的问题上。为了达到募捐的目标,她甚至连国民党的军政要员都不放过,她让宋子文和孔祥熙等人拿出资金,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

随后,史沫特莱因为身体原因,先后辗转重庆、香港等地进行疗养。日军加快了侵略的步伐,香港也处于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史沫特莱被迫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史沫特莱在演讲

史沫特莱回到美国后,积极在人民中间宣传中国的抗日事业,并呼吁美国政府加大对中国人民的援助。与此同时,史沫特莱开始了自己的写作,想要在美国人民中间宣传朱德的形象。

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最为看重利益,他们不允许宣传朱德这样的正面人物。因此,史沫特莱的写作计划也被频频打压。

1945年,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美国为了自己在远东地区的霸权,极力在中国内战中扶持国民党。史沫特莱得知后,不断地在美国国内揭露美国政府同国民党勾结、进行虚假宣传的阴谋,却遭到了美国当局的报复。

美国当局诬陷史沫特莱是“苏联间谍”,她的行动被监视起来,经济上遭到打压,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难之中。

史沫特莱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给处于困境之中的史沫特莱带来了新的希望。史沫特莱的心情激动得难以自制,她当即给朱德总司令写了一封长信,说明了自己在美国遭受迫害的情况,并提出了重返中国的愿望、她在信中说道:

“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这让我感到了极大的快乐。我本应该身在中国,可是我却处于这个被上帝抛弃了的国家。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法西斯主义,我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担心我再也看不到中国了,我最大的愿望也难以实现了。不过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我已经很开心了.......”

就在信发出去不久,史沫特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美国政府给史沫特莱签发了出国护照,允许她前往西欧等国,史沫特莱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前往英国的客轮,想要通过中国驻英大使馆的帮助,来回到中国。

可是史沫特莱却没有能够等到那一天。

史沫特莱

来到英国后,史沫特莱的身体急转直下,医生经过检查后发现,她已经是胃癌晚期了,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想要继续活下去,就必须要做切胃手术,可是这个手术风险很大,如果不成功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

史沫特莱意识到了手术的危险,她表示如果手术成功,自己就会在康复后的第一时间前往中国,与中国的同志们一起并肩战斗。同时,她还在做手术之前留下了一份遗嘱:

“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忠于贫穷和受压迫者的解放事业。在这个意义上,就是忠于中国正在实现的革命。在我走后,我希望我的骨灰和中国已逝的革命者生活在一起。至于我的著作获得的全部收入,全部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所有,由他按照他的意愿进行处理......那就是说,建设一个强盛和自由的新中国。”

1950年5月5日,史沫特莱做完了手术。可就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却因为急性循环衰竭,停止了呼吸。

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1951年5月6日,就在史沫特莱逝世一周年的忌辰上,她的骨灰被送到了中国,党中央为了她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在墓碑上,朱德亲手写下了“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来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女性。

史沫特莱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史沫特莱虽然没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回到中国,可是她的遗愿却得到了实现,她也长眠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如果她能够看到今日强盛的中国,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