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白桦树2008 2022-08-10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这一“言”,最中肯的莫过于中华文化“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由来:

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注解:几,同“机”,玄机,生命之学。能够了解危和微之间生命之学道理的,只有明德君子才能了解的)

图片

解字:

危:高屋建瓴,站得高, 看得远,格局宽广。代表宏观。

本义是屋栋之上的意思。《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危为盖屋。”《晋书·天文志》:“危三星,主天府市架屋。”危宿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危宿有三颗主星,包括危宿一(宝瓶 alpha),危宿二(飞马theta)和危宿三(飞马epsilon),均为二、三等星。这三星的形状就有如一个尖屋顶。三点组合为“有持”,一种安稳状态。引申为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格局宽广。代表宏观。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就是形容像危宿一样高的房屋(与天高)。

微:《道德经》“视之而弗见曰微”,反映微观层面的事物,是微小看不见的运动(暗物质原子核层面的运动状态)

《说文》:微,隐行也。《广雅 · 释诂二》:微,小也。 《诗 · 邶风 · 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精:物质之外,“精”为万物之本性。

《管子 · 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 《吕氏春秋 · 慎行论》:天地之精。《易 · 系辞》 :“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

引申为循环。

《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厥”字形容百折不离中。

图片

总结:

人有心。为人心,要站得高看得远,格局宽广(站在宇宙看地球)。天地之道也有心,道心在其精微尽性之处(显微镜下看细菌,看原子)。只有从精微尽性之处(以小见大),才能发现宇宙万物之间的无二共性,永不止息(历史长河看得失)。

如果要从天地之道学习人伦之道,四个字:“允执厥中。允,信也。厥,逆而不离也。允执厥中,即中正庸和之德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见《论语熙解》篇末)什么才是知命呢?知命的标准就像“仁”的标准一样难以固化。但一个人若能够有以站在宇宙角度看地球的世界观,以显微镜下看细菌的人生观,从历史长河看得失的价值观,这个人可以说是知命了。

图片

Y.22

------------------------------------------------------------------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①!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②故曰苟不至德③,至道不凝焉④。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⑤,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⑥。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⑦。《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⑧其此之谓与?

【注释】

①洋洋:盛大,浩瀚无边。

②这两句浮华之词与本段阐述天道之上下文思路和风格极不相符,很不和谐。反而与本书后面的策论部分风格如出一辙,疑为错简。《大学中庸熙解》版本在此段不予采用,不作解读,并将原文移至后文相应段落。为尊重古本原貌,本书在此位置保留错简原文,并作删除标记。

③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

④凝:聚,成物,成器。

⑤倍:通“背”,背弃,背叛。

⑥容:容身,指保全自己。

⑦“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大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中正庸和。这才是保身之本,而不是有人所理解的无原则躲避。

【译读】

圣人之道伟大啊!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物成器。因此君子尊崇德性,修习学问唯道是从;既达到广博境界,又钻研精微之处;既极致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启发;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

《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熙解】

Y.22这一节原文,概括性表述,不难理解。相当于对前面的全部内容做了一个“总结陈词”。

《中庸》行文至此,从阐述原理的完整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来看,均已经到了可以收尾的时候。然现代通行本的《中庸》全文,在本段后面还有不少内容。我们仔细研究后面这些内容,发现它们的行文风格与前文完全不同,阐述的观点内容也与之前的主旨格格不入,甚至自相矛盾。这导致后人解读《中庸》时,平白增加了很多疑惑误导了后人将全文作为中庸思想的整体来解读其结果是,对中庸思想总也说不清道不明。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继续往下看!(本文节选自《大学中庸熙解》,连载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