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弓形态的维持

 运动机能形态学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足弓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方古猿时代。进入陆地生活的人类为了追求速度且节省能量,逐渐演化出了足弓。

  • 人体足弓是由跗骨,跖骨及足部的肌腱、韧带排列组合,形成的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人体足弓主要由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组成。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三块楔骨及第一、第二、第三跖骨共同组成;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第四、第五跖骨组成;横弓由三块楔骨和骰骨组成。

      足弓形态中内侧足弓高于外侧足弓,其原因是:人体下肢特殊的传递力的结构所导致。小腿中胫骨虽然粗于腓骨,但腓骨外踝尖比胫骨内踝尖位置靠下方约5mm,从而导致穿过内外踝的旋转轴是偏离于额状轴(额状面约10°,水平面约6°),旋转轴稍倾向于前上方。

  •  为了适应力的传递,其旋转轴的偏移使其下方跗骨整体也会发生相应方式的变化。如:承受重力大的部位骨体粗大。

内侧纵弓:

      距骨是足部位置最上的一块骨,其形状为前后凸起,内外稍凹陷且背面呈圆顶状。以距骨前后做轴发现距骨头处于矢状轴内侧约16°且距骨头向上突出约42°(解释足向内侧倾斜原因之一)。

  • 跟骨作为跗骨最大的骨骼,在内侧足弓中承载下肢传递到距骨上的力,通过粗大的跟骨结节传递到地面。跟骨后面的凸起与距骨后面的凹陷相适应,相对于足本身矢状轴,跟骨体偏向于外侧,当力从下肢传导到跟骨,沿着跟骨与距骨所形成的轴进入内侧足弓。

  •  在内侧足弓中另一个与距骨相连的是足舟骨,足舟骨近侧端的凹面与距骨头形成距舟关节。在与足舟骨相连的是三块楔骨,三块楔骨前衔接第一、二、三跖骨。第一跖骨形态与其他四块跖骨形态差异较大,所以第一楔骨与其他两块楔骨也有差异。第一跖骨跖骨体粗但较短,而第一楔骨长于其他两块楔骨,以此补充第一跖骨短的不足。在内侧足弓中因穿越跟距骨所连接轴及连接内外踝尖轴都是偏向于内侧,所以内侧足弓承受由下肢传导的力较大,内侧足弓所有骨也因此发生适应性改变。

外侧纵弓:

      骰骨有6个表面,远端表面与第四、五跖骨相连。跟骨远端相对较小的弧形面与骰骨相连,形成跟骰关节,骰骨关节面是凹凸结合的关节面,利于跟骨和跖骨与骰骨相连形成一个防滑的锁链。跟骰关节相对于距舟关节灵活性小,因此,该关节为外侧纵弓的形成提供稳定支撑。

横弓:

      三块楔骨和骰骨组成的横弓维持足中部的稳定,其中骰骨向内侧突出与足舟骨有一个接触面。第二楔骨相对于其他两块楔骨向上突出形成一个弓形结构。

  •  人体在站立时,足底受力,足弓在维持形态中出现适应性受力变化,弓形结构幅度减小,足底筋膜韧带肌肉被拉长。如果足底受力方向出现改变,力的传递越过原有弓形的轴,会出现足底受力不均。功能线改变相应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如:踇外翻,足底筋膜炎等。因此,维持适度的足弓形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足弓测量:

     目前测量足弓的方法中,足弓高度指数(Arch Height Index,AHI) 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足型判别方法,是指足背高度(在足长50%处量取足背的垂直高度)除以截断足长(足跟最远端到第一跖趾关节的距离)。AHI≥0.356为高足弓,O.275<AHI<0.356 的为正常足,AHI≤O.275为扁平足。

  • 有研究发现,在长距离耐力项目中低足弓者在软组织损伤、下肢内侧和膝盖处损伤的发生率更高,如髌骨肌腱炎和全身膝关节疼痛;高足弓者在长时间运动时,骨性损伤、下肢外侧部损伤和足部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更高,例如胫骨应力性骨折和踝关节外侧扭伤。

  •  此外还发现,在力量型项目中扁平足者足部和膝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症状几率高,且扁平足者足部受力不均,较正常足者更易出现运动损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