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解剖学姿势与前方标准姿态特点

 运动机能形态学 2022-08-10 发布于北京

一、为什么必须规定标准解剖学姿势?

学习解剖学尤其是运动解剖学是必须要认识标准解剖学姿势的。人体的结构是有空间方位的,同时人体结构的空间方位又是可以变换的,不同姿势条件下,人体结构的相对位置不同,比如眼睛和鼻子哪个在上哪个在下的问题,不同的人体姿势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因此,为方便学习和交流,必须规定标准解剖学姿势。
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脚尖向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所有人体结构和认识人体运动出发点或参考,均以标准解剖学姿势为准,讨论运动机能或评估身体姿态评估时,“非标”姿势更常见,但也仍需还原为标准解剖学姿势理解或认识。

二、“完美”站姿的节能维持

     直立姿势条件下,人体承受的压力平均分散于每个关节面,软组织不需要增加张力,肌肉也不需要额外做功以调整姿势变动。如果人体结构排列偏离该“理想姿势”,韧带的拉力就会增加,从而需要肌肉额外做功以平衡。如果有习惯性排列位置的偏离现象,则会产生不良身体姿态,甚至不利的结构性变化。

      关节呈现“完美”排列时,韧带会对抗关节的屈或伸,以抵消身体各个方向的倾倒力量。韧带无法完成时,肌肉会被激活对抗关节位置偏移。也就是说,人体正常姿势维持是非常“节能”的,肌肉只有在关节位移的非常靠前或靠后(离开重心线),或被要求不定期稳定不平衡姿势时,才会增加能耗

     关节的回旋运动,发生在水平面上,因此,其能耗大小主要和旋内-旋外对抗方向的肌肉力量平衡有关。

三、前方标准姿态的特点

1. 锁骨:正常锁骨的位置以平顺的曲线和缓和上扬的角度从胸锁关节向外侧延伸。锁骨上升角度增大,意味着肩膀抬高(耸肩)。惯用侧锁骨位置一般较非惯用侧略低。

2. 肩部:圆肩更容易从侧方观察到,前面亦会有所表现,肩关节旋内程度的增大,可观察到较多的手背表面

3. 肘关节外偏角:指肱骨长轴和前臂长轴与额状面构成的夹角。男性正常外偏角约5°,女性外偏角较大,可达到10°甚至更大。不正常的外偏角会影响上肢的负重能力,如俯卧撑。

4. 骨盆:两侧髂前上棘应该等高,判定骨盆有无侧倾,后者可致腰椎弯曲。

5. 膝外翻或内翻:膝盖位置的内翻和外翻,不仅会影响膝关节本身,也会影响相关支持肌肉。外翻的个体,大腿外侧的肌肉较短而内翻刚好相反。

    骨关节炎和半月板退化更容易发生在压力更大一侧(内翻内侧受压更大,外翻外侧受压更大),软组织过度牵拉则更容易发生在对侧。

参考文献:张钧雅,姿势评估,合记图书出版社,20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